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题目:历史作业1作业内容:结合案例分析,如何通过作业设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作业是教学效果落实的重要环节,费时费力。如果只是低头忙碌而忽略了实效,可能既累又没效果,太不公平了。尤其是初中历史课的作业,有的同学不够重视,老师最后落实,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如果作业设计科学有效,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的设置要有梯度,由表及里,由易到难。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基础知识的实施训练,课上讲,该少讲就少讲,不该讲就不要讲,课堂上留出训练和反馈的时间。课后选作业的材料没有坏处。原则是:一要少,二要符合学生基础,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第三,要突出课本要求的关键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再加上对学生的积极鼓励,学生会在学习中感到轻松,从学习中有所收获,对学习更感兴趣,越来越喜欢老师。在“工业革命”课上,我设计了以下课堂作业: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学生们一时答不上来。第二,英国当时是什么体制,为什么?同学们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是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国家,因为英国最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3.作为英国资产阶级,他们在取得革命胜利,取得政权后,最想做什么?答:发展资本主义。通过三个问题,学生理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英国建立。虽然课本上没有提到工业革命的背景,但是通过几个问题的设置,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原因后,我通过作业的设置,解决了工业革命的过程。在讲过程之前,我设计了三个话题:第一,为什么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机械的创新开始的,而不是毛纺织机械?同学们又无语了。2.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经济领域有一场重要的运动。那是什么?这一次,同学们可以马上回答:“圈地运动。”第三,圈地运动的结果是什么?学生甲:“新贵族诞生了。”大量失地农民进城打工,促进了毛纺织(手工业作坊)的发展。三个问题问完,教室里一片会心的笑声。因为同学们已经明白了一个基本的原因,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机械的创新开始的。后来我又加上了当时的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拓展,让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这节课结束时,又设计了两个课堂作业:第一,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整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他们中有一部分是知识分子(大学毕业生),比如斯蒂芬森、凯,但也有很多是工人,比如哈格里夫斯、克朗普、瓦特等。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有同学说:这说明成才有很多途径。上大学可以成才,不上大学也可以成才。第二,但不是每个上大学的人都能成为人才,也不是大部分劳动者都能成为人才。可见,无论他们上不上大学,要成为一个人才,必然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这是什么?经过一番讨论,有同学表示:要有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理想信念。也有同学说:要有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好好奋斗的精神。此时,通过以上问题,很自然地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精心设计的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使作业通俗易懂,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同时具有跨学科知识的传递和拓展,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