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朝灭亡到新中国成立的几场主要战争

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中日战争

清末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耻辱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9个月,清朝损失了6万军队,俘虏了3000多人。它失去了重要的战略盟友朝鲜,把台湾省割让给日本,使日本势力渗透到辽东。

这场战争的结果极大地刺激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也正因为如此,日本制定了以占领中国为目的的战争国策,并进行了长期准备,最终发动了从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侵华战争。说这场战争改变了中日两国的相互地位和关系,导致了两国此后的一系列麻烦,恐怕也不为过。

但今天对甲午战争的主要评论,都把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满清制度的腐败和与日本装备的差距。看来,满清的失败在战前已经成为必然。

十年前央视拍摄的电视剧《北洋水师》进一步加深了这一观点。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我了解到这场战争前300年明朝抗日援朝的真实情况后,我的想法开始转变。两场战争都发生在同一个地方,面对同一个对手日本,战争性质也是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

但与甲午海战的彻底失败相比,明朝成功地将倭寇驱逐出朝鲜半岛,使得日本在接下来的200年里都蜷缩在自己的土地上,不敢越雷池一步。不同的结局发人深省。通过对比两次战争双方的实力和战争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满清的失败不是必然的,我们完全有能力打赢那场战争。正是满清统治者和官员的失误,破坏了大好的战局,使我们最终输掉了战争。

1.与敌人(日本)相比

与1592年的日军相比,1893年的日军军事实力有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但在国际上的军事实力却大相径庭。

1592期间,日本刚刚完成国内统一。丰臣秀吉一直非常重视军国主义教育。他自掌权以来,就把灭明作为国策,并制定了十年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三年内灭朝鲜,第二步,五年内灭明,迁都北京,第三步,进军安南、印度等国,称霸天下。今天,许多学者嘲笑这个计划的疯狂和弱智。

但从当时日本的军事实力来看,他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有一定原因的。国家统一后,其政权蒸蒸日上。日军共有30万兵力,参与日本内战多年。拥有极其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前所未有的战斗力。可以说是虎狼之师。从陆军来看,日军装备精良,尤其是为了打赢内战。日本非常重视火器的发展,多年来一直向葡萄牙等殖民者购买火器。它的火器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明朝的更先进。

据日本史料记载,在侵略朝鲜战争之前,配备火器的日军多达6万人,占军队的近十分之一。在丰臣秀吉军国主义的鼓舞下,日本士兵的士气空前高涨。同时,日本的骑兵部队也相当强大,装甲厚重,防御能力强。其军官也是日本内战的余孽,作战经验相当丰富。从海军上看,日本各型战舰多达1000艘,炮艇模仿葡萄牙战舰,炮多,火力强,冲击快。

从当时的世界来看,日本的军事实力也是令人瞠目结舌的。那时候,欧洲还到处都是小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虽然能在东南亚耀武扬威,但国力只有四五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称霸中东,但国力约20万。君士坦丁堡之战,土耳其的50万大军大部分被各国减少,真正的土耳其人少之又少。

16世纪,土耳其国力衰落,军事实力大减,远非同时期的日本可比。与此同时,英国和西班牙在“无敌舰队”和“英帝国舰队”的海战中使用的舰船总数,比日本发动侵略朝鲜战争时使用的还要少。基督教国家联合舰队和土耳其皇家舰队为阻止土耳其西进而进行的乐法多海战规模和火力也远小于中日吕梁海战。所以,说日本是除明朝之外的世界第二军事强国,大概也不为过。

更何况在明朝参战之前,日本已经占领了朝鲜北部大部分战略要地,地缘优势明显。明朝要进攻日本,必须进行激烈的战斗,而这恰恰是日本优势火器的优势。日军侵朝开始前,明军兵部总司令石兴主张和平,他对日军的强大战斗力感到担忧。

然而甲午战争中的日本却与之相去甚远。当时日本的军事实力在明治维新后已经有了很大的增强,但与同时代的欧美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据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向天皇报告,甲午战争前,日本可动用的军力总量只有8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