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名人故事的成语,8。

源于历史名人的成语:

班门弄斧,不为五斗米折腰。才华横溢的人谦卑地道歉。

山河满蜜剑,我自荐,占尽便宜。

三访草堂三动之教,四面楚歌,乡绅钓鱼,愿者上钩。

附:

班门弄斧

鲁班是能工巧匠,擅长雕刻和建筑,技艺举世无双。他被称为“能人”,被视为木匠的祖先。谁敢在鲁班面前卖弄斧技,就是想在行家面前秀一把。这种过于谦虚的可笑行为,简称“在鲁班面前耍斧”或“在鲁班面前耍斧”。这类似于“在关公面前玩大刀”的说法。

李白是唐代世界闻名的诗人。他死后,很多文人经过他的墓前,想着停一分钟,用诗歌表达内心的感受。凡是他墓前能写的地方,都有后人写的诗。明代诗人梅芝环来到李白墓前,看到这些拙劣的诗句,嘲笑那些诗人“在鲁班面前使大斧”,不自量力。后来这句话被后人简化为“班门弄斧”。

从此“教斧教人”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了。常用来表示在专家面前炫耀自己的技术,有时也表示害怕在专家面前炫耀自己的小技巧。

道德高尚

陶渊明是中国最早的山水田园诗人。公元405年秋,为了养家糊口,他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县当县令。这年冬天,太守派游到彭泽县去监督。这个杜佑是个庸俗自大的人。他一到彭泽招待所,就派人去请县令陶渊明来见他。陶渊明平时看不上名利,不肯从命,看不上这种以上级名义发号施令的人,但他又要去看看,于是马上出发了。没想到,杜佑派来的人拦住了他:“大人,看那杜佑要穿官服,系大腰带,不然不雅。杜你就趁机大吵大闹,对大人不好!”这一次,陶渊明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叹了口气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向村里的小人弯腰!””说罢,就拿出公章,盖了章,写了辞职信,然后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知府的彭泽县。

后来人们就用“五斗米不折腰”这个成语来比喻自己清高,有骨气,不为时运所动。

被赋予伟大/非凡的才能

谢灵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他聪明好学,读过很多书,从小就深受爷爷谢玄的喜爱。

虽然是永嘉知府,谢灵运却感叹自己才华不够,经常丢下公务外出旅游。后来辞职搬到惠济,经常和朋友喝酒玩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克制自己,却被他骂了一顿。然而,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一首新诗,马上就被抄袭,迅速传播。

宋文帝赏识谢灵运的文采,特地把他召回京都,并称他的诗和书法为“二宝”。他经常被要求侍候宴会,写诗和作文。一向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在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吹嘘:“自魏晋以来,天下有文才之石,其中曹子建有八斗,我也有一斗,其余天下皆有一斗。”

“才子佳人”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的,人们经常用它来形容人们极高的文学才能。

献上一根桦树,要求鞭笞惩罚――谦卑真诚地道歉

“负荆请罪”是指拄着拐杖,说自己有罪,请求原谅,形容主动向别人认错道歉,请求严惩。

战国时期,蔺相如因外交功绩被封为上卿,官职在廉颇将军之上。廉颇很不高兴,扬言要当面侮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不愿与廉颇争利,便处处留心,避开廉颇。

有一次,蔺相如坐车出门,看见林婆的车从远处驶来,赶紧让手下把车开到巷子里,避开林婆。蔺相如的手下以为他怕了蔺婆,很生气。蔺相如对他们说:“我不怕秦。连将军有什么好怕的?今日大地秦国不敢轻易攻打我们赵国,只因赵国有我和廉将军。如果我们两个不能和睦相处,而是互相攻击,秦国就会趁机进犯赵国。我避开了廉将军,因为我把国家的舒适放在第一位,忽略了个人的怨恨。”他的话极大地感动了他的部下。从此,蔺相如的人也学着他的样子,对廉颇的人处处谦让。

这件事传到了廉颇的耳中,廉颇被蔺相如的慷慨深深感动了。于是脱下外套,背上绑了根拐杖,去蔺相如家忏悔罪过。蔺相如见他态度诚恳,亲自摘下背上的权杖,请他坐下,两人坦诚相见,誓要生死与共,成为挚友。

高山流水

俞伯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钢琴家。他聪明好学,精通音乐,但总觉得自己的钢琴技巧不够高超。博雅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带他去东海的蓬莱岛听海浪的声音。俞伯牙举目向外望去,只见海面上波涛汹涌,浪花飞溅,海鸟咆哮歌唱,宛如进入仙境。他情不自禁地弹琴,声音随意转动,将自然之美融于琴声之中,体验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天晚上,俞伯牙乘船旅行。迎着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了一遍琴,琴声悠扬,渐入佳境。突然,他听到有人在岸上拍手,于是他从船上出来,看到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于是俞伯牙邀请樵夫上船,开始愉快地玩耍。当他演奏一首赞美群山的曲子时,樵夫说:“雄伟庄严,就像泰山高耸入云!”"当他奏起汹涌的波涛时,樵夫说:"它像无边的大海一样辽阔!”“俞伯牙非常激动,他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那时起,他们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比喻知音和美妙的音乐。

嘴里含着蜂蜜

“口蜜腹剑”这个成语比喻说话好听,甜如蜜,但是肚子里有害人的阴谋。

李是唐玄宗时的宰相。他总是尽力排斥和打击那些威望和权力比他高的人。对于唐玄宗来说,他还有一个拍马的本事。他极力迁就玄宗,用各种方法讨好玄宗宠爱的妃子和信任的宦官,取得他们的好感和支持,以保住自己的地位。

李在与人交往时,外表总是表现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总会说一些漂亮的“好话”。但其实他的性格非常阴险狡诈,经常暗中害人。有一次,他假装真诚地对他的同事李说:“华山出产很多黄金。如果能开采出来,将大大增加国家的财富。可惜皇上还不知道。”李以为是真的,急忙跑去建议玄宗赶快开矿。玄宗听了非常高兴。他立即打电话给李商量这件事,李却说,“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怎么能随便利用呢?别人劝你我的,恐怕是恶意的。我几次想告诉你这件事,但我不敢开口。”玄宗被他的话感动了,认为他真是一个忠诚爱国的臣子。他对李极为满意,反而与渐渐疏远。

就这样,李凭借他的特殊“本事”当了十几年的宰相。

提供自己的服务

公元前251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去楚国,要求楚王和赵王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平原君打算挑选20个聪明勇敢的人跟他去楚国。

有一个叫毛遂的人向自荐说:“听说你要带二十个人去楚国,现在还缺一个人。请让我来凑数。”平原君不熟悉毛遂,问道:“王先生在我门下多少年了?”“已经三年了。”“有能力的人就像锥子。当你把它放进你的口袋里,你可以立即看到锥子的尖端刺穿你的口袋,然后出来。但是你在这里三年了,我从来没有听到有人夸过你,说明你一无所有。所以你不适合去,所以留下来。”“今天,我要请你把我当锥子放进你的口袋里。如果你早早把它放进口袋,那就不只是锥子尖会从口袋里钻出来了。我怕整个锥子都钻出来。”毛遂回答道。所以平原君同意和他一起去。

在路上,在与毛遂的交谈中,同行的人逐渐意识到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每个人都钦佩他。最后,他说服楚王与平原君结盟,共同对抗秦国。

“志愿”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后来被用来形容志愿做某项工作。

欺骗

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酷爱收藏名家字画。因此,他不惜使用欺骗手段来达到目的。平日里,只要听说有人有名人字画,他就想尽办法去借,说是供观赏,其实是临摹。他能临摹出和字画原作一模一样的东西,以假乱真。然后,把复印件还给别人,留下原件。有时候,他甚至会把原件和复印件同时选给原主,而原主往往会上当,错选了他的复印件。

有一次,米芾在船上遇到蔡友,蔡友拿出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请他欣赏。米菲一看就不肯放手,一定要和蔡佑交换一幅画。蔡佑不同意,苦苦哀求,纠缠不休,最后以投河自杀相威胁。蔡佑别无选择,只好同意交换。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当时的人把米菲这一招叫做“出其不意”。

后来以“出其不意”比喻用卑鄙的欺诈手段占有他人的财产或权利。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多方打听,得知诸葛亮才华出众,住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专程去隆中拜访。第一次,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到隆中卧龙岗,请诸葛亮出来帮他为国做事。这一天,诸葛亮正巧出门,刘备只好失望而归。不久,刘备、关羽、张飞冒着暴风雪第二次请诸葛亮出山。没想到,诸葛亮又出去溜达了。张飞不愿意再来了。诸葛亮不在家,就催他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示对诸葛亮的钦佩,请他帮助自己挽救国家的危局。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素三天,再次邀请诸葛亮。这时候,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打扰他。他一直站着,直到诸葛亮醒来,才坐下来互相交谈。他们讨论时局,分析形势,设计如何夺取政权,统一天下的方略。刘备大为折服,愿意收诸葛亮为师,请他出山帮忙复兴汉朝。

刘备三次亲自催促诸葛亮,被称为“三顾茅庐”。后来,这个成语用来表示真诚的邀请或许多特殊的访问。

为孩子的教育选择合适的环境

“三迁移教学”描述的是慈爱的母亲希望孩子成才,选择好的学习环境,好好教育孩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孟母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女人。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她非常重视孟子的教育。

孟家附近有个墓地,送葬的队伍经常经过他家门口。所以孟子经常模仿号兵和队伍中妇女的叫声,时不时地去墓地玩埋死人的把戏。孟母对儿子这样玩很生气,认为这样没有出息,不利于学习,就把家搬到了城里。后来,孟母让他读读《论语》,学学孔子。起初,孟子还能静下心来读书,但他的家在一个繁华的城市,打铁杀猪叫卖的声音整天不绝于耳。他听了又听,学不下去了。孟母觉得住在这个地方很难集中精力学习,所以他又搬到了城市东部龚雪的对面。龚雪总是有很响的读书声,有一种读书的氛围。孟子真的静下心来读书了。有时,他还会到龚雪去看看,看看学生们是如何读书和跟随老师练习礼仪的。他回家后,竞争对手也模仿它。不久,孟母派他到龚雪,系统地学习《诗经》和《尚书》,进步很快。后来,孟子终于成为继孔子之后的著名儒家。

四面受敌

“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陷于孤立无援的绝境。

公元前206年,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之间开始了为期五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弹药耗尽,被汉军包围。这个时候项羽的部队已经差不多全军覆没了,粮食也吃完了。而刘邦的军队在马庄实力强大,粮草充足,数次包围楚军,项羽很难突破重围。

为了彻底瓦解楚军的斗志,刘邦让汉军唱楚歌,让楚军以为汉军占领了楚国。一天晚上,项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楚国的歌声,不禁心想:“汉军已经完全占领楚国了吗?”为什么刘邦的军队里有那么多楚人?“他深感大势已去,命人在营中摆酒,痛饮解忧。当夜,项羽率领800余骑兵,不顾一切地突破重围,南逃。最后身边只有28个骑兵,后面还有几千汉军追赶。绝望的项羽拔剑自尽于乌江。

就像鱼儿游向姜太公无钩无饵的钓线——睁大眼睛走进陷阱;做一个心甘情愿的受害者;心甘情愿落入圈套

【随侍钓鱼,甘愿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落入圈套。

姓姜的乡绅是帮助和毁掉生意的英雄。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他隐居在陕西渭水附近的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文王统治的地区,姜太公希望引起文王的注意并建立他的功绩。

太公经常在溪边钓鱼。大部分人都是用鱼钩钓鱼,鱼钩上挂着香饵,然后把它沉在水里,引诱鱼上钩。但太公的钩是直的,上面没有饵,也不沉入水中,而且离水三尺。他一边把鱼竿举得高高的,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如果你愿意,就自己上钩吧!”“有一天,一个柴夫来到溪边,看见太公在水面上用直钩钓鱼,没有饵。他对他说:“老头,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太公举起鱼竿说:“实话告诉你吧!我不想抓鱼,但我想抓国王和侯爵!"

太公独特的捕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周文王。周文王发现后,派了一名士兵去叫他。但乡绅不理兵士,只顾自己钓鱼,自言自语道:“钓鱼,钓鱼,鱼不上钩,虾来捣乱!”听了士兵的报告后,周文王指派一名官员去邀请乡绅。但是,太公还是没有回答。他一边钓鱼一边说:“钓鱼,钓鱼,大鱼不咬,小鱼不惹事!" "周文王意识到这个渔夫一定是个人才,应该亲自邀请他。于是他吃素三天,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太公。

后来,姜太公辅佐文王,富国建国,还帮助了文王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