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府历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设立庐陵郡,隶属九江郡。

汉代的庐陵属张羽郡。

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策分为张羽郡和庐陵郡,位于太和郡西北15km,辖西昌、高昌、石阳、巴邱、、东昌、新兴、济阳、兴平、老城10郡。建安四年(公元199年),郡迁至西昌郡(今太和县城西1.5km)。

西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庐陵郡迁至石羊城(今吉水县东北8公里)。

东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知府孔伦迁到吉安市孔家湾附近的县城。

隋开帝十年(公元590年),庐陵县改冀州,迁至吉安市赵公堂地区。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冀州改隶庐陵县,统一庐陵、太和、安福、新干四县。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庐陵县改冀州,领庐陵、太和、安福、信宜、永新五县。永春元年(公元682年),州城迁至吉安市北门街一带。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冀州改庐陵县;甘源元年(公元758年),庐陵更名为冀州。

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置冀州庐陵郡军。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冀州庐陵郡领庐陵、吉水、安福、太和、龙泉、永新、永丰、万安8郡。

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撤销冀州军,设冀州路总政府,领庐陵等8郡;贞元年间(公元1295年),冀州道改为吉安道,辖吉水、安福、太和、永新四州五县。吉水、安福被命名为吉安路,意为“吉太、闽安”,“吉安”之名从此开始。顺治年间(公元1330-1333),在永新设永宁郡。

明太祖壬寅年(公元1362年),吉安道废,设吉安府,领庐陵、太和、吉水、永丰、安福、龙泉、万安、永新、永宁9县;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太和改为太和,吉安府领9县,分别为庐陵、太和、吉水、永丰、安福、龙泉、万安、永新、永宁。

清初为明朝统治,历时八年(公元1743)。分析永新、安福设置莲花厅,吉安府辖9县1厅,直至清末。

民国元年(1912),吉安府废,莲花厅改县,各县直属江西省;1914年,庐陵路位于宜春,龙泉、永宁、庐陵三县分别更名为遂川、宁冈、吉安。芦岭路* * *管辖赣西的萍乡、宜春、分宜、新余、清江、万载、宜丰、上高、高安、莲花、安福、永丰。1916,庐陵路迁至吉安;江西省直属县废弃芦岭路1926;1932第九行政区办事处设在吉安,辖永丰、万安、吉水、太和、峡江、吉安六县。1939年,第九行政区改为第三行政区,在吉安设立行政督察署,辖永丰、安福、万安、吉水、太和、峡江、吉安、宁冈、遂川、莲花、永新县。

1949 6月30日,江西省委召开第三次会议,决定成立吉安地方委员会和吉安公共区行政督察办公室。16年7月,吉安市解放,地委、特务机关工作人员进驻吉安市;7月28日对吉安县石羊镇及其郊区吉安市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9月,集安区改为集安区,辖1市,11县。中共中央吉安地委最初受江西省委和赣西南行政区党委领导。1951 7月撤销赣西南行政区党委后,一直归属江西省。

1952年南昌地区新干县划入吉安地区。1953年1月,吉安市改为吉安镇;65438+2月16,更名吉安市。1954,吉安改为直辖省。1957,新甘改为新甘。65438年至0958年,吉安市被指定为吉安机构领导。65438+65438 0959+65438 10月+0日,宁冈县撤并永新县;1年7月,宁冈县脱离永新县,以宁冈县原行政区域(潮汕公社划归永新南山公社)为主,增设遂川县井冈山乡,成立井冈山管理局,归省直管;165438+10月17省人委决定,并于6月1960 65438+10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宁冈县,与井冈山管理局合署办公;1961年65438+2月6日,宁冈县与井冈山管理局分治,宁冈县隶属吉安地区;1968年5月,吉安地区改为井冈山地区,井冈山管理局更名为“井冈山革命委员会”,划归井冈山地区管辖;1978,恢复省管理局;1979,井冈山地区改名吉安地区;1981年10月,井冈山县成立,隶属吉安行署;1982 65438+2月,井冈山市成立。1992,莲花县纳入萍乡市。

2000年5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040号),撤销吉安地区,设立地级吉安市。同时撤销宁冈县,并入井冈山市。至今,吉安市辖吉州区、青原区、井冈山市和吉安、太和、万安、遂川、永新、永丰、吉水、峡江、安福、新干10个县、257个乡、3150个行政村。

截至2001 12年底,全市辖221个乡镇,3129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