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历史教学中的难点
刚工作一年,然后有了初三的历史。在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历史问题只有粗浅的认识,而没有深入的了解。我觉得教学上没有突破。就当历史是记忆的一课吧。从网上看到很多突破困难的方法,感觉很好。现在我总结如下:
一、历史假设法:
就历史科学本身而言,不允许假设,但就历史教学而言,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可以提出假设性问题。比如美国内战中,南北双方经济制度的矛盾和内战的爆发,是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教学中曾假设,如果一个来自北方的资本家在美国南方开了一个织布厂,这个工厂还有发展的可能吗?学生自主阅读后交流。有的说“他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被南方奴隶主控制,他们要卖到欧洲去”,有的说“他织的布没人买,因为南方大量奴隶买不起棉布”,有的说“他找不到自由劳动力工人干活,因为南方实行奴隶制”。这样,通过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同学们就可以讨论了。
二、分离步骤法: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近百年前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世界史中的国体与政权、议会与政府、国家政权的性质本身就超出了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教师可以面对面地进行生死搏斗。(2)巴黎公社有哪些组成部分?(3)公社采取了什么措施?这项措施适用于哪个阶层?(4)巴黎公社为什么是无产阶级政权?这样,学生沿着台阶越走越深,才能学得顺,记得深。
三、清单比较法:
比较是人们通常用来理解事物的一种方法。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区分和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在世界近代史上,亚洲发生过两次性质相同的资本主义改革。但是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这种内容是学生无法接受的。如果老师们把两次改革的内部条件、社会背景、力量对比、政策执行、国际环境放在一个表格里比较,上面的结果会很自然。这种对具有相同特征或相似性质的历史事件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无疑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四、直观图示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理论性和抽象性的教学内容。比如,如何引导学生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依次展示以下内容:(1)原始社会人们制作的粗糙石器;(2)中国商代精美的青铜器、陶器和玉器;(3)殷墟和巴比伦城平面图;(4)大规模的奴隶劳动。同时,老师根据直观的图片进行讲解。在历史图片的不断再现中,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抽象道理有了深刻的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更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五、揭示矛盾规律:
在世界近代史上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漫长斗争中,圣雄甘地曾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中“纺车运动”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教材的插图可以用来提出“游行队伍中推的是什么模型?”30年代印度人民还在提倡纺车运动,是社会的倒退吗?从而在设置矛盾的情境中唤起学生的思考,最终运动的性质是捍卫印度民族工业抵制英国货的爱国运动。
六、数字计算方法: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教师在学习这段话时,可以用数值计算来说明教学中的问题:“征约30万人抗击匈奴,修筑长城;征约五十万人攻越族,开发南方;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征用了约70万人,约为654.38+0.5万人。当时秦国总人口约2000万。如果男性占人口的一半,那就是10万人。如果减去老幼病残,青壮年劳动力最多四五百万。连女人都被征用了……”这些数字对学生很有启发。通过数字的计算和对比,进一步深化教材,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秦末农民起义绝非偶然,而是秦暴政导致社会矛盾尖锐的必然结果,所以秦的短暂一生是很自然的。
七、形象类比法:
翻开初高中任何一本历史教科书,都会发现很多插图。众所周知,图片是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图片对于认识和掌握抽象复杂的历史现象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所学的历史内容,形成概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教师能在不容置疑中引导学生去怀疑,无疑会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为教材的突破做铺垫。比如“洋务运动为什么没能使近代中国繁荣富强”就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利用“洋务运动”内容中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等插图可以形象地减轻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天津机器制造局在外观上以中国封建传统宫殿式建筑为主,加上一些西式工厂和高大的烟囱。老师们可以由此得到启发。学生要思考这个建筑的特点,以及它与洋务运动的本质相似性。也就是洋务派只是把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分支嫁接到了清朝封建主义腐朽的分支上。它如何能“师夷长技以制夷”?同学们在这种形象类比的轻松微笑中深刻理解了洋务运动的本质。可以说这个插图是教材的隐藏内涵,也是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