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咸海底部”50年的变化
一个“海”牵动两国命运
咸海是一个内陆湖。从地图上看,像是欧亚大陆腹地的几处撕裂。曾经完整的咸海现在被分成了两部分,前者在乌兹别克斯坦,后者在哈萨克斯坦。虽然都是咸海沿岸,但两国出产的鱼各有特色。哈萨克斯坦的北咸海主要是鲤鱼,而乌克兰的南咸海曾经盛产咸海鲷鱼、黑斑鲈鱼、红点鱼等。苏联时期,南岸乌兹别克斯坦的渔港Mu Inak比北岸的哈萨克斯坦更发达。然而,随着世界第四大内陆湖的枯竭,穆伊纳只剩下2000人,工厂、剧院、居民楼、机场全部废弃,被戏称为“世界上物业费最便宜的城市”。
记者的第一站是距离哈萨克斯坦咸海最近的城市阿拉斯克。这个曾经靠近咸海的著名渔港,如今变成了一个离水50多公里的旱镇。狭窄的街道和低矮的房屋笼罩在暮色中,完全看不到城市的繁华和喧嚣。记者脚下,咸海湖底已经变成干涸的河床,锈迹斑斑的港口装卸设备矗立在大坝附近。两排旧板房以前是修船店。随行的官员看着大堤,眼里流露出对昔日茂盛水草的怀念...
渔业博物馆寄托梦想
在咸海沿岸的低洼地带,曾有一座小型渔业博物馆,哈萨克斯坦前渔业部长萨尔扎诺沃(Salza Novo)专程在这里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这位75岁的老人出生在阿拉斯克,是咸海命运的见证者。“作为渔民的儿子,我一辈子都在和咸海打交道,从水手到渔业公司总经理再到渔业部长。退休后,我主持了这座博物馆的建设,希望能为咸海的恢复贡献自己的余生。”
据报道,咸海生态的破坏使得阿拉尔斯克的男性人数比女性少30%。当地年轻人当兵体检时,很多人不合格,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体重不足。为了拯救“咸海之死”,哈萨克斯坦在锡尔河进入咸海的地方修建了大坝,还在“小咸海”的南侧修建了大坝,防止水蒸发到干旱地区。“近年来,咸海的水量开始增加,含盐量开始减少,鱼苗存活下来,渔民又可以出海捕鱼了,”萨尔扎诺沃高兴地说。“他们的收入已经超过了我这个退休部长”。
沿海人民重拾“钓鱼经”
告别老人后,记者驱车前往距离咸海最近的卡拉铁尔连村。村长古德贝热情地邀请记者到家里吃饭。俗话说,鱼是哈萨克族家庭的绝对主食。当地的朋友还会送上特制的熏鱼作为礼物,吃的时候会把鱼开膛,留下半生不熟的鱼鳔、鱼卵和鱼肉,然后饱餐面包和啤酒。但是中国人一般不喜欢这种做法,会觉得咸腥。
来到咸海岸边,首先看到水域右侧是锡尔河浩浩荡荡的“河口”,左侧是一座大坝。大坝上方的水越过坝顶,汇入一条大河,发出震耳欲聋的隆隆声。记者登上一艘船的顶部,向远处望去。“小咸海”似乎更加开阔和遥远。渔夫加穆巴尔贝克挥动手臂说:“快看,快看!水面到了远处的山脚下,看不到边。五六年前,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没有多少水。”随后,渔夫掐着手指,讲起了自己的“捕鱼经验”:现在是捕捞鳊鱼的季节,接下来是两个月的禁渔期,7月是捕鱼的好时机...随行的副区长说,这只是恢复咸海项目的第一阶段。二期完成后,“小咸海”的水面将再次扩大。虽然水量不太可能恢复到过去的水平,但水面离咸海还很远。他还说,目前捕鱼的渔民超过1000人,年捕捞能力约20万吨,而2007年“小咸海”的捕捞量仅为2000吨。在过去的五年里,这个数字增长了近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