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历史文化底蕴意味着什么?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大批影响中国文化潮流的名人相继移居青岛,胡适、蔡元培、巴金等中国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也多次到访青岛,使青岛一夜之间成为堪比北京、上海的中国文化圈核心城市,尽管青岛建市还不到四十年。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局势相对稳定,环境气候特别吸引人的青岛,成了文化巨擘们理想的避难所。至此,青岛在中国文化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写在那个时候。中国文坛无与伦比的天才老舍的《月牙儿》、《骆驼祥子》等名作都诞生在年轻的青岛,沈从文的不朽名作《边城》也孕育在青岛的红瓦绿树之中。
花虽多,却是昙花一现。青岛当时的文化繁荣,虽然不能说是假象,但毕竟没有基础,因为实在是形势所迫,这么多重量级的文化大师聚集在青岛。对他们来说,青岛并不是文化之路的终点,而只是一个停靠站,所以当这些文化大师像流星一样擦肩而过时,青岛的文化气息就会消散。但无论如何,在那个民族意识空前高涨的末代浪漫时期,青岛引领了中国文化的浪潮,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
现在的平庸:没有历史背景很难成为文化气候
历史和文化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很难说清楚,但大量事实证明,没有肥沃的历史土壤,就不能指望文化生根发芽,蓬勃发展,青岛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青岛从1898年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至今不过百余年。可以说,全国范围内青岛本土文化名人很少甚至被忽略,这与青岛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有直接关系。青岛不像北京那样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升华到极致,也不像上海那样完全依赖西式的文化框架。青岛成长在孔孟之道盛行的齐鲁大地,未能逃脱德日殖民文化的入侵,导致青岛始终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的文化根基,既不是“传统”,也不是“海派”。
“论精神,潍坊淄博济南那是重了,说了青岛人不会懂。我觉得离孔孟太远了,没有这种文化。”网友“活着有感觉”显然认为青岛的传统文化存在着巨大的不足,但网友“快乐无边”马上反驳道:“孔孟精神虽然博大精深,但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很多东西无法融入我们的时代,所以我们不介意远离孔孟。从某种意义上说,人还是‘无知’的好。”不管网友的意见如何针锋相对,青岛没有文化底蕴是不争的事实。
具体现状:青岛文化氛围更接近市场文化。
“这不是贬低青岛,但说青岛是文化沙漠真的很准确,”大学生孙潇说,他一有空就去书店和图书馆。“有很多书在青岛根本买不到也借不到。很多时候都要在网上买或者委托别人从外地买。青岛人看电子书吗?我不这么认为。关键是人们没有这样的文化需求。”
“其实青岛人也喜欢看书。如果去书城这种地方,周末一般都是爆满的。问题是人的阅读面太窄;还有,青岛人似乎对与文化息息相关的艺术展、戏剧、讲座之类的东西毫无兴趣。”在青岛生活了一辈子的58中学退休教师刘老师说。
就记者的调查来看,青岛的文化更注重贴近生活的街头文化,确实不如雅堂高雅,但却能真实生动地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形象。虽然“啤酒文化”、“街头文化”等具有青岛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鱼龙混杂,但忽略这些隐藏在市民身边的生活细节,一味地说青岛没有文化基础,显然有失偏颇,但这些毕竟只是主流文化的分支,要培育和营造一种能被广泛认同的文化氛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