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木牛马真的存在吗?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会自己走?
二、原理是利用重心的摆动来实现汽车的前进。详细解释如下:
一根离地三尺,长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条,木条左端剪成车把形状,右端有三个大头针形状的孔。想象这两块木头排列成人力车的左右轴。设想在两个销形的顶孔之间插一根三尺长的轴,在销形下方的两个孔中铰接一根可沿小轴摆动,另一端支在地上的木柱。这辆四条腿的人力车是一只木牛。
木牛头:四轮车的车厢装有牛头,双轴装在前、后支柱轴上。长短支柱铰接在支柱轴上,双轴铰接在车身上,摇动双轴支撑地面使车轮转动。
溜马:双轮车的车厢装有马头,前后支柱轴上装有两轴,长短支柱铰接在支柱轴上,两轴与车身固定连接,通过摇动两轴支撑地面使车轮转动。
扩展数据:
民国时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考证。一种说法是,木牛是当时四川矿工使用的“木牛车”,而流动的马是一种被称为“快马”的窄船。
木牛流马形象之所以丑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牛或马的形状,容易藏在深山老林中,不利于被敌人发现;另一方面,牛和马在玩把戏时可以起到混淆视听的作用。
而“人不努力,牛马不吃饭”就证明了是人力控制的。诸葛亮,一个聪明的人,做了一个木制的牛和流动的马,一个车轮和腿的奇妙协调的车辆。
即人推的时候,轮子在中间移动,使得四条腿上下移动;牛马在前进的过程中,腿着地被上面的粮板压着,另外两条腿靠杠杆抬起,人则配合着把重心转移到后面抬起的腿。在实际的手腕压力下,木牛刘妈向前移动了一个轮子的直径。
这样四条腿就可以上下垂直移动,配合山路的坡度。也正因为如此,司马懿的侦察哨才让人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木牛的另一个特点是“防盗”。也就是说,在运粮的过程中,如果被敌人发现或拦截,如果无法抵抗,如果弃粮逃跑,只要发起人想让牧牛刘把事先做好的榫插在毂的隐蔽部位(可能有插榫的配套工具。
类似内六角扳手的东西),这样轮子就转不动了,敌人也扛不走了。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火烧它。
至于后来为什么没有全面普及,那是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朝廷和百姓对道路的重视,道路变得更宽更平,同时也发现圆轮子更实用更快捷。在农村广泛使用的独轮车和两轮滑板车是后来改进和创新的版本。牧牛刘妈因为极度“沉重”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牧牛刘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