以铜为镜,可以穿衣。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以人为本,可以明得失。

说明: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一个人的衣服;以他人为镜,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道历史的盛衰。

来源:刘绍《旧唐书·魏徵传》。

原文:老公,以铜为镜,可以衣冠楚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有,我死了一面镜子。

白话翻译:用铜当镜子,可以把衣服拉直;以历代为镜,可以知道国家富强的真相;以人为镜,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郑伟死后,我失去了一面好镜子。

扩展数据:

典故: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李世民很伤心,弃朝五天。魏徵被追授为司空、襄州两地都督,封为“郑雯”。李世民写信给魏徵要求厚葬,但魏徵的妻子史培拒绝了,因为魏徵的生活简单朴素,豪华的葬礼不是死者的愿望。裴唯一的一辆车上装的是的灵柩,召集文武百官出城送行,并亲自题字。?

魏徵死后,李世民经常对身边的臣子说:“可以以铜镜正衣冠,以古史为镜知盛衰,以人为本见得失。我经常用这种方式来防止自己犯错,但现在魏徵去世了,我少了一面镜子。

魏徵死后,我派人去他家,拿到了他的一页遗产。刚起草的,字很难认。只有开始的几行稍微可以辨认。上面写着:“世界上有善有恶。雇好人,国家就稳定,雇坏人,国家就衰落。大臣之间,有爱恨情仇。你恨的人只看到他的恶,你爱的人只看到他的善。

爱与恨之间,要谨慎。若爱而知其恶,恨而知其善,则义无反顾除恶,任命圣贤而不疑,则国家昌盛。这是《遗产表》的大意,但当我想到这一点时,恐怕我无法避免魏徵所说的这些错误。

或者臣子,你可以把这些话写在手板上,明知我有错,一定要谏。同年二月,命颜在凌烟阁为二十四位英雄画像,名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