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有哪些必考知识点?

中考历史要求的知识点有:

1大约公元前21世纪,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说明皇位世袭制取代了“退位制”(通过选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称为退位制)。

2.大约公元前16世纪,商朝建立于唐朝。商朝,盘庚迁都殷,稳定了统治。

3.商代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记得大家熟悉的P12书中慕斯武丁的图片)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一件精美的青铜器。

4.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出兵灭商,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代有三省六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是唐代中央政府的最高统治机构。

元朝中央与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立中央刺史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设立郑玄院,主管宗教事务,管理西藏;地方实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都有一个省制省叫中书省。

6.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7.在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军阀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命管仲为丞相,改革内政,使国家越来越强大。最后一个霸王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8.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汉,史称“战国七雄”(主要诸侯国的地位——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赵、魏、汉)。赵、魏、韩是春秋时期从晋国分裂出来的。

9.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10.中国最早的音乐教育体系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11.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有“水汗随人,不知饥”的美誉。

12.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起源于甲骨文。在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青铜器铭文,也被称为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中国的文字史始于商朝。

13,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李二),其朴素的辩证思想体现在《道德经》中;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继承者。

1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编了《诗经》,编了《春秋》,他的言行都记载在《论语》里;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他们主张“仁政”,认为“民重于君”,反对不断的吞并战争。

15,墨家是墨子创立的,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

16、曹操以少胜多为其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在赤壁与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他战败回国,史称赤壁之战,这场战役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公元17年和220年,曹丕建立了魏国,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在成都立国,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建都建业。形成了三国鼎立。?

18.三国时期,蜀国的宰相诸葛亮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

19、230年,孙权派魏文领万人船队到益州,加强了益州与内地的联系。

20、265年,司马燕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316年,匈奴首领刘渊领兵入洛阳,西晋灭亡。

21、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383年,前秦苻坚率军攻打东晋。淝水之战,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击败了前秦军队。

22.南朝四个政权依次是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23.南朝时期,扬州、荆州是江南丝绸制品生产最多的地区,出现了建康、江陵等重要的商业城市。番禺(今广州)成为海外贸易中心。

24.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吴地绝大多数山越人都是从山区迁到平原,与汉人一起开发江南。农业发展了,但还是不如北方。主要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