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罗多德简介
希罗多德(希腊语:ηοοσ)是公元前5世纪(约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25年)的古希腊作家和历史学家。他把自己在游历中的所见所闻和第一个波斯帝国的历史记录下来,写下了历史(_ σ ο ο ρ _ α ι)。
中文名:希罗多德
Mbth: η η ο ο σ
别名:历史之父
国籍:希腊
出生地:希腊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480年
死亡日期:约公元前425年
职业:作家、历史学家
主要成就:西方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历史
轮廓
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是古希腊伟大的历史学家,著名历史书《历史》的作者,西方文学的奠基人。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
希罗多德从古罗马时代起就被尊称为“历史之父”,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角色的生活
早年
大约公元前484年,希罗多德出生在小亚细亚西南海岸的一座古城里。它是古希腊人早年在海外探险时建立的殖民地城市。希罗多德的父亲是一个拥有巨大财富的奴隶主,他的叔叔是当地著名的诗人。希罗多德从小刻苦学习,喜爱史诗。当时他们城邦的统治者是一个通过阴谋篡夺政权的家伙。希罗多德成年后,与叔叔等人积极参与推翻篡位者的斗争。斗争被镇压,他的叔叔被杀,他被流放。后来篡位者被推翻,他一度回到家乡。很快,他又被迫离开,再也没有回去。
为娱乐而旅行
大约从30岁开始,希罗多德开始了一次大范围的旅行,北至黑海北岸,南至埃及最南端,东至两河流域下游,西至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岛。为了谋生,他还卖长途商家的货。希罗多德所到之处,无不参观名胜古迹,考察地理环境,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他也喜欢听当地人讲述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他把这些都写了下来,并一直带在身边。公元前445年左右,希罗多德来到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雅典。当时雅典经历了希腊(希腊)-波兰(斯洛伐克)战争,政治、经济高度发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学术文化更是在希腊世界独占鳌头。希罗多德非常兴奋。他积极参加各种集会和政治文化活动,并很快与政治家佩里克莱斯和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并获得了一个奖项。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写作
希罗多德崇拜雅典的民主政治,钦佩不久前结束的希腊波斯战争中,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打败了奴隶大国波斯的入侵。他不断向人们询问战争的方方面面,收集了大量的史料。公元前443年春,雅典人在意大利南部塔林湾海岸建立了图尔里翁城邦。希罗多德跟随雅典移民到那里,成为这个城邦的公民。他开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写历史上。可惜历史没有定论,希罗多德死于公元前425年。
个人工作
希腊-波斯战争史
这本书最早出版于公元前430年左右,没有分卷。后来亚历山大的校对员把它分成九卷,每卷都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并以希腊神话中九个缪斯女神(即掌管各种艺术的女神)的名字给每卷命名。
历史辩论
你想完成上半场还是下半场?在这个问题上,历史学家一直有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希罗多德的写作活动持续了几十年:起初,他和其他编年史家一样,只写了几部关于古代东方国家的编年史;后来,当他来到雅典,受到雅典文化氛围的影响,他决定记录希腊-波斯战争的故事。当他成功地描述了波斯战争的事迹后,他整理了自己的旧作品,与关于波斯战争的叙事进行了汇编,进行了流畅的处理,并加上了引言,于是完成了这部不朽的巨著。这本书前后的文体转换及其完成的过程,是希罗多德从一个普通的编年史家发展成为真正的历史学家的具体写照。
限制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希罗多德在书中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相矛盾。比如,在评价和处理史料时,他充分表现了“求真有疑”的批判精神;在分析历史原因时,他坚持人本主义;但是,在他的历史观中,仍然保留着相当多的宿命论痕迹。他相信世间万物真的是被一种超自然的支配力量操纵的,相信上帝的启示和它发出的各种预兆,相信奇迹、预言、幻觉、梦境、占卜等等。他在书中多达35处提到了标志。
有时候希罗多德为了上帝的荣耀和自己伦理道德的提升,忽略了历史真实的原则。比如在第1卷第29 ~ 33节,他生动地描述了吕底亚国王克洛斯苏斯与梭伦关于幸福观的对话;这种描述其实是不符合事实的虚构,因为梭伦的小亚细亚之行发生在克洛斯苏斯上台前三四十年,两人不可能对话。
然而,缺陷并不能掩盖于的缺点。《波斯战争史》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是世界历史图书馆中的瑰宝。希罗多德也无愧于西塞罗赋予他的“史学之父”的美誉。
研究目的
希罗多德研究历史,撰写历史著作的目的是为了教导世人,也就是用历史事实教育道德规范。他认为国家的富强和人事的成败都是有迹可循的,恶有恶报一点也不愉快。他重视历史的示范作用的观点和实践,对后来西方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希罗多德在《波斯战争史》的开篇就明确阐述了他研究历史的目的:“这里发表的是哈利卡纳苏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之所以要发表这些研究成果,一是为了保存人类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之不会因为年代久远而失传;就是要让希腊人和外国人的史诗般的成就不失去应有的荣耀,特别是要为后人记录下他们之间战争的原因。”
希罗多德撰写《波斯战争史》,不仅是为了描述波斯战争本身的过程,也是为了找出战争中历史事件的原因。寻找历史事件原因的目的是为了教育人。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赞美是他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民主政治优于专制统治,这是他对世人教育的中心内容。在他看来,希腊-波斯战争实际上是雅典民主和波斯独裁之间的战争。雅典打败波斯帝国主要是因为其公民享有民主和自由,而波斯是一个专制国家。
用叙事的手段表达历史事件,尤其是战争和政治动荡的社会原因,是希罗多德为西方史学树立的典范,这已成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希罗多德的历史观中包含了宿命论、相信命运和神的意志等超自然力量,但他对历史事件原因的分析仍然是基于人的活动和动机。尤为可贵的是,他在最后一节强调,一个民族的勇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写作态度
希罗多德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表现出执着的求真精神和严谨的批判态度。他认为,历史是对过去的研究,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证词”(或证据),即对事实的忠实陈述,而不是史诗或戏剧中的神话传说;二是探寻真相。他从各个方面收集各种文字和口头资料,包括教士、旅行家、目击者留下的各种记录和描述,以及各种官方和民间的文件,把一切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都当作历史写作的素材。虽然他在某些地方失去了轻信,但他仍不愧为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具有批判精神的人。他曾在书中写道:“报道人们所说的一切是我的职责,但我不一定相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我的声明适用于我的所有作品。”
在处理历史事实的过程中,他经常核对关于同一事件的不同说法或记载,相互对照,明确告诉读者什么是不容置疑的,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什么是有争议的,需要暂时存疑的。有时为了证明自己叙述的可信度,他让历史人物自己说话,并在后面加上自己的简评。他对学习的诚实态度是他追求真理精神的直接反映。
各种材料
希罗多德撰写的《波斯战争史》是一部材料广泛、规模宏大、史料丰富、内容丰富的“通史”。希罗多德写了波斯战争,但他没有把这本书作为战争或军事事务的历史来写。他以极其开阔视野,不仅描写了希腊的情况,还把他所知道的当时整个“世界”的历史情况纳入了自己的写作范围。在他的作品中,埃及、巴比伦、叙利亚、波斯、西徐亚的历史文化都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一视同仁:他不仅赞扬了希腊文化的辉煌,而且明确指出,这些古老的东方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应该对所谓的“蛮族”文化给予充分的尊重,不应该有偏见,不应该互相歧视。希罗多德也认为,希波战争实际上是希腊文化和古代东方文化的冲突。不了解这两种文化的特点,就不可能深刻理解这种文化冲突的真正前因后果。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描写了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还描写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情况、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几乎包罗万象。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希罗多德的《波斯战史》其实是一部结合了文化史和描述社会学的百科全书。它不仅是西方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文化史著作。
学术思想
希罗多德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也是一位进步思想家。他崇拜希腊,赞美雅典,向往奴隶主的民主政治。在波斯战争问题上,他站在希腊的立场,斥责波斯国王的侵略,指出他蹂躏别国领土的不义之举。在希腊诸邦中,雅典是他极力歌颂的一个。他高度赞扬雅典的民主政治,热情地赞扬它的民主、自由和权利平等。他认为雅典人之所以英勇作战,战胜敌人,是因为雅典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每个人都为自由而战。
希罗多德虽然赞美雅典,向往奴隶主的民主政治,但并不盲目仇视波斯。他反对的是波斯侵略希腊的不义之举,他也赞美波斯文化。
希罗多德首先对欧洲历史中的史料采取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批判态度,而不是盲目相信一切谣言。他创造了一种描述历史的新方法,将记录历史事实和解释历史事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希罗多德并没有始终如一地解释历史事件的原因,有时求助于上帝的意志和命运,有时依靠个别人物的才能,有时依靠对历史或地理条件的分析。希罗多德虽然推崇雅典民主,但也充分肯定了古代亚非人民的文化成就。
外部评估
1.希罗多德在史学中首次采用了历史叙事的形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编纂方法。其特点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编年史体系连贯,叙述生动有趣,历史真实性和描写艺术性相结合,为后世的历史叙事风格奠定了基础。至今仍被西方视为真迹,成为编纂历史的通用体裁。
2.希罗多德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开放的胸怀,显示了他在历史上的远见卓识。首先,他把目光投射到希腊以外的世界。他写的是希波战争,实际上涉及的是当时希腊人听到的世界。他非常重视东方国家的文化,并提出了许多明智的意见。他甚至认为东方是一切文化的摇篮,无论是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甚至日常习惯,他总是对东方的“洋货”着迷。
3.希罗多德能够注重对史料的考证和辨别真伪,是西方史学中第一个运用批判方法的人。在他之前,史书记载很乱。他比较了各种记载的异同,排除了其中不可信的东西,为历史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历史成就
希罗多德的《历史》是希腊史学史上的第一部著作。这本书根据内容基本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描述了黑海北岸色雷斯人、希腊城邦和波斯帝国的历史、地理、民族和风俗,描述了希波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描述了中波斯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从小亚细亚希腊城邦举行的反波斯起义到公元前478年前希腊占领塞斯托斯。后来有人把这本书分成九卷,并按照当时的惯例,用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文学艺术的九位缪斯的名字给每一卷命名,所以这本书有时被称为《缪斯书》。历史内容丰富,生动地描述了西亚、北非、希腊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等,向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犹如一部古代社会的小“百科全书”。希罗多德从史诗、官方档案、石刻以及当时的各种著作中获取了大量的信息,更多的是运用了从他个人的游历和田野调查中获得的大量信息。历史是西方史学的第一座丰碑,为西方史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学术态度
希罗多德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叙事分析有一些优点。关于波斯战争,他谴责波斯远征希腊,说波斯“不应该再觊觎其他任何土地,不应该再奴役那些根本没有挑衅的人。”认为波斯失败是因为其军事构成过于复杂,很难在外线作战。雅典赢了,因为它实行民主政治,每个人都“全心全意”为自由而战。希罗多德仰慕希腊,赞美雅典,向往奴隶主的民主政治,但他并没有全盘否定波斯。他反对的只是波斯人入侵希腊及其君主制的不公正行为。所以有时他甚至把波斯描绘成一个英雄的国度,选择和赞美它的文化。历史上第一次提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史记》记载,公元前522年左右,波斯集中讨论政治形式选择时,三派分别主张采用民主政治、贵族政治和君主政治,三派意见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一场激烈的争论中,一位名叫欧塔涅斯的波斯人说:“人治的好处在于它最好的名声,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希罗多德更关注古代东方文明及其对希腊的影响。历史上记载的埃及的阳历比希腊的阳历更准确。希腊字母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希腊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巴比伦人发明的,等等。历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常被视为西方第一部散文名著。
写作风格
希罗多德采用了东方文学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即一个大故事中的一组小故事,环环相扣,无穷无尽,魅力无穷。他还擅长刻画人物。大多数的国王、大臣、政治家、学者、士兵等。在他的作品中栩栩如生。例如,第一卷描述了希腊政治家梭伦和吕底亚国王克洛斯之间的对话。目光短浅的吕底亚国王与聪慧有才的梭伦形成鲜明对比,人物性格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希罗多德的历史在很多地方仍然带有宿命论和宿命论的色彩,其中还夹杂着许多毫无根据的神话传说和无稽之谈。但他开创了历史著作的体裁,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其中一些史料已被现代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的研究或成果所证实。
希罗多德无愧于“历史之父”的光荣称号。
按购置价格计算的价值
通过《波斯战争史》可以看出,希罗多德在搜集史料和考证方面是一个认真严谨的学者,但在叙事抒情方面也表现出一个诗人的风范,既是学者又是诗人。他用爱奥尼亚方言和散文的形式写作,词汇丰富,文笔华丽;叙述简明扼要,文章简洁悠扬;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法、故事插值法等描写手法,堪称语文大师。尤其是他对温泉关战役和萨拉米战役的描写,气势磅礴,异彩纷呈,是古典史上的佳作。因此,波斯战争的历史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开创了西方历史写作中的叙事体裁,成为正宗的西方历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