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释放的历史
在讨论声音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时,我们更倾向于以电影声音为例。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对电影声音的偏爱,而是因为电影声音经历了比电视声音更曲折的历程,也是因为电视声音不仅在类型上,而且在创作上都与电影非常相似。
为了讨论电影声音对电影艺术的影响,我们可以把电影声音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历史时期:(1)电影史上称为“无声电影”时期。这一时期始于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造的第一台“电影放映机”,止于1927年美国黑人歌手阿尔。盛桥对着屏幕上的观众喊道:“朋友们,你们不是什么都听不见!以“”结尾的32年;(2)1928年7月20日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亚历山德罗夫签署的《有声电影的未来(声明)》为标志的“古典声音理论”时期;(3)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现代声音理论时期。我们这样划分只是为了讨论方便。事实上,很难确定严格的界限。一种思潮或创作方法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受到我们所拥有的材料的限制之外,往往是复杂的。另外,我们不能忘记声音制作技术对电影声音的巨大影响。
虽然电影史上有“无声电影”时期,但从电影声音史的角度来看,如上所述,并不存在真正的“无声电影”时期。在这一时期,声音对“电影艺术”仍然非常重要
影响很大,但她给纯视觉艺术的默片带来的麻烦大于帮助。
严格来说,电影诞生初期的电影充其量只能算是游乐园里的新奇节目。即使它们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噪音始终是干扰观众观看的首要因素。这时,人们根据听觉掩蔽效应,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利用音乐家或乐队现场演奏来消除这种干扰;后来,这种现场配乐或配音逐渐与影片内容相关。从20世纪初开始,为了改变现场音乐伴奏的随意性,欧美音乐出版商专门为影院编制“精选情感音乐歌曲”,为各种情感主题的场景选择现成的音乐,并根据上映影片的内容,向剧场乐手或乐队提供提前编制音乐系列的权力。
音效一般都是提前录制好的,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困难,经常会出现音画配合不准的段子。演员或歌手背屏幕现场念词或唱歌的情况很少见。
早期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发明的“Vitafeng”系统,通过录制大型唱片,使用机械连接装置,实现声画同步,就像今天的双胶片放映一样。这种方法很快被德国Tobies公司的光学记录和声音再现系统所取代,基本完成了有声电影的前期技术准备。这个时候,有声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算是一种技术发明。只是在爱森斯坦之后,克莱尔和其他电影艺术家发展了不同形式的声画关系(如声画对位法、画外音等。)声音真的成为电影的基本艺术元素了吗?纯视觉艺术的无声电影开始向视听电影转型。
有声电影是技术和市场结合的产物。在电影创作和电影理论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阻力——事实上,这种阻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阻碍了影视艺术的健康发展。
坚持电影是视觉艺术的人认为有声电影破坏了电影作为独立艺术的完整性。法国电影理论家鲁道夫。艾因海姆认为,“正是因为沉默,电影才获得了实现杰出艺术效果的动力和力量。”因此,他主张重要的是“调查声音本身的存在是否合理”。他尤其反对声音中的对话,认为“……一旦对话占据主导地位,就会导致戏剧”,“…
缩小了电影的世界”。法国导演雷纳。克莱尔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一观点。他在1929写道,“因为这个进步,电影得不偿失。它占领了声音的世界,却失去了无声电影统治的梦幻世界。他还强烈反对影片中的对话,指责一些剧作家说,“他们的职业偏见把生活简化成他们眼中的一系列对话”,“对话很差”。.....会成为白片的一大祸害。“(1)尽管如此,电影的声音并没有从电影中消失,而是以不可阻挡的趋势越来越受到市场(观众)的欢迎。
据悉,美国好莱坞的观众在有声电影出现后的1.929年里,从6000万几乎增长了1倍,达到1.1亿。随着记录技术的发展,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尤其是(前)苏联电影学派的创始人爱森斯坦,对声音进入电影表达了极大的热情。他在《有声电影的未来(声明)》(1928年7月20日)与普多夫金、亚历山德罗夫签约的开头欢呼:“我天天向往的有声电影的理想终于实现了。”在肯定蒙太奇是电影的基本和唯一手段之后,他们明确指出“...与声音的伟大意义相比,彩色电影和立体电影的意义微不足道。”虽然他们在宣言中过分强调了声画的对位,但他们提出了声音蒙太奇、画面蒙太奇(他们称之为“视觉”蒙太奇)和声音蒙太奇的重要概念,并清楚地看到了它们的巨大作用。声明指出:“主题和情节的话题越来越复杂。试图仅仅通过'视觉'蒙太奇的方式来解决这些话题,要么导致任务的失败,要么导致导演使用巧妙的蒙太奇结构,这将使人们对莫名其妙的技术和反动的颓废艺术感到恐慌..
“声音作为一种新的蒙太奇成分(作为与视觉形象相结合的独立部分),必然会带来一些强有力的新手段,帮助我们表达和解决那些极其复杂的任务。我们之前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方法来克服这些任务,因为电影方法并不完善,只能使用视觉图像。”他们的电影《战舰上将》和《母亲》不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也丰富和完善了蒙太奇理论。虽然这种T的说法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实践证明,它不仅在早期,而且至今对有声电影的探索都有一定的影响。"
数字技术如下:
电影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以商业形式体现自身价值的文学作品。它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都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电影始于法国1895,声音经历了无声电影、有声电影、单声道电影、立体声电影、杜比立体声环绕声电影、DTS数字音频电影,影像经历了黑白电影、宽屏彩色电影、立体声电影等。其承载媒介和拍摄手段经历了从传统电影到数字媒体的过程。上世纪末,数字技术以万川归海之势席卷全球,给整个工业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几乎影响了工业生产的所有领域。本文简要阐述了数字技术对电影产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社会的发展总是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记录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也体现了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就它而言,它的表现手段是科学技术。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技术手段必然对应不同的电影艺术。电影业经历了三次革命,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三次革命,从传统到数字。显然,这三次革命都是技术不断创新的结果。弗里曼定义的四大技术创新之一是“重大技术创新”。在我看来,这种技术创新是一种从无到有,时间上不连续的技术创新,就像数字技术从无到有,是长期研发的结果。四大技术创新中,重大技术创新的影响最为深远。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解决了电影制作和放映过程中的许多问题。以前拍不出来或者很难拍出来的镜头,用数码技术就可以轻松完成,大大节约了制作成本。重大技术创新投产后会出现“渐进式技术创新”,这种技术创新在时间上是连续的,是短期的技术进步。具体来说,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比如DVD、网络电影、手机电影等等。这两种技术创新的结果是技术经济范式的改变,这也是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新技术最终应该反映在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上。技术是手段,经济是目的,技术为经济服务。
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给电影带来很多好处。图像方面,RGB共有256×256×256甚至更多的色彩组合使画面丰富生动,每秒24帧的投影速度使图像流畅连贯。南京国际影城15米宽数字电影屏幕带来的视觉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图像非常清晰,你甚至可以看到皮肤上的细节。它的效果和传统电影电影不太一样。CG技术的充分应用,大大提高了电影制作水平。《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这些家喻户晓的美国大片,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只能出现在导演的脑海里。《侏罗纪公园》栩栩如生的恐龙仿佛将观众带回到侏罗纪时代,《星球大战》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太空大战将人们送至未来世界。艺术家的想象力不受逻辑思维的束缚,数字技术让才华横溢的导演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电影的声音方面,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数字音频的过程。电影艺术是在记录社会生活,生活充满了语言和音符。至于语言,圣经里有一个教义是语言主宰一切。对于音乐,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它是净化人类灵魂的一种手段。没有声音的电影是不完美的。电影不应该是无声的,但是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得一开始的电影只能是无声电影。20世纪20年代,声音被加入到电影中,70年代,杜比实验室成功地将立体声环绕声应用到《星球大战》中。《星球大战》以其炫目的效果和震撼的声音让美国观众惊叹不已。我去过南京的五星级影院华纳影城,一次又一次仔细听他们的马丁音。它的声音静如处子,动如兔,干净有力。高频明亮甜美,色彩感十足,中频声音也似幻似真,定位分还不错,低频感如春雷涌动,让人热血沸腾。这些优美的音符只有用数字技术才能完全解读。《星球大战》在20世纪70年代的票房纪录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另一部数字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打破,后者被《泰坦尼克号》打破。历史票房前三的电影都是科幻电影,科技含量高,有未来感,可能体现了美国的超现实主义。可见,这三部电影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没有数字技术,就没有这样的超级大片。正是这些超级大片,激励着一批批电影人更加努力地追求更高质量的电影。他们的努力也推动了电影的进步。这是对技术进步的正反馈,双方互相鼓励,共同促进发展。
可能有人认为电影的本质是内容,而不是视听效果。我坚决反对这种观点。电影的本质是内容,这是事实。艺术家诉诸情感,以电影作为情感的载体,从而引起观众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如果把内容看成是事物的本质,那么视听效果就可以看成是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通过现象上升到本质。我想问一下,一部电影的视听效果很差,图像模糊,声音缺乏质感,现象如此不清晰,无法详细观察,甚至无法完全理解现象。怎样才能透过现象理解本质?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画质,提高音质又有什么意义?理解艺术背后艺术家的情感是目的,欣赏电影是过程。目的固然重要,但过程也不容忽视。中国人总是注重实用性、功利性和目的性,却往往忽略了过程。我认为原因是缺乏理性精神。举个简单的例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英文名是The Theory of Relativity,意思是联系,其本质在于揭示物质与运动、时间与空间的普遍联系。洛伦兹坐标变换得出的结果是,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我们把它翻译成相对论吧。普遍联系是本质,相对是结果。我们只关注结果,却忽略了过程的本质,可见这种翻译缺乏合理性。这种理性精神的整体缺失,使得工业社会的技术创新经常出现在西方国家。因此,技术-经济转换极大地促进了其经济发展,这可能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领先于中国的原因之一。
在电影文化的传播渠道方面,数字技术让看电影变得和吃饭睡觉一样简单。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电影只能在电影院看。虽然家里也有视频可以看,但是价格高,很难普及。有了数字技术,你可以在网上看,买便宜的DVD,甚至可以在手机上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9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引进美国大片后,好莱坞电影开始冲击中国市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让他们看到更多更好的电影。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毕竟在价值观、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等方面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电影总局阉割甚至禁播了很多美国电影。这种对艺术民主的不尊重,让我们错过了很多好电影,比如《沉默的羔羊》、《七宗罪》、《电锯惊魂》。通过网络和盗版,我们仍然可以观看这些优秀的电影。盗版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公害。但我个人认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具体的,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目前,盗版在中国市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如上所述,你可以通过盗版观看一些正版或者在电影院看不到的好电影。其次,艺术不应只重视其商业属性。虽然商业是目的,但作为一种文化,应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美国,2006年的平均电影票价格是6美元,但在中国,就南京而言,平均电影票价格在50元左右。在纽约时代广场这样的黄金地段的顶级影院看《碟中谍3》只需要10美元,南京华纳影城的票价是50元。这显然让电影成为了一种高消费的活动,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选择盗版,因为艺术欣赏和文化交流不应该是富人的专利。最后,国内的正版电影大多粗制滥造,鱼龙混杂,远不如原版的盗版,而且价格很高。所以,喜欢电影的人讨厌盗版,但又不得不买。总之,数字技术对电影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了高质量的电影,给电影公司带来了丰厚的票房,但也带来了技术的异化。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数字技术代替了一些真人表演,人的情感是任何技术都代替不了的,对艺术欣赏有些误导。电影《西蒙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把不成熟的数字技术应用到电影上,更是对艺术的浪费和亵渎,而《一个诅咒》里的“承诺”又是如此的自命不凡和自以为是!数字技术最大的负面影响在于它的传播方式。盗版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因为数字技术使得制作一张高质量的盗版CD成为一件成本低、操作简单、利润高的事情。这是侵犯知识产权,与盗窃无异。电影公司的巨额投资往往因为盗版无法收回,电影公司一个个亏损,逐渐倒闭。这些现象在香港尤为普遍。从长远来看,盗版必然会减缓电影产业的发展,甚至摧毁它。另外,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喜欢从网上下载电影,这会让他们陷入一个误区,因为数字时代的电影应该是画面华丽、音效震撼的数字电影,而网上下载的那些电影由于网络容量的限制,在画质和音质上都大打折扣。这些都是技术的异化。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其危害性,扬长避短,正确处理数字技术给电影带来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