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中国文学历史悠久。《楚辞三百首》之后,纯文学作品在汉代逐渐兴盛。此后百家争鸣,不时有佳作问世。如果把中国文学史比作一座宏大的花园,那么诞生于18世纪中叶的小说《红楼梦》就是这座花园里最灿烂的花朵。

《红楼梦》自诞生以来就征服了千千数百万读者的心。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种说法,不谈论《红楼梦》,读遍所有的诗词书籍都是无用的,以示其繁华。然后红楼梦研究者形成了自己的学派,也就是到现在为止,《红楼梦》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历时200多年,足以让人扼腕叹息。《红楼梦》被誉为“从古至今的第一部好小说”,达到了中国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红楼梦》不仅是对它之前的大多数文学作品的全面总结、继承和发展,也是它之后的文学作品的优秀范例。鲁迅先生也说过:“自从《红楼梦》问世以来,传统的思维和写作方法就被打破了。——其文章的韵味和缠绵,还是其次。”那么,从艺术创造和思想深度两个方面来探讨《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红楼梦》是一部精彩的小说。作者曹雪芹用他的暮年写出了青春的景象,这是最奇妙的。而且老少皆宜,是最难得的。应该说,各种文章在中国园林都有各种受众,《红楼梦》是最受推崇的,因为它满足了不同读者各方面的需求!在语言的运用上,它是如此的诗意、优美和独特;就布局而言,是一座奇峰,有一个独特的天穴。既讲了宝黛的爱情,又讲了贾家的衰亡。它总是引人入胜却又耐人寻味。

比如《红楼梦》的主要内容,至今仍有争论。它讲的是才子佳人,同样感人,但它突破了传统文学狭隘的爱情主题,把男女之间的友谊从单一的爱情扩展到兼爱,即一种无私、纯洁、真挚的友谊。同时也谈到了封建家庭的没落和内部各种“自相残杀,死磕”的世界。这两条主线忽明忽暗,却交叉成音,相互辉映。作者的这两本书的主题很容易使我们想起中国的其他几部古典小说,如《牡丹亭》和《西厢记》,以及《水浒传》和《金瓶梅》。前两者是诗性结构,其意境和神韵建立在诗画“美”的基础上,堪称高雅文学的典范;后两部以“人情世态”取胜,在场景的安排、人物的刻画、细节的描写、语言的创造和运用等方面独具特色,是通俗文学的典范。而《红楼梦》却是第一次吸收了他们的长处,成为他们的最佳组合。这样就打破了中国文学史上雅俗文学“各行其是”的局面,使两者相遇交融,奔流出一条新的波澜壮阔的河流。从此,中国的文学作品不再只讲有才能的人遭难,美女倒霉,或者只讲亡命之徒,叛逆英雄;各种兼具两者的作品不断涌现,呈现出机会充裕的局面。文学作品的形式一旦发生了变化,其内容和表达就会变得丰富而饱满。这样,无论从文学创作的范围,还是从读者欣赏的角度,都有了更多自由的方法和更广阔的空间。这是《红楼梦》的开创性贡献。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红楼梦》不仅是“写给很多人看”,而且还沉浸在风景中,这在文学史上是闻所未闻的先例,因为作者既能写诗,又善画,知识渊博。“除了小说本身的正文以外,还有各种诗、词、歌、曲、谣、谚、颂、诗、辞赋、对联、书、谜语、酒令、骈文、准古文等等。就诗歌而言,有五节、七节、五律、七律、百律、行歌、骚体。有怀古诗、事诗、景诗、谜语、打油诗、限定题诗、韵文、同题诗、异题诗、限定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