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早期也叫“为什么时代”?

东周前期,又称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学界一般将“三家分晋”视为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公元前770年,平东东迁,建立东周。但此时的周已经衰弱到了极点,的统治面积不足六百里。诸侯国纷纷成为领主,不再出现在周王面前,对诸侯国的指挥权也名存实亡。这一时期全国分为140多个诸侯国,其中以楚、齐、晋、吴、越、秦为最大。

楚:

楚国是长江中下游三苗人建立的国家。周初曾参加攻周之战,后获周国号,居楚丹阳(今湖北隰县)。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大。前704年,楚王熊通自称武王,国土数千里。因为地处中国的南方,楚国和中原的中国诸侯之间经常发生一些战争。通过战争,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的诸侯国,逐渐成为春秋初期中国南方的主要强国之一。

齐:

齐的祖先是谋士的家族。因帮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齐王。同时,周统治者给了齐国一个特权——他可以惩罚有罪的诸侯。有了这个特权,齐在西周时期已经发展成为东方的一个大国。春秋时期,齐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他依靠谋士管仲整顿国家事务,设置各种官员各司其职,将全国分为二十一个乡,其中工商业六个乡,学者十五个乡。这十五个乡都是农业乡,乡里面的人平时集中种田,战时当兵。在这些年里,齐国变得富强起来,到公元前679年,它已经统治了北方。后来在567年,齐国消灭了东夷大国赖,国土扩大了一倍多,成为名副其实的数一数二的国家。

晋国:

晋国原属戎狄游牧区,东周初期(公元前676-公元前651)建都姜(山西翼城县),从此开始了晋国的争霸。晋国先后消灭了霍、耿、魏、虞、郭等一些北方小诸侯国,统一了汾河流域。636年,龚贤的儿子重耳登上王位。他被龚贤流放了19年。在这19年间,重耳周游世界,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回国后立即着手整顿政事。他和大臣们同心协力,两次率领金、秦、宋、齐联军南下攻打楚国,在南方占据了大片地盘。金军南征,促进了中华文明向江南的进一步传播,加快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步伐。春秋后期,晋国统治出现危机,最终分裂为朝鲜、赵、魏等几个独立的诸侯国,史称“三族分晋”。

吴:

吴是春秋中前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诸侯国。本来是楚国的诸侯国,后来随着后来的强大逐渐脱离了楚国的统治。506年前,吴国大举进攻楚国。战争中,吴国征服了楚国200年的都城程英(今湖北江陵),掠夺了大量物资。吴楚战争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场主要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楚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创伤,而吴国逐渐取代楚国成为南方强国。

越国:

越国和吴国一样,都是楚国的附庸国,但越国的崛起要晚于吴国,直到云昌年间,越王才称王。后来,在楚国旧臣文子和范蠡的帮助下,越王击退了吴国的入侵。后来吴王夫差起用伍子胥为将军,拿下越国,使其投降。然而越王勾践并不甘心失败。他住在柴火里,每天尝一次苦,以示不忘民族大敌。越王勾践经过几年的准备,于公元前473年灭吴,成为继吴之后的又一个南方强国。

秦:

在几个大国中,秦国并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秦国成为春秋时期发展最快的国家。在秦穆公统治期间,他曾经是一个顾问,百里茜,使秦国强大了一段时间。但秦地处中原北部,与戎狄、羌等北方民族杂居。因此,中国诸侯一直用秦魏来容帝,禁止其加入中原,这给了阿沁很好的发展机会。后来战国时期,秦国以强大的实力消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吞并其他小国,尤其是楚、齐等大国。到了春秋末期,大多数中小国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齐、楚、燕、汉、赵、魏、秦的时代。至此,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割据时代——战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