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点体会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富多彩,需要我们大家努力传承。你知道怎么写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吗?以下是我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欢迎阅读分享。我希望你会喜欢它。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1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同时,它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沉淀。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价值观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在星空中看到,有说不完的细节。她历史悠久,就是从中国有人类开始,她就有中国的历史,有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稳定、最灿烂、最丰富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记载的历史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确立期、繁荣期、总结过渡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时期,春秋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浪潮。按汉代司马谈、刘欣的划分,诸子主要是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基石,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文化的发展。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陶冶文化气质,开拓我们的人生境界,启迪人生智慧,发挥理性功能。我们学习唐诗宋词,我们阅读名著,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民族精神。我最喜欢的是《周易》中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球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一个绅士必须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美德来承担这个世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征由此可见一斑。大意是,天体反映浑厚的精神,人效法天地,自强不息;君子胸怀如地之广,德行如地之深,所以能生长,能承受,能包容万物。

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还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和功利化的问题。作为社会精神支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但是,人作为人的存在,也应该是一种智慧、德性、审美趣味形式的文化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以重心性、善伦理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现代人的迷失提供许多理性启示。

在对待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千方百计限制思想自由,以此来统一说法。要求民众的思维与官方的思维保持高度一致。否则被视为离经叛道。这就很难开发出各种新的想法和创意。在处理社会矛盾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人治。用权力代替法律。司法不公的现象非常普遍。

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忠孝这两个字的重要性。最近,北京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叫幸福秀。昨天播出的家庭故事叫《家里四只鸡》。几个孩子为了争夺老人的财产来到这个项目,老人已经患有中度和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目光呆滞的老人看着台上的几个孩子,他对此一无所知。对陌生人来说,老人特别可怜,但是儿女们脸上冷漠的表情,真的让人感到心寒。现实社会真的有利可图吗?你有没有想过,你在跟谁谈利益,你最亲的人,你最敬爱的母亲?你有没有想过你妈妈是怎么把你们四个养大的?孝顺,在孝顺之前,是不是应该先顺顺?

我听过一句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忠诚就是抛弃那种关心每一个人的大无畏精神。这当然重要,但世界一直像现在这样和平。我们不必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应该多关心我们所爱的人。

众所周知,老人老了就没什么用了。但我们不能把他们当成负担。他们是我们的财富。最珍贵的宝藏。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华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技术等诸多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进而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立场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国传统文化,我有很深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是认识上的变化。在之前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的学问和一些封建思想,觉得学这些用处不大。但通过这一时期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发生了变化。在我看来,国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它是中国人民安居乐业的文化基础,也是中国文化的精神支柱。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续五千年从未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作为支柱,一直贯穿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学国学是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宽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它把先人的经历、经验、方法、感受融入到这些文字中,让我们的后人去阅读,去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能够代代相传,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二是学习的重要性。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是吗?一开始就提出学习是一种乐趣,体现了孔子“学而不厌,教而不厌,注重修养,严于律己”的思想。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知识可以增长才干,改变命运。所以我觉得爱学习是一种幸福,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欲是一种快乐。学习新知识和复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事情。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素质,增长我们的才干。所以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三是苦练。?弟子管教,圣人培养,第一孝,第二诚信,兼爱,和慈,余力,然后学文学?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认真思考,认真感受,就会明白其中的很多道理。当你知道了生活中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你就有了行为准则,在生活和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言行。无论你说什么,先相信;骗和假,能可笑吗?少说话总比多说话好,但最好不要耍小聪明。意思是说,说什么都要先说到做到,不能欺骗别人,不能信口开河。话多不如话少,只要说话得体,中肯,不花言巧语。尤其是面对学生的时候,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事实就是如此。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果说了,就像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也无法逆转。要认真研究解决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敢于承担责任。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历3我与佛教的正式接触是从听陈大惠老师的中国传统文化论坛开始的。陈老师第一讲是趋吉避凶,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他让我重新认识了道德和生活的规律。陈老师讲了什么?其实很简单。道是自然界万物运行的规律,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这叫道。比如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晚上必须落下;苹果必须在秋天结果。这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这叫道。什么是美德?按照自然的规律,按照自然的秩序,去生活,去工作,去待人接物,这就叫德。现在有人说传统文化是糟粕,推翻它是一种误解。别人说这太深奥了,我告诉你,一点都不深奥。秋天结苹果。你觉得这个苹果有深意吗?一点也不。苹果树结果子,老母鸡下蛋,没什么深刻的。自然大道,这条路,最朴素,最救命。你接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都是道,都是传统文化。一点都不神奇,一点都不神秘,而且很通俗易懂。问题是现在没人讲了。农民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他们所做的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他被称为贤惠。这种美德最重要的一点是按照自然规律生活,而不是破坏自然规律。

今天,我们的人民变得浮躁和功利,我们失去了人性的简单。这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这是一个强者的社会,因为一切都需要竞争,社会需要强者。然而,很多人并不快乐,无论是富人、穷人、名人还是无名之辈,他们都活在痛苦中。

后来第一次读范思训,看到了范先生人生转变的过程。我了解到范在遇到杰克逊·云谷之前,只是被动地接受了知命而听天由命。后来云谷禅师告诉范,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但在后期,范根据天命论不断改造自己的命运,是积极有益的。他教给后人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依此修行也是一种利己利他的方式。

范先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改变了命运。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抱怨为天道担忧的人对天道的不公平不满,却不知道有些事不是命中注定,有些事是命中注定。范先生通过努力获得名利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我们没有美德,我们就无法得到与之匹配的东西,因为美德是不值得的。

佛教其实是一门学问,有着广阔的领域深度,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佛教开导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让人知道富贵荣华只是转瞬即逝,幸福是暂时的,痛苦也是暂时的。我们不可能一直快乐,不可能永远悲伤痛苦,一切都会过去的。然后佛教教人改变心态,乐观向上。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都是暂时的。世事无常,我们无法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佛教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快乐而兴奋,也不要因为痛苦而悲伤,因为那是暂时的,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想到那是暂时的,有钱的时候也是暂时的。佛教引导我们时刻反省自己的错误,不要执着于一时的快乐,遇到挫折不要沮丧,要知道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一开始,一切就注定要离开我们。

我们只有愿意放下才能得到,愿意放下财富和美德才能得到智慧,愿意放下仇恨才能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