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城市大多位于气候较好的河流两岸或平原,如黄河、华北平原(均为温带季风气候)。有些城市是在盆地或者容易防守的地方,比如关中盆地,四川盆地。这些都促成了政治中心的形成。最基本的是古代政治经济中心:中原,正是因为地处华北平原和黄河中下游,而其他地方由于水土等原因落后于中原。

古代中国,东方文化的源头,其地理环境的特点是片面的,相对封闭的。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端,北部是常年冰封的西伯利亚荒原,西部和南部是沙漠黄沙,巍峨的昆仑山、阿尔泰山、喜马拉雅山,被誉为世界屋脊,东部是浩瀚的太平洋。内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流域规模宏大,平原肥沃。这种广阔的平原河流和近乎封闭的地理环境,非常有利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的形成——农耕文明的形成,诱发了封闭文明的出现。封闭的生存空间,不仅不能依靠外力,还因为生产工具的落后。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艰苦的斗争,为了兴修水利,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中国古代人民建立了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庞大的共同体来进行有效的统治和管理,由此逐渐形成了以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为基础的专制统治。同时,辽阔的平原也统治着国家,通过军事征服很容易实现统一,建立专制帝国,将所有人纳入高度集权的政治体系。因此,统一、专制、集权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特征。封闭保守的地理环境也使得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接触和影响很少,处于隔绝状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了一系列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观念,如知足常乐、中庸之道追求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以及“家国一体”的宗法专制,这些都形成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特色。中国农耕经济和专制统治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使得中国文化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忽视逻辑推理,包括很多发明创造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比如火药是道士炼丹时发明的,很多历法和医术都是观察和经验的描述和记录。这些都是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没有科学的推断和分析,更谈不上科学的理论。中国是一个以“以农立国”著称的国家,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地理环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以农立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是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

中国地域极其辽阔,内部平原辽阔,尤其是黄河和长江相邻,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所以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军事上很容易统一。所以历史上强大的游牧民族入侵南方,即使中国失去了首当其冲的黄河流域,也还有广大的退路要处理。其他地区的古文明都被外族入侵破坏了,就是再也没有恢复过来。唯独中国能对民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完整的体系,并使之生生不息。中国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缘政治文化和地域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各具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由于对农业的重视,中原地区形成了重土安移的观念。东南沿海地区由于耕地有限,重视海外贸易,思想开放。西北部的绿洲区由于土地限制和地处交通要道,开发较早。由于环境恶劣,北方游牧民族不得不通过频繁的迁徙和战争来应对环境压力。中国地域文化虽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但与中国传统文化共存,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体多元结构。随着中国农耕经济向周边地区的扩张,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包容性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互补和逐渐融合。盛唐儒道佛并存,胡汉交融,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正是因为这种多样性和包容性,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地理环境的开放和封闭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生产力对环境的要求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中国有一个相对孤立的地理环境。它东临大海,西北横跨漫长的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这些是地理禁区,给了农业人口不可逾越的限制。这种一面临海,三面陆路交通极为不便,内部回旋余地相当开阔的环境,形成了与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没有了对外扩张的野心,养成了独立、和平、温顺的民族性格。所以中国文化一般都是在当地独自酝酿和生长的。虽然偶尔会有外来文化元素从西域或海上传入,但都是婉约而包容的,让中国文化的发展稳定而自信。可见,中国在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制度、文化等方面各具特色,体现了地理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