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的发展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画种,是伴随着庆祝春节、祈福驱邪等活动而产生的与新年习俗密切相关的民间艺术。年画起源于春节期间贴在门上的“桃符”。殷商时期是中国巫术文化的鼎盛时期。在年初和年底,祖先们喜欢祭祀神灵和祖先,形成了一系列的年度习俗活动。这就是我国最隆重的古老传统“春节”的由来。在春节之际,周人将和的画像画在长方形的红木板上,挂在大门两侧,以辟邪和祈求幸福,即“符涛”。《后汉书·礼记》记载:“正月初一,造桃符,名仙母,万鬼畏之。”南朝梁宗谷《荆楚纪年》记载:“制桃板,名为仙木。”在门上画两个神,左边是申屠,右边是雷宇,通常被称为门神。在后来的演变中,符涛逐渐分为春联和门神画。春联向书写方向发展,门神画向绘画方向发展,是年画的前身。

到了隋唐时期,年画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方面在门画题材中加入仕女等世俗意象和药叉等佛教意象;另一方面,随着雕版印刷的兴起,脱胎于巫术文化的民间神、道教神、佛教神的形象不再依附于门画,而是找到了新的载体,成为纸马艺术的起源。

年画在北宋时期逐渐成熟。商业经济的繁荣和市民文化的兴起为年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雕版印刷的广泛应用为年画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出售年画的绘画市场和制作年画的作坊,反映了宋代年画已从宗教信仰转化为世俗商品,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

明清时期,年画兴盛,国内形成了许多年画生产中心:有“南桃北杨”之称的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以及山东杨家埠、四川绵竹、河北武强、佛山年画、河南朱仙镇。

虽然年画成熟于宋代,但“年画”这一名称出现于清末。宋代年画叫“纸画”,元代叫“祛寒图”,明代叫“画贴”。清代前期,年画在北京被称为“护画”,在杭州被称为“喜画”或“花纸”,在苏州被称为“画画”。道光年间,“年画”一词首次出现,但并未被人们所接受。光绪年间,年画又被称为“画”或“纸画”。直到民国时期,上海的石版画才被同意推广为“年画”。从此,“年画”一词被广泛使用。

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潍坊杨家埠年画、河北武强年画被称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各具特色,鼎盛一时。然而,到了80年代,四大产区的年画濒临灭绝。“其实早在民国初年,年画就开始消失了,而且是在上海消失的。”冯骥才说,“换句话说,上海清晰地展现了年画消失的痕迹。”

民国初年,苏州桃花坞年画进入上海市场,逐渐演变为“小学校年画”。“‘小学校年画’反映了租界里的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冯骥才说,“然而,随着西方印刷技术的进入,中国年画的命运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平版印刷的入门,色彩丰富,成本低廉,从而取代了木版年画;然后,胶印取代了石印,于是出现了‘年画’,上海诞生了许多年画画家。直到20世纪50年代,刘旦宅、程世发和任率英等画家都在从事年画创作。但总的来说,由于印刷技术的引入,木版年画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些后来的年画看不到中国木版年画的独特风味。”冯骥才指出,时代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是年画消失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变迁,没有了灶神,没有了祭神,没有了节日和习俗,自然的年画也就失去了‘年’的意义;其次,现在大家家里装修都很讲究,雕版印刷的纸张质量不好。以前大家都用浆糊贴,现在已经不可能了;三是‘文革’后,我们对传统、历史、土地的感情被打断,但当一切恢复时,又受到外界的巨大冲击,使我们对传统漠不关心。”

年画是最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各地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催生了丰富多彩的年画。由于环境和习俗的差异,各地的年画在色彩、构图、造型、功能等方面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

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年画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流传于江南广大地区的民间木刻年画。始于明代,盛于清代,就像北方的杨柳青年画一样。一开始卖的是钢笔画,后来改成刻字配色。雍正、乾隆年间,大多填色,也有套印后填色的。后期以彩色套印为主,颜色多为墨线上的红、黄、蓝、绿、紫套印。画面感强,装饰性强。他的绘画风格影响了许多地区,如上海,苏州,杭州和扬州。

桃花坞年画精雕细刻,制作精美,以戏曲故事、古典小说、乡土风情为主要题材。色彩上喜欢用槐花等植物色,不仅有鲜明的对比效果,而且让人感觉柔和淡雅。清末桃花坞年画在技法上吸收了西洋画的明暗结构和一些透视画,使年画更加写实。它的主题是:宋武的打虎,白蛇传,西厢记,三美图,白子,苏州长门,花卉,农耕与编织,大庆丰收年,拜月,玩雪,寿子等等。

杨柳青

杨柳青地处天津商陆水陆交通要冲,紧邻古都北京。民间木版年画兴起于明末清初,兴盛于清朝乾隆年间。以前杨柳青有句话叫“家家会沾,户户善画”。杨柳青年画流行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北方年画都受到杨柳青年画的影响,可见其重要性。

杨柳青年画的主要形式是黑白版木刻线描,以彩色描绘。构图饱满,造型简洁,色彩鲜艳,装饰性强,内容极其丰富。

人物画是杨柳青年画的“亮点”,其中仕女画和人偶画很受欢迎。福娃贝贝的灵感来自杨柳青年画——荷花年有余。

由于人物的手和脸都是晕染而成的,而且是当时用来向首都进贡的,所以画在造型和色彩上都具有宫殿画的审美趣味。此外,杨柳青年画也有许多文人画家所画,因此充满了文人画的宁静和安详,其特点是色彩柔和,色彩丰富,人物鲜明。

山东杨家埠

早期的山东年画,以聊城的东昌府和杨家埠的版画为代表,题材多为神佛作品,风格粗犷,到明代已具相当规模。后来山东年画受杨柳青年画影响,题材不断拓展;但在画风上又有自己质朴生动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山东年画内容丰富,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色彩的运用也相当夸张,大胆强烈,反差极大;线条狂野不拘,有农民画的特殊风味。

武强年画

流行于华北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因主要产于河北省武强县而得名。它是通过绘画、雕刻和印刷三个过程彩色套印而成的木刻版画。始于明朝永乐年间,兴盛于清朝康熙至嘉庆年间。到本世纪初,武强县南关有近140家画店,附近村庄有上千家年画作坊,因此武强县被称为“年画之乡”。武强年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乡土气息浓厚。作品构图饱满,主题突出,结构紧凑,线条粗犷,运用了黑、红、绿、黄、紫、粉等色彩,鲜艳夺目,装饰性强。雕法有细有粗有细,特别是豪放、粗犷、自然的雕法,以男雕为主,有的也有女雕。通过运用黑白的对比,表现出刀的木味和笔的墨意,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简约幼稚的风格。主要题材有戏曲和故事、风俗和时尚、节日寓意、娃娃和美女、花卉和风景等。代表作有《走在雪中的寻梅》、《三娘的教子》、《赵州石桥》等。

绵竹年画

四川绵竹生活用纸丰富,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天然优质的材料。绵竹年画在明末清初开始兴盛,到清代道光年间形成了繁荣的局面。绵竹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年画产地。大多是用木块印出来,然后填色打开。它充分吸收了建筑绘画的色彩风格,色彩简洁明了,又不失笔墨触染的手工效果,造型粗犷,色彩艳丽。这一点在“盛满水的脚”(或称盛满水的脚)人物画这一独特题材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朱仙镇年画

因产于河南省开封市附近的朱仙镇而得名。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当时朱仙镇有300多家年画作坊,清末有70多家。其中“万通”、“天兴德”、“德胜昌”、“天意德”比较有名。朱仙镇木版年画主要分为阴刻和阳刻两种。有黑白画和拼色画两种形式,采用手工水印。有文武门神、雕像、剧本、挂笺等2000多种形式。朱仙镇木刻年画有五个特点:一是线条粗犷,粗细相间;二是形象夸张,头大身小;三、构图饱满对称;四、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第五,门神多典,严肃端庄。鲁迅先生对此评价很高:“朱仙镇的木刻年画很好,刻出来的线条又粗又壮,和别的地方不一样,不是精雕细刻。”这些木刻很朴素,没有粉,人物也不骚。它们颜色很浓,有一种地方风味,具有北方木刻年画的独特特征。"

佛山年画

中国南方流行的民间木版年画。产于广东省佛山镇(今佛山市)。始于明代永乐年间,盛于清代乾隆、嘉靖年间。佛山年画分为原画、木刻、木刻三种,包括门画、偶像画。选取的题材有各种神、历史人物、戏剧故事等等。它的特点是刻板、粗放、线条简练、木刻有趣。在色彩设计上使用了红、橙、黄、绿等多种颜色,有的还吸收了当地铜衬剪纸艺术的特点,在画中人物的甲袍上加入了金银花纹,使神像金碧辉煌。这种强烈的装饰风格可谓是佛山年画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