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圆明园烧毁了。圆明园有哪些史料?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占地约5200亩,呈倒之字形布局。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蕲春园组成,总面积350公顷。
它的陆地建筑面积有故宫那么大,水域面积相当于一个颐和园。圆明园融合了当时江南几大名园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画融于千变万化的情景之中。圆明园的南部是朝廷区域,皇帝处理公务的地方。其他地区有40个景点,其中50多个景点直接模仿其他地方的名园,如杭州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还抄袭名字。更有意思的是,圆明园还有一个西式园林景区。最著名的“看水法”是一座西式喷泉、一座鲜花迷宫、一座西式建筑,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湖中还有威尼斯的模型,皇帝坐在岸边的山上可以欣赏千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圆明园是一座宝库,里面收藏着名人字画、秘室典籍、钟鼎珍宝、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浓缩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个奇花异草的花园,有数以百万计的珍稀花木。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完全称之为“万园之园”。的确,如果今天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级巨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遗憾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园内建筑被焚毁,文物被洗劫一空。神奇而神话的圆明园成了一片废墟,只留下断壁残垣供游客凭吊。
圆明园的历史发展
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皇帝(即清朝叶璇皇帝)在京西北郊长春园以北一里处,赐四子胤禛一园,并亲笔题写园额“圆明园”。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即清朝世宗皇帝胤禛)在圆明园南建宫署,占地由原来的600亩扩大到3000多亩。从那时起,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息和参观的地方,也是他们会见外国使节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乾隆皇帝登基后,对圆明园内的园林景观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建筑群体,在圆明园的东部和东南部修建了长春园和蕲春园(同治改称万春园)。这三个园林都归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为圆明三园。
圆明三园占地5200多亩,景点15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有郑达光明堂、祭祖的安佑宫、宴山高水的高楼、模拟仙山上亭台楼阁的彭道瑶台、桃花源中的武陵春景等。江南的一些名园,如苏州的狮子林、杭州的西湖十景,也都是仿建的。长春花园还有一组欧式建筑,俗称西楼。圆明园也是一个大型皇家博物馆,有许多珍宝、书籍和艺术杰作。
咸丰十年(1860),八月,英法联军入侵北京。65438年10月6日,圆明园被占领。从第二天开始,官兵们就开始疯狂地抢掠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和平条件,英国公使尔金和英军司令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在圆明园囚禁英法俘虏为借口,命令中将·米切尔于5438年6月+65438年10月+10月8日率领3500余名侵略军开赴圆明园,放火焚烧。这场持续了两天两夜的大火把圆明园烧成了一片废墟。
同治年间(1862 ~ 1874),同治皇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后来由于资金困难,被迫停工重建其他建筑。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再次被毁。清朝灭亡后,一些军阀、政客、官僚盗取圆明园的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进一步遭到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圆明园遗址的修缮工作逐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