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深陷丑闻的股票怎么办:反而行业巨头会买一些。
第一,三聚氰胺事件
2009年2月12日,三鹿集团破产,资产被北京三元收购。
再来看9月16日晚新闻联播爆出蒙牛和伊利的产品也含有三聚氰胺后的反应。
17年9月凌晨,蒙牛董事会召开电话会议。牛根生、杨文军、焦震(CDH合伙人)等资本代表最终同意,为了不让股价暴跌,暂时暂停蒙牛股票交易。
同时,蒙牛开始停止销售和回购产品并道歉。
9月23日,蒙牛乳业股票在港交所复牌当天暴跌60.25%。
而伊利却没有选择停牌,股价也开始了连续暴跌,从14多开始,10 10月28日最低跌至6.45元,市值不足50亿元。
作为奥运会赞助商,伊利也道歉并收回产品,并向经销商承诺伊利承担所有损失。而蒙牛则要求经销商与其分担损失,五五分成。伊利此举被认为赢得了经销商的心,在随后的恢复期起到了关键作用。
与此同时,网民对两大巨头的批评愈演愈烈。在牛根生的博客下面,数万网友留言大骂他。
但三聚氰胺帮助行业整合,小型奶牛场退出市场,行业壁垒增加,标准更加严格。伊利蒙牛的优势越来越大。
随后几年,国人对乳制品的需求持续旺盛,也使得整个行业在短暂调整后迅速收复失地,继续高速增长。
行业危机下,涉事企业纷纷破产,剩下的大公司活了,小公司死了。
有意思的是,老大伊利和老二蒙牛的差距也拉大了。2016年末,伊利利润达到56亿,而蒙牛由于外延收购效果不佳,亏损7亿多,2017开始恢复。
如今,伊利几乎是唯一一家。
第二,瘦肉精事件
2011 3月15日下午,双汇发展(26.140,-0.89,?-3.29%)股票突然下跌。
晚间,央视曝光双汇发展子公司采购的部分生猪被喂食国家明令禁止的“瘦肉精”,严重损害消费者健康。3月16,双汇发展停牌一个月,复牌后连续两天涨停,之后也是震荡下跌一个月。
双汇发展是当时最大的白马股之一,很多基金重仓持有。就在三个月前,刚刚拉起六个涨停,一度气势如虹。
在此打击之后,双汇集团发布的2011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因瘦肉精事件损失惨重。去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51.3%,营业额亏损近200亿元。双汇品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
但是,双汇发展并没有被打倒。
2012年,双汇发展实现净利润28.85亿元,同比增长116%,回到危机前水平。当年双汇开发销售毛利率高达17.99%,为上市以来最高。股价也在2013创出新高。
事实上,瘦肉精问题并非双汇独有。雨润、罗进等企业也多次被曝出瘦肉精问题,但在央视315晚会层面曝光双汇这样的行业龙头更具杀伤力。
肉制品是老百姓(77.080,?-3.35,?-4.17%)刚需,行业老大爆出这样的事情后,反而是那些没被爆的小厂商更不被信任了。老板的地位反而巩固了。
这也是一个很神奇的逻辑。
三、白酒塑化剂事件
2012 165438+10月19、2 1世纪网记者买了4瓶酒鬼酒(23.290,-0.14,-0.60%),送到上海天香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测,发现塑化剂超标。
随后,白酒板块暴跌,但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有人“故意做空”的质疑。当时酒鬼酒的股价处于历史高点。
而酒鬼酒则承认了塑化剂问题。
65438年2月9日,ID为“水晶皇”的个人博主宣布送检茅台酒塑化剂超标,茅台股价遭受重创。
但是贵州茅台(732.070,-9.06,?-1.22%)一直坚称没有问题,并召开了声势浩大的说明会,同时大股东也在增持股份。
12年2月下旬,中央军委下发通知,出台军委增强作风十条规定,要求接待任务中不安排豪华宴请、不饮酒、不铺迎宾地毯、不摆花草、不安排官兵列队迎接送行等排场活动。
茅台作为政府和军队宴请的主要用酒,被认为是受影响最大的。
整个2013年,白酒行业股价都很低,茅台最低跌到118元,不到目前水平的六分之一。
当时关于贵州茅台的争议太多,也催生了一批坚持茅台的网络名人投资者。他们坚信茅台的未来消费取决于公众,而不是政府。
回过头来看,出事的酒鬼酒确实受到了重创,而行业龙头贵州茅台却在涅槃之后打开了道路,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了中国神酒。
业内小弟出事,牵连到老板,但最后小弟奄奄一息,老板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