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索宇宙的发展历程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后,时任国防五院院长的钱学森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当时国家将该项目命名为“714项目”(即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黎明一号”。
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中国认为发展载人航天,无论从科研队伍和经验,还是从综合国力和工业基础来看,都存在一些困难,于是就把项目搁置了。
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后,开始研制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A、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已具备研制和发射各种应用卫星的能力,如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和通信卫星。
特别是1975年,我国成功发射并回收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为我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2 1 10月,中国市政府批准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命名为“92 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载人飞船是核心,载人飞船主要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
“921工程”正式启动时,中央提出了“力争八保九”的目标,即1998要有技术上的大突破,1999要有飞船。中国唐家岭航天城保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任务的物质条件。
拓展数据世界,探索宇宙发展;
二战后,美国和前苏联在德国研究的基础上继续从事火箭和其他航天技术的研究。到5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研制的各型导弹武器相继问世,形成了导弹武器系统。同时,他们还积累了研制运载火箭的经验,建立了初具规模的配套工业设施。
1957,10年10月4日,前苏联用改进型P-7洲际导弹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人类要实现上天的愿望,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强大的运载工具,二是要有先进的飞船供航天员使用,三是要搞清楚高空环境和飞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找到防护措施。
到了5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载人航天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961 4月12日,前苏联首次将搭载世界首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的“东方1”飞船送入距地面181 ~ 327公里的太空轨道。尤里·加加林的太空飞行实现了人类的飞行梦想,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美国紧随其后。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二号登月舱在月球“静海”区域安全着陆,美国宇航员N·A·阿姆斯特朗和E·E·奥尔德林登陆月球,实现了人类千年的梦想,使嫦娥奔月的神话成为现实,人类探索太空的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峰。
自从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以来,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从人造卫星的应用到Ad Astra,从月球的探索到火星和土星的探索计划再到彗星的“深度撞击”。截至2004年底,世界各国共进行了4000多次航天发射,向太空发射了5500多艘航天器。目前仍在轨道上或宇宙中的航天器约有1300个。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成功研制了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三种不同的载人飞船,将500多人送入太空,12人登陆月球,并开始建造永久性载人空间站。
百度百科-载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