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的历史渊源
陕西梆子流入河北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为了赢得当地人的欣赏,根据当地人的语言习惯、口味爱好,在艺术上不断改革和创造,特别是接班人和职业群体的本土化,在演员队伍中,河北人逐渐增多,这是导致鄯善梆子变化的重要因素。道光年间,长期活动于河北的鄯善梆子逐渐发展成为早期的河北梆子。最迟在19世纪40年代,河北直隶就有了梆子班。到道光末年,在京南雄县马务头、定兴等地,出现了三清河、向太等三类直隶梆子。大多数学生都是当地贫困农民的孩子。老师中有梆子艺人,也有既高音又会梆子的艺人。这个阶层的艺人主要活跃在定兴、徐水、荣成、莱文、巴县等地。道光时期的班是河北梆子最早的班,也是河北梆子诞生的重要标志。20世纪30年代,河北梆子走向衰落,最早始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大都市,后蔓延到中小城市。农村地区的下降速度缓慢。到40年代末,它开始衰落,几乎濒临灭绝。1931日本侵华后,活跃在东北各地的河北梆子艺人大批逃回山海关。河北农村的河北梆子班社也解体了。造诣深、条件好的河北梆子艺人,大多去城市学京剧或评剧。河北梆子社在北京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天桥的游乐园里还有零散的艺人在表演帽子戏。天津也只有零星艺人的个人演唱。北京、天津的河北梆子艺人大多被迫转行。在农村,大量的阶级俱乐部也被解散,一些艺术家甚至以乞讨和唱歌为生。
日伪时期,北平没有有组织的河北梆子社,但在天桥的红楼戏园和晓晓戏园有河北梆子帽儿童剧。其河北梆子艺人的演出收入极其微薄。
天津是河北梆子班社和艺人最集中的地方,观众基础深厚。但在伪政权时期,河北梆子实际上沦落到了没有俱乐部,只有鸟市、三角地、西广开的茶园,偶尔有零散的河北梆子艺人“打孩子”(计时付费演出)的地步。
在农村,河北梆子的衰落速度比城市慢。但在40年代,除了偶尔在庙会或春节时业余演出河北梆子,平时很少演出,专业的阶级俱乐部也不复存在。农村的河北梆子艺人,和城市艺人一样,有的改行做其他剧种,有的以农民身份上岸,有的以沿街唱歌乞讨为生。就在河北梆子戏濒临灭绝的时候,1946八路军冀中军区成立了有梆子的培新剧社,冀中八师也成立了河北梆子剧团。这两个戏曲团体的成立,挽救了濒临消亡的河北梆子戏,为河北梆子的复兴积蓄了力量。此外,在解放区农村,在民主政权的关怀下,许多流散艺人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农民业余剧团纷纷成立,许多艺人加入了业余剧团。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北梆子开始全面复兴。在保定,原冀中军区培新剧社转制为河北实验剧院(京、平、梆子合演),不久又转制为国营河北梆子剧院。与此同时,全省各地成立了许多专业的河北梆子剧团。据统计,仅区域性表演团体就有:保定、沧州、天津、衡水、石家庄等区域性河北梆子剧团;县一级,定县、礼县、满城、雄县、任丘、河间、饶阳、迁西、怀来、兴隆、丰宁县有河北梆子剧团。
此外,1955成立河北戏曲学校,确保河北梆子后继有人。这是河北历史上第一所戏曲教育机构,由国家设立,培养河北梆子人才。该校大部分一、二届毕业生后来成为河北梆子表演团体的骨干。
经过短暂的恢复期,河北梆子戏在50年代中期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到20世纪60年代初,河北梆子全面复兴。许多新的文艺工作者加入河北梆子队伍,与艺术家合作进行艺术改革和创作,这也是河北梆子复兴的重要因素。就业面窄,生源少,招生难。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在各种现代艺术形式的不断冲击下,河北梆子的生存再次陷入危机,演出市场萎缩,人才流失严重,急需抢救和保护。
中国戏曲学校是培养河北梆子人才的主要基地。然而,河北梆子专业招生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为艺术生学费高,培养周期长,从七八岁开始练习的孩子和青少年都很辛苦,综合素质要求也高。而且相比京剧,河北梆子毕业生就业范围窄,所以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报考。
新人少,剧团人才储备不足。
随着一些老艺人退下舞台,河北梆子剧院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演员青黄不接。主要演员都到了中年,但很多年轻演员都不完整,演技不够成熟。人才匮乏成为他们职业发展的瓶颈。由于后备人才不足,从长远来看,河北梆子很可能出现人才匮乏、后继乏人的问题。
艺术形式古老,演出市场萎缩。
政府支持不够,投入不足;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人文教育的方式不再是传统的单一形式——看大戏;河北梆子艺术形式古老,演唱难度大,不利于普及。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年轻人不懂戏曲,导致戏曲观众老龄化。演出市场日益萎缩,专业剧团数量锐减,有的已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