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第一个发现草药的人?
神农
简介
神农是农业和医药的传奇发明家。古代人过着采集、捕鱼和狩猎的生活。他发明并制作了木垒和木棺来教导人们农业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生产的进步。也有人说他尝了上百种草药,找到了药材,教人治病。
神农是继伏羲之后,又一位为中华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传奇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开创了连接九口井的灌溉技术。因为发明了农耕技术,被封为神农,又因为用火为王,被称为、、烈(李)山,成为与黄帝抗衡天下的领袖。长期以来,神农是否炎帝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传说神农出生时是“水晶肚”,几乎全透明,内脏都能看见,吃的东西也一样。那时候经常有人因为乱吃而生病甚至死亡。神农决定把所有的草药都尝一遍,装在身体左侧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不好吃的放在身体右侧的袋子里药用。提醒大家注意不能吃的东西。
历史记录
“白虎童依诺。”说神农能够根据天时地利人和,分田分利,创造出赖昭等农具,教百姓耕种,使百姓得到极大的利益,所以取名神农。《世本西地篇》第一次把颜地和神农合称为“颜地神农”,意思是颜地是神农,颜地的体号,神农的代号。汉高诱《淮南子·世泽训》一书,提到赤帝,就把赤帝和神农合在一起,说赤帝是少典之子颜地,封为神农,南火德帝。《左传》、《国语》和《礼记》都提到烈山氏可以种植数百种农作物和蔬菜。东汉郑玄注《礼记》,三国赵薇注《国语》,都说烈山氏是炎帝。《水镜注》卷三十二将烈山氏与神农合并,说汨水西南经李湘南,南有重山,为凶山。山下有一个山洞,据说是神农的诞生地,所以《礼记》称之为神农烈山氏。关于“列(里,列)山”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道史》认为,原字烈山,视为烈山或骊山,因神农“迹”在烈山,故名烈山、骊山。刘承怀的《中国古代神话》认为炎帝是神,用暴力释放了火烧山,所以取名烈山氏。
《史记·五帝本纪》暗示炎帝和神农不是同一个人。说到黄帝,神农时代已经衰落,诸侯互相侵略,欺压百姓。神农无法征服,于是黄帝“修德调兵”讨伐危害最大的炎帝和蚩尤,把他们斩尽杀绝后获得了巨大的威望,于是神农成了天下。神农不做征伐,这与庄羽盗足说神农“无意相害”和尚军舒华策说神农“治而无刑政,一兵不起王”是一致的。他怎么会成为像颜地那样“侵君霸民”的人呢?骁勇善战的黄帝,其实是想“与他打三战,再胜其志。”此外,《史记》和《关禅》都是分二人的,徐的《中国古代史传奇》也主张和神农是二人。
神农为什么要种粮?《白虎依桐》记载:“古时候的人都吃动物和禽肉。至于神农,人多,畜不够,所以神农之所以叫神农,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教人做工,使人易变。”这说明神农时代是中国从原始畜牧业发展到原始农业的转折点。那时候种群已经大量生育,生计就是对猎物和植物的验证。但是天上的鸟越来越少,地上的动物越来越瘦,很难包裹食物。怎样才能解决人的吃饭问题?神农的苦思可谓绞尽脑汁。
据《拾遗记》记载,有一天,一只红色身体的鸟在天空中飞翔,嘴里衔着五颜六色的九穗谷。当它经过神农的头顶时,九穗谷落到了地上。神农看见了,捡起来埋在土里,后来长成了一片。他用手搓了搓麦穗,放进嘴里,感觉很好吃。所以他教人们砍树,割草,使用斧子,锄头,犁和其他生产工具,开垦土地和种植谷子。
神农由此得到启发:小米年年可以种,源源不断。如果能多选择一些植物供人类使用,多种植一些,大家吃饭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那时候谷物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鲜花一起绽放,谁也说不清哪些是可以吃的,哪些是不可以吃的。神农尝之如一,尝之如一,最后筛选出糯米、小麦、小米、大米等五谷,所以后人尊称他为“五谷之主”、“农之主”。
神农教民种下五谷后,不仅靠天收割,还教他们挖井抽水灌溉庄稼。这个平台的每个角落都有一口井,台中中心的一口井会有波动。因为这个地区历史上曾多次受到黄河水的袭击,黄河退去,沉积了大量泥沙。这些井大部分被埋在地下,现在只发现一眼,就在分布权往南200步的地方。这款Seisensui清澈甜美。方圆每天都有近百里的人来这里取水,称之为神水,据说可以直接治病。
后人在这个高台上建了一座庙,纪念神农尝百草种粮的丰功伟绩。传说神农生于农历正月初五,所以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到正月二十形成祭祀,祈求丰收。历代名人、文人墨客都来这里到处朝拜。据县志记载,三国时曹植来此拜谒后,写下了著名的《神农赞》,“若无几经,火作一木。使之为雷,依民播谷。是雅琴,这样才能通关。”
五谷台的神农像,肩上扛着树叶,头上长着角,手里拿着粮食。墙上的壁画记录了他一生的主要成就,除了开垦荒地,品尝草药,播种谷物和抽水灌溉,以及制作陶器和品尝药物治疗疾病。
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的劳动成果已经所剩无几。这个时候神农就设立了集市,让大家每天中午都可以把取之不尽的食物和东西拿到集市上去交换,于是就有了中国最初的商品交易。
同时,他还发明了陶器,解决了人类的日常生活用品——器皿、陶罐、锅。
神农的另一个伟大成就是创立了中国医学和医术。
《鲁提纲》记载:“民有疾病,药石不明。炎帝开始滋养植物,考察其寒性、温性、平性、热性,区分其君臣、辅佐、使臣之义。尝了七十毒之后,上帝把它变成了现实,于是他在作文本上开始治疗人民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