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起源

杭州的由来:

杭州五桂洞遗址发现古人类化石,证实古人类5万年前就在杭州生活,萧山湖桥遗址的发掘,证实现代人类早在8000年前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五千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的曙光”。杭州夏商周属于“扬州之域”。

传说在于霞抗洪期间,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统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于霞南巡,会稽(今绍兴)总督。他乘船航行经过这里,把他的船留在这里(“杭州”是方舟),故名“余杭”。星期一,于造了一条船要过去,越南人把这个地方叫做“余杭”。

后来根据口头传说,“于”被误称为“于”,取名为“余杭”。春秋时期,吴坤和岳琨争夺霸权。杭州最早属于越国,后来属于,在吴国灭亡后,杭州又回到越国。战国时,越国被楚灭,杭州归楚。

扩展数据: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下设郡,名为钱塘,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出巡...渡过丹阳,直抵钱塘,面向浙江,水波万恶……”这是史书记载的最早的“钱塘”名称。那时候还是河潮出没的海滩,西湖还没有形成。

西汉承袭秦制,杭州仍称钱塘。当辛莽改钱塘为泉亭县;东汉时,钱塘郡恢复为吴郡。此时杭州农田水利建设初具规模,从宝石山到万松岭修起了第一条海堤。西湖开始脱离大海,成为内湖。汉代地理志:西督钱塘。

三国、晋朝、杭州都属于吴郡,属于古扬州。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会理在飞来峰下修建灵隐寺,是西湖最古老的丛林建筑。梁太清三年(549),侯景将钱塘郡升为临江郡。陈振明元年(587),又设钱塘郡,辖钱塘、于谦、富阳、新城、桐庐,属吴州。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杭州(浙江省省会和副省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