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豪赌”成功了吗?
合肥在2007年先行一步,拿出该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豪赌面板产业,投资BOE。第二次,2017,100多亿赌半导体,投了长信/赵一创新。所谓第三次是在2020年,新能源要花6543.8+000亿。连续几个运行,合肥GDP总量以9409亿元在全国排名21,而20年前是325亿元。
我们来分析一下前两个“大赌注”。当时投资BOE面板并不是什么超前之举,因为面板行业本身已经很成熟了,唯一的区别就是它是第一代线。面板投资行业的诀窍是“大量的资金+巨大的市场”。所以当时的合肥并不是一场“赌局”。同时,北京和成都引进了面板生产线。合富在面板上成功的根本原因是BOE利用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巨大的制造规模,迫使上游系统设计和关键零部件制造商降低了自己的地位。换句话说,正是巨大的国内市场让BOE拥有了对抗上游技术派日韩厂商的垄断力量。
好了,我们再来看合富投资长信的故事。常鑫制造内存条。内存条重要吗?当然,内存是连接CPU和外存的纽带,是计算机临时存储数据的仓库。长信/赵一创新打破了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国际巨头的垄断,当然是好事。
然而,存储芯片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吗?不是,是CPU。这是一个算术和处理芯片。换句话说,合肥投资的是更重要但不是核心的计算机系统领域。
合富对JD.COM和长信的押注“成功”了。在目前的环境下,信号是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投资和巨额补贴,然后通过上市盈利。那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吗?书记当董事长,市长当总经理,把地方政府变成投资公司,不就是一回事吗?
问题是:我们受这一套的苦少吗?
我只给你讲一个故事。2009年,随着4万亿的投资,光伏行业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行业。当时,中国首富是无锡尚德的掌门人石。曾几何时,光伏产业是每个开发区规划中的明星产业,几乎所有地方官员都在找光伏企业,哪怕是配套、周边、相关的。然而不到三年,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光伏需求大幅下降,出口补贴减少,行业迅速萎缩。
2013年3月,国内光伏行业龙头无锡尚德破产重整。
历史总是在重演,无数学者在告诫地方政府不要再次走上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老路。然而,每当新的投资机会呈现时,地方政府都忍不住要搭把手,添把火,踩踩油。2018以来,集成电路产业(芯片)的投资价值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凸显,于是全国各地涌现出无数的“芯片企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合肥投资长信,并被树立为典型,甚至被评为“最佳风险投资人”。
问题是:对产业的直接投资应该成为地方政府的目标吗?
其实不是地方政府,尤其是市政府,才应该是最好的风险投资家。新的举国体制就是在最关键的领域,在市场不愿意投入的领域,在真正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用国家队的方式去攻关。CPU,光刻机,航发,五轴机床是领域。而是新的举国体制不是简单的投入一些钱的问题,而是国家组织科技部门进行攻关,这是一个扎扎实实、不可分割的技术方案。因为,对于光刻机这样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来说,只有一条路可以赶上甚至超越技术。当年我们用“两弹一星”的方法,做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全国联盟,攻关,互相配合。靠本地赌博?这个方法不行,这个力度不够,这个逻辑不合理。
最后一个问题:合肥的豪赌成功了吗?
判断地方政府是否尽责,不能只看产业发展,还要看民生福祉。2010年合肥人均可支配收入9684元,全国地级市排名第90位。2020年将达到45404,排名第49位。2010,与人均收入最高的东莞相比,合肥的可支配收入在40%左右。到2020年,合肥的可支配收入是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的60%左右。
那么,合肥这十年有进步吗?已经取得了进展。有那么好吗?不会,因为大家都在进步,就拿长沙来说吧。从2010到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7上升到21。要知道,排名越高,越难前进。合肥更像一个朝气蓬勃的初中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我看来,合肥真正奠定成功的基础,不是因为一次又一次所谓的“豪赌”,而是因为它在那么艰苦的岁月里,用真心留住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为什么成为全国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因为中国科学院的科大及其相关资源。合肥为什么先发展白色家电集群,为什么吸引了芯片巨头和新能源汽车?因为即使中科大一半以上的学生去了美国,也总有人留在这片土地上,这是合肥永远珍惜的资源。
总而言之:
1.合肥BOE和长信的发展不仅得益于当地政府,更得益于国内巨大的市场和中美对抗的大背景。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2.地方政府成为投资公司,很容易再次走上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高负债的老路。教训深刻,值得总结。
3.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不是靠地方政府的“豪赌”来实现的,而是在新的国家体制下的国家联合研究。地方政府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在这些领域基本成熟后,塑造营商环境。
欢迎咨询(00031959@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