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铁山起义的历史意义
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演的一部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剧,是抗日战争史上三大武装起义之一。驱逐日本侵略者后,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部队又投入了人民解放战争。几经南北战役,建国前夕,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第40军、第33军、第28军、第26军、第22军。
1937 65438+2月24日,日军渡过黄河向南推进,派飞机轰炸常山县城。当时各界情绪激动,形势的发展为起义创造了条件。鉴于时机成熟,姚和廖荣标召开了党小组会议,决定关闭学校,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在选择起义地点时,他们选择了离常山县城30公里的黑铁山。65438年2月26日晚,姚、廖荣标带领长山中学60多名师生徒步30公里到黑铁山脚下,与先期到达的赵明新等人会合。
后来,地方武装常山保安长张殿臣率200余人来到黑铁山,起义队伍由原来的“常山县抗日游击大队”改名为“山东人民抗日救世军独立团”。
但是,马耀南很清楚,人民节俭拥军,是为了让他们消灭敌人。如果团队只吃不打,很快就会失去民众的支持。于是,这支“大衣队”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发起了“夜袭常山城维护会”、“小清河伏击”、“三官庙战役”等战役,取得了鼓舞人心的胜利。
在小清河伏击中,他们歼灭日军12人,其中旅长1人,联合军长1人,高级参谋1人,击沉日军摩托艇1艘。从此,黑铁山上的起义队伍越来越壮大,鲁中掀起了抗日的燎原之势。
如今在太平村,很多老人还记得村里小学起义的场景。王志千说,当时100多人手持三支步枪、八把军刀,宣誓成为“山东人民抗日救世军第五军”廖荣标为司令员,姚为政治委员,赵明为新任政治部主任。
如今,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里还有一把使用过的马刀。记者在纪念馆的起义名单上看到,参加起义的有三名女学生,正是她们缝制了“五军”的军旗。随后几天,马耀南带着准备好的粮食、枪支弹药到达了黑铁山。起义指挥部决定成立五军临时行动委员会,由马耀南任主任,姚任副主任,廖荣标、赵明信为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