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的历史发展
纵观迫击炮的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342年。当时,西班牙军队围困了被阿拉伯人占领的Arih Kiiras城。阿拉伯人在城垛上架起一根短角管,管口高高地向城外倾斜。从桶口放一包黑火药,再放一个铁球,将火药点燃后扭转,射向城外的西班牙士兵。这种被称为“摩德法”的原始火炮,可以说是现代迫击炮的雏形。世界上第一门真正的迫击炮诞生于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发明者是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托,俄国炮兵上尉。当时,沙俄和日本为争夺中国的旅顺口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俄军占领旅顺口要塞,日本挖战壕逼近,距离俄军阵地只有几十米。俄军用普通火炮和机枪很难打死日军。于是尼古拉耶维奇试图在带轮子的炮架上改装一门老式47毫米舰炮,大仰角发射长尾弹。结果有效地把日军打死在战壕里,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该炮采用超长超口径迫击炮弹,总质量11.5kg,射程50 ~ 400 m,射击角度45° ~ 65°。这种在战场上紧急情况下诞生的火炮,当时被称为“闪电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迫击炮。不过戈比亚托发明的迫击炮是由海军迫击炮炮改装而成的。虽然射程短,但不能拆卸成便携部件,小步兵部队在作战中使用仍不方便,所以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堑壕战的发展,各国开始重视迫击炮的作用,在“闪电炮”的基础上发展了多种特种迫击炮。在此期间,英国发明家威尔弗雷德·斯托克斯爵士(Sir Wilfred Stokes)于1915年发明了斯托克斯战壕迫击炮,现代的可拆卸便携式迫击炮问世。1927年法国研制的斯托克斯-勃朗特81mm迫击炮采用了缓冲器,克服了炮身与炮架刚性连接的缺点,结构更加完善,基本具备了现代迫击炮的特点。
到二战时,迫击炮已经成为步兵的基本装备。比如美国空降师101的506团E连,一共140人,分三个排,1连本部。每个排有三个步兵班,12人,1迫击炮班,6人,每个步兵班配备1机枪,每个迫击炮班配备1 60毫米迫击炮。此时的迫击炮结构已经相当成熟,具备了现代迫击炮的所有优点,如射速高、威力大、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等。,尤其是无需准备即可投入战斗的特性,让它在二战中大放异彩。据统计,二战期间地面部队50%以上的伤亡是由火炮造成的。
二战期间,前苏联是世界上拥有迫击炮数量最多的国家,共有34.8万门迫击炮。
世界上最大的迫击炮是大卫二世,美国在二战末期制造的。其枪管重65304公斤,口径为91.4厘米。它发射的弹头重约1700 kg。
现代迫击炮主要以后装线膛方式、弯平击发两用方式和自动连续击发方式发展;大口径型也趋向于自行火炮。迫击炮使用简单,除了一般的军队,甚至一些游击队也会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