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经济

长武属于渭北旱塬农牧结合生态型区域。农业在该县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社会化生产历来以农业为基础,农牧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境内出土的文物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以刀耕火种的方式开始了原始农耕和种植。巩留生活在一个有利的地方,那里“地适宜,树满粮”。随着农业的演变,人们从农业、桑树和食物中受益。在奴隶社会,平民和奴隶利用简单的劳动合作开垦土地,种植谷物。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牛耕、施肥等技术。汉朝使用铁农具。唐宋时期,农业生产和耕作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明清时期战乱不断,灾荒饥荒,农牧业生产停滞不前。清朝同治年间,县政府开始劝农劝工。引进技术,改良农耕,出现了职业分工,商品生产萌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改变。民国时期,地主、士绅占有大量土地,雇请雇工出租,以高额利息剥削。农村文化、教育、科技落后。经过多年内战,官员腐败。贫农处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的最底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业受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束缚。土地贫瘠贫瘠,农耕粗放,技术陈旧,赋税较重,旱涝频繁,农牧业发展缓慢,粮食产量低。民国三十八年(1949),全县农业总产量698万元(新加坡元),粮食总产量2013万公斤,平均亩产仅49公斤。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土地改革,推翻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发展互助合作运动,实现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变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普及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科学种田,使农业生产从半停滞状态迅速恢复。从65438到0956,全县粮食总产量比65438到0949增长78.9%,农业总产值增长73.9%。1958农村人民公社后,受“大跃进”、浮夸风和“* * *风”的影响,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农业减产,形成困难时期。1961年,全县粮食总产量比1956年下降49%,农业总产值下降39.5%。经过整顿,纠正错误,调整国民经济,农业生产在跌宕起伏中稳步增长。196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比1961年增长51.8%,农业总产值增长75.9%。1966“文革”期间,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由于农村干部和社员抵制干扰,坚持修理改良土地,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和机械,农业生产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从1976,全县粮食总产量比1965增长1.8%,农业总产量增长26.4%。“文革”期间,特别是农科高潮时期,农业体制多变,社会队伍“过渡不良”,生产政策摇摆不定,“一刀切”的耕作措施,片面强调“以粮为纲”,限制多种经营。大量的人在使劲推,割“资本主义尾巴”,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造成农业生产倒退,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65438年至0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肃清“左”的影响,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大幅度增长,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蓬勃发展。1982以来,全县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过亿斤。1988年粮食总产量为51875000公斤。198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948.5万公斤,创历史新高。与1949相比,粮食总产量增加195.5%,农业总产量增加521.6%。粮食生产促进了畜牧业、副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各种商品基地初具规模,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到了秦朝,长武人开始请老师来教育孩子。多为家教、读书、识字。明万历十一年(1583),长武县恢复后,县衙以儒(士大夫)立教令,在薛洁巷建文庙。清朝初期,县政府设立了一门学科。龚雪被烧毁了,只有正殿保留了下来。顺治和康熙重建了龚雪。共有28个房间,包括尊经亭、静逸亭、博文斋和李越斋。道光三年(1823),成立义山书院,包括明伦堂和大雅画廊。农村开始兴办志愿学校和私立学校。专心读书人的少年还是很少的。《沁河治略》注:统帅“清新质朴,室穷。我不想读书,因为家里穷。孩子到了八九岁,就算让他去捡粪捡柴,也要把学生都送去上学。所以,在一个县,就有100多人应该接受儿童测试。就算去橡胶岭,也大多是耕田读书,专心搞机械的人很少。”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明令废除科举制度。三十二年(1906),县内义山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民国时期,学校教育逐渐兴起。社会精英吵着要钱办学,德高望重者以教书育人为荣,教育才逐渐发展起来。只是设备差,师资缺乏,学生流动性多,教学质量差,青少年读书多以粗识字为目的。民国二十一年(1932),全县高中毕业生只有15人。民国二十七年(1938),全县文盲男女47914人,占总人口的95%。民国二十九年(1940),全县文盲男女40489人,占总人口的9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局势动荡,人心不安,物价昂贵,军队频繁征兵,学校教育难以为继,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接管各类学校,废除旧的纪律制度,整顿建立新的教学秩序。调整学校布局,培训教师。改革师资队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德智体全面培养,进行教学改革,向工农开放学校,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学校教育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公为主,私为辅。在校学生人数增加,教育质量逐步提高。积极扫除文盲,发展职业教育。从65438年到0958年,实行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教育的方向更加明确。1961年,调整学校布局,精简教师。1964年期间,实行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普及和发展中小学教育。“文革”期间,学校和教师受到冲击和破坏。教学秩序混乱,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教育质量急剧下降。中学曾经剪外语,历史,地理。主课改为政治、农业、农田水利、植树造林、军事体育。小学以“语录”和评论文章为主要教学内容。缩短学制,减少课程数量,并取消考试,随意推荐深造。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考试制度得到恢复。平反冤假错案,提高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采取多种方式培训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以“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为教育宗旨,实行学制改革,小学改为六年制,中学改为“三三”分段制。动员社会力量集资办学,基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89年全县有小学167所,完全小学49所,初中14所,单高中2所。教职工1855人,其中教师1759人。在校学生24444人。全县基本形成了有初中的村、有完全小学的联村、有初中的镇、有高中普教网络的县城。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均达到部颁普及小学教育标准,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也相应发展起来。为各条战线源源不断输送了大批知识人才,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不断提高了全县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从1982到1990,全县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由18人增加到37人;高中学历人数由534人增加到632人;文盲和半文盲人数也大幅下降。

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13所,在校学生34885人;教职工1985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319人。到1999年底,全面完成“两基”达标任务,被省政府授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称号。2000年以来,我们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师继续教育,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戏剧是民间娱乐的主要形式。“高台教育”,移风易俗。正所谓“要认识世界,讲道理,就要和剧比”。长武演话剧,以秦腔为主,也有丝板、眉眼、道情。民国初年,县乡庙会常有岐山、凤翔等戏班子在长武演出。民国二十四年(1935)以后,青阳的“李富兴”剧团和Xi安、咸阳正思的“益民剧社”每年都长期来长武演出。戴家岭还成立了学生训练队。著名的“益民二班”演员有和高。地方戏以西府调为基础,融合陇东和关中的曲调,形成关中调,具有秦陇和合的地域特色。抗日战争时期,县城和警备部队的学生排演话剧、歌剧、时事通讯。从民国三十年(1941)开始,戏剧表演得到普及和发展。全县城乡寺庙、乡村有110剧场(音乐楼)。剧团多为即兴表演,服装道具不全,文武场地简陋,演员“七紧八慢九慢”。演大戏时,角色互换,男扮女装,很难换脸换装,无法保证演出效果。木偶和皮影唱秦腔,也唱关中丝板戏。简单易行,省钱省事,在偏远山区和小村庄很受欢迎。

解放后,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开展戏剧改革活动,整顿演出队伍,提高艺人待遇,培养新生力量,挖掘、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提高演出质量。在社会主义文艺的舞台上,百花齐放。群众文艺演出由机关、部队、学校自行安排,农村公社、队协商组织。除了业余剧团,民间艺术团体还有皮影戏班、木偶班和自助班。夏秋时节的节庆、古市、物资交换、农业丰收之后,城乡有大戏、小戏,竞相轮番上演。1955年,全县共有业余剧团29个,经常在亭口、相公、新兴堡、柳泉、牛王、鞠家、北关、南关、长岭、洪家、刘家合等村活动。“文革”期间,传统剧目被禁,提倡“样板戏”,于是各种社会队伍的文娱活动被压抑,戏剧演出被忽视。1979后,民间艺术团体陆续恢复,戏剧舞台繁荣。80年代,由于广播、电影、电视、歌舞的迅速发展,人们的观念更新变化,商品经济步伐加快,导致戏剧阵地受到冲击,观众减少,城市演出率急剧下降。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戏剧缺乏兴趣,导致观众相亲现象。1989年,全县有6个业余剧团,3个木偶班,8个皮影戏班。文化教育部门举办专业和业余艺术团体演出,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振兴秦腔、复兴戏剧表演创造条件。长武县的民间医疗一直比较落后,缺医少药,缺乏健康知识。解放前,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连年流行,病人无法就医。虽然城乡都有一些药店和中医用中草药治病,但行医者少,技术力量薄弱,西医传入较晚。福音派教会免费提供药品,受到村民的不信任。而且药价贵,就医难。农村贫困家庭,遇有疾病,迷信鬼神,求占卜师求药,求巫求神(线索)辟邪,放弃药物治病。耽误了日子,听天由命,很少有人耽误吃药。民国二十三年(1934),县政府派员参加省防疫训练班。民国26年(1937),在城镇设置卫生助理员。民国二十八年(1939)建立县防疫所(戒烟所),卫生督察员、医生6人。民国三十一年(1942)建立镇公共卫生诊所。民国三十六年(1947),在城镇开设10私人诊所。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关心人民健康,重视改善医疗卫生条件。1949,县人民政府第三科,管理文教卫生行政。1950 11县卫生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0月,会员70人。1956县人民委员会设立卫生厅。1958,长武、苟邑、易县合并后,成立文教卫生局。1961,恢复长武县制,仍设文教卫生局。1970,单独成立卫生局。1989年,卫生局有10名干部。附属业务单位为县医院、中医院、地方医院、乡(镇)医院。县级有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药品检验所、卫生学校。卫生系统行政干部和医务工作者352人,其中医技人员269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22人,医生91人,医师68人,主管护士1人,护士1人,护士65人。县卫生协会和乡(镇)分会共有会员197人。65438-0989,县医院、玉元乡卫生院、县防疫站被评为省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全县医疗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方针,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把医疗卫生工作放在农村,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疗、防疫、保健机构建设,开展卫生监督监测,推广计划免疫、新型分娩方式和妇幼保健。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各项卫生医疗事业继续发展。设备逐步更新完善。1989,全县医院床位285张。危害人民健康的各种传染病得到控制,发病率下降,常见病、多发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在防治地方病和营养不良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因为人民摆脱了精神压抑和物质生活的贫困,有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医疗卫生条件。社会福利、生活条件和环境保护得到改善,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全县人口预期寿命从解放时的平均45岁提高到68岁。1989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省级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和验收,全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85%以上,与国际接轨。脊髓灰质炎被列为全市免检县。全县80岁以上老人375人。人口死亡率下降到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