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常规要求是什么?
一、备课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一个学期的教案和一节课的教案。一个学期计划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ⅱ》及其释义,通读各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理解教材之间的关系。根据学校、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要求个人先拟定计划,经备课组(教研组)集体协商通过,开学后两周内上交。学期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对所教课程的分析。包括学校概况和学习情况分析,如:学校教学环境、班级规模、学生学习纪律、道德行为、预期知识、兴趣爱好等;后进生和优秀生的情况以及如何采取措施因材施教。2.目标要求。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综合探索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理解本课程总体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学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3.教学进度。包括学期、单元、周课时的教学安排,应当反映日期、题目、课时、教学内容(包括综合探究、社会实践活动、复习和测试)等项目,应当以表格形式呈现。两节课计划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进行的教学方案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课备课的基本要求是: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教材和阅读相关参考书①明确单元和课时的教学目的,掌握教材的内容和结构。②找准重难点,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③阅读参考书,更好地掌握教材,丰富教学内容。2.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实际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教学设计既要符合教学班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要兼顾优秀学生和后进生的发展。3.有效组织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是年级备课组)要组织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确定教学目的,研究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分析确定教材的重难点,交流教学方法。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但教师不能照搬集体备课的教案。4.提前写好教案,按照课时认真备课。你必须提前一天写好教案。准备详细案例还是简单案例,要根据老师的个人经验和学校要求来决定,但是教龄三年以下的老师一定要写详细案例。其他学科也教历史和社会学科的老师也要写教案,但可以是简单的案例。详细教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详细地写出来;简单案例是指只写主要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要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5.设计良好的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选题、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时间的分配、板书的设计和作业的布置。具体要注意教案的设计:(1)教学目标的设定①分析《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资源的现状;(2)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地位和内容,明确教学主题;(3)充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态度,包括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已有经验等。(4)教学目标的呈现要采用行为陈述,要防止教学目标的超越或降格。(2)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意分析,认真学习。教学重点是指反映教学目的和要求的最本质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体现教材中心的部分。难点是大多数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3)教学资源的处理教材、绘本、视频资料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如果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应以教材为主,否则应辅以其他教学资源。在补充教学资源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当地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教学。(4)教学方法的选择:①必须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对于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选择教学信息传递量大的教学方法,如系统教学法;对于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选择探究法等教学方法。②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③要考虑教学条件。教学条件不仅包括学校的教学资源,还包括教师自身条件和学生条件。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扬长避短,恰到好处,不求形式,但求实效。④要努力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设计问题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5)教学媒体的选择①要考虑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要充分利用“小黑板”、“教学挂图”、“教具模型”、“投影图片”等教学媒体;②提倡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如cai课件的应用。(6)板书和作业的设计板书设计要科学、整体、有条理,作业设计要少而精,要围绕教学目标,要有一定比例的实践作业,要有利于巩固和反馈。(7)写好教学反思,要及时总结每节课的经验教训,设计重教,提倡记录课堂上产生的问题。第二,听课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案,明确教学思路,准备好教材和教具。备课铃响后,教师必须到达教室等候上课,并督促、检查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上课要仪表大方,态度和蔼,语言规范,清晰准确,坚持正面教育。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根据教学进度有计划、有规律地开展教学。满足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它的基本要求是:1。教学目标:①按照标准进行教学,科学、具体、合理地实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②遵循学生的发展水平,既要把握全体学生的认知情况,又要兼顾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2.教学内容:①注重历史、地理与各种人文知识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开放性。(2)坚持直观教学,有机运用各种教学媒体,使教学内容直观呈现。(3)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兴趣,注意联系实际,防止学生死记硬背。④挖掘乡土课程资源,关注学生身边的生活,有机渗透乡土教学。3.教学过程:①要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注重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做到概念准确、思路清晰、科学直观、易于理解。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对话,切忌“照本宣科”“唱独角戏”。引导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充分地参与课堂教学。②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将教学活动与解决某一问题的具体情境相结合,在情境中提问和解决问题,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探究活动。精心设计问题,打开学生思维。问题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和开放性。③合理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鼓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角度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掌握学习和认识社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如从图表、文本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论从历史出发:多维度、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教学结构安排合理完整,时间分配科学合理,各环节自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⑤教学媒体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方法多样有效;板书结构清晰,条理分明,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⑥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训练,每节课都有适当的训练,注重科学性和针对性,及时反馈和评价。4.教学效果: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大多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②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③作业效果好,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作业。三、作业布置及批改1。作业布置科学的作业布置是学生取得良好作业成绩的基础。应该是:①明确目标,作业布置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精心筛选,有的放矢。(2)权重适中,题目要典型有效,做到质量重于数量,提倡课内作业为主,布置少量课外作业。活动作业可以结合综合探究活动,建议每个单元做一次。(3)难度适中。要面向多数,兼顾两端,着眼于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加强基础知识,考虑优秀学生,适当照顾后进生,争取不同层次学生的和谐发展。2.作业批改①批改形式灵活多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面批与课后批改相结合,批批与抽查批改相结合。(2)课内作业每周批改一次,要认真及时,做到发必收,收必改;其余作业可以检查批改,但每次检查人数不得少于总人数的三分之一。(3)批改作业要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作业评价的结果既包括批改的日期和等级,也包括一定的评语。尽量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来表达评语,既指出了不足,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继续深造的积极性。3.作业评价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同性问题,要及时点评,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纠错。对于个别学生的特殊错误,要给予针对性的辅导。4.建立作业批改档案,把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之一,对作业优秀、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素质评价历史与社会课程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从整体上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和个性发展,特别要关注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变化以及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1.学习过程的检查。要建立和实施简易的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在较长时期内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变化,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轨迹,并在最终的学习报告中体现出来。评价记录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项目评估,学生分组合作研究,老师评判完成情况;教师观察教师要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微观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自我评价,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检查作业,反思成绩和进步。2.纸笔测试内容。考试内容要根据历史和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使用的教材和学习实际,适当使用乡土材料和热点材料。全卷以主观题为主,难度不低于0.75。测试方法可以是开卷或闭卷。3.命题体现了学科的特点。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历史社会科学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根据“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考试命题既要考察学生的知识再现或记忆,也要考察学生对历史和社会知识的整合水平。既要考察学生对学科基本功的掌握,又要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情境命题,考察学生理解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要适当审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变化。4.质量测试目的。必须坚持发展性评价,诊断是为了改进。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试卷,对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及时进行点评。提倡老师当面批评,个别指导,学生成绩不能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