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对杭州有什么意义?
虽然这个地块还没有被列入市、省、国家乃至世界的“遗产保护名录”,但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只要保护好了,一定会成为名副其实的“遗产地”。据我所知,西溪湿地在地理“爱辉-腾冲线”的东南部有着典型的支系文化;考古学上有所谓的“太乙生水”,是湿与燥相辅相成的崇水文化;有很早的民俗渊源,属于端午节龙舟文化的独特传承;有生物学上很难找到的原生态水产文化,相当有特色;还有从古至今不断涌入的名人文化,等等。
以下是简要说明,可见其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分行文化
西溪湿地位于浙西北钱塘凹陷地质构造单元,是西湖向斜的西北翼。在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带,出现大量的山洪扇和冲积裙,并逐渐过渡到准平原水网带。西溪湿地出露的地层多为全新世地层,第四纪沉积物的岩性、岩相和古生物特征反映了其晚第四纪的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
西溪湿地属于苕溪湖沼地貌,冲向湖泊平原水网。村庄,桑园等。比原地面高出1-1.5m,地面标高2-5.5m,地面多为壤土物质,局部有泥炭分布。湿地现有水域面积约400万平方米。
这样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在杭嘉湖地区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爱辉-腾冲线”东南部,是相当罕见的、独特的、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地理学家胡焕庸1985年3月22日回答《文汇报》记者提问,从人口学角度提出“爱辉-腾冲线”新概念。他说:这条线的西北和东南,土地和人口分布明显不同,东南地少人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南部有很多宜居宜耕的浅水湿地。
西溪湿地水环境优越。这里有著名的西溪河。由西溪河、颜佳港、江村港、紫金港、顾家桥港和武昌港组成。西溪河起于武昌化龙桥,止于蒋村周家门,全长11.47 km,宽11 m,不通航。闫家港起于蒋村以南高桥,止于前进洋,全长2.2公里,宽15米,水深2米。可通行农用船只,面积3.3平方公里,蓄水量5.28万立方米。江村港起于江村何家河头,止于余杭汤河,全长3.75公里,宽20米,水深2.3米。可通行农用船只,面积7.5平方公里,库容11.29万立方米。紫金港起于西溪,止于余杭汤河,全长3.40公里,宽20米,水深2.0米,面积6.8平方公里,库容11.56万立方米。顾家桥港起于武昌白浪,止于武昌天竺桥,全长1.8km,宽15m,水深2.5m,可通行农用船只,面积2.7km2,库容5.06万立方米。武昌港起于刘流镇,止于余杭汤河,全长5.95公里,宽25米,水深2.5米。可通行农用船只,面积14.9平方公里,库容31.59万立方米。
在这样一片河道分支纵横交错坐船的特殊土地上,充满了田园山水、鱼摇桑田、竹篱农房、芦苇丛的自然风光,以及从容舒适、和谐温馨、写意陶瓷、典雅古朴的人文魅力。这种独特的、无与伦比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一旦被破坏,将永远无法恢复,损失惨重。
我叫西溪湿地,一个古老的遗迹,江南水乡的分支文化。有很多典型的事情和事件。在古代,一些诗人写了许多关于水国、水镇、水村、水巷、滨水建筑、水亭、水门、水市、桥市、鱼市等的诗。,来体现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特色,不胜枚举。江村乡村落前后原有的特多河码头,是一道独特的民俗景观。我去过江村乡很多次,知道河港也叫水墩、水桥、河桥。河桥分为“焦玲河桥”、“木鱼河桥”和“集集河桥”。最初的江村河港一般为石结构。石材有青石和金山石。从归属上,有公立、私立、半公立;从样式上看,有滴水、双溺、单溺、吊三种;从组合来看,有两种,凹的倒“八”然后凸的正“八”。最早的时候是南宋和元朝,大部分是明朝及以后。
如今河道改造,河道切割堆积,河港拆除,水质变差,河鱼难活,水草不长,令人惋惜!
第二,崇水文化
西溪湿地原属余杭县蒋村乡,离余杭区良渚文化发源地良渚镇不远,属于良渚文物。考古学家称,良渚氏族已进入远古时代,距今约5300-4300年,良渚文化“是一个闪耀的文化实体”。与之大致重合的马桥文化,是太湖流域和杭州湾流域的青铜时代文化,被认为是“前越南文化”。
根据余杭县的记载,江村乡还发现了黑陶、玉器、丝织品、竹制品等文物,主要是墓葬中的“随葬品”。从研究良渚文化地下文物和民间文物的结果分析,这一地区的氏族先民不仅知表、虚实、寒热,还知燥湿,这主要来源于阴阳的观点。这足以证明这一带的先民在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上是发达的,真不愧为“人类文明的曙光”。
今天又有新的考古发现,证明古代的“燥湿”观念起源很早却被后人忽视。西溪作为首批国家湿地保护名录,应该对其进行研究、继承和发展。原来,早在1993 10月,湖北荆门市郭店楚墓就出土了有文字的竹简,其中一枚以前四个字命名为“太乙生水”。学者们认为这是一部从未发表过的精彩哲学著作,是在宇宙发生学完整体系上的创造。它有太一的“形而上”宇宙观和自然之物的“形而上”宇宙观,上下贯通,和谐共存。简要文字如下(节选):
“大命水,水兑辅大一,就是整天。天堂和大一有区别是个好主意。天地(复互补)亦神。诸神互补,故成阴阳。阴阳互补,是以四季为基础的。四季相得益彰,所以就变热了。苍-热互为补充,所以变得燥湿。燥湿相得益彰,老了就停了。所以年龄也是燥湿而生。洗湿澡的人,生来就是澎湃的热度。热者生于四时。四季也是阴阳相生。阴阳生于神。神生于天地。天地之人,生于大一。所以大一躲在水里,走在时间里,是万物之母。一个不足一个有余,把自己当成一切。天不能杀,地不能管,阴和不能做。.....(参见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研究》,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10,第88页)。
看了这篇短文,我们知道“太一是万物之母”,“太一藏于水,生于水”,可见水是人类须臾离不开的“生命线”。看了这篇短文,我们自然知道湿地是我们人类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地方,也是珍贵的“风水宝地”。我们只能“保护”、“研究”、“利用”它,不能做任何反对它的事情。由此我们也知道,各级政府作为湿地所在地,应该组织力量研究湿地与人类生活、人类生存和生命价值的关系。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战国楚墓出土的竹简,和我们越人及其后代关系不大。事实上,有研究表明,吴越文化与荆楚文化的关系相当密切,历史上有过多次交融和合流。所以水崇拜的观念和文化,包括水崇拜习俗,在我们江浙一带还是很流行的。就举个例子来理解这个吧。
自古以来,江南地区的人们一直崇拜水。根据“死尸,君治”,古人认为“水有四德”。岳:“浴于群,流于万物,与人为善;杨青暴戾浑浊,挥去我的污秽与正气;软而难犯,弱而能胜,勇;导之以河,疏之以河,恶之以流,智也。”子曰:“君若君,仍有碗,民仍有水。郁芳水方,余水原元。”所以在春秋时期,君主的宝座上都配有“代步车”。
由于受古代崇水文化的影响,杭嘉湖地区至今仍有这一习俗的遗迹。也就是说,在今天德清市冯、于之间的“古防风国”里,有一座建于唐末五代的“防风寺”,纪念治水英雄,其祠下有一口井。这一带的当地人从来不祭祀大禹,总是祭祀方凤。据说这是因为方凤帮助大禹治水,而禹在会稽会见天下诸侯时,因为“迟到”以显示禹的权威,“表明天下都知道他是属于禹的”,所以被白白杀了。五常乡虽有王宇庙遗址,但余杭的民俗一般是去德清二都的“方风庙”和余杭县厉安德乡的“方风庙”拜神。这种民间信仰和祭祀习俗也相当有趣和特殊,应该受到保护。
第三,龙舟文化
西溪湿地所在的江村乡赛龙舟的原始民俗活动叫“龙舟赛”。什么时候开始的,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也无从考证。清光绪六年(公元200年)《余杭县志》(卷三十七)《风俗》记载:“端午,在南曲、太溪上下造龙舟,为水戏”。传说江村的龙舟赛始于明末,延续了300多年。文革时期被禁,1979恢复。
江村神坛口,四条河流交汇处,水深5-6米,最宽处30米,水域面积约200亩。端午节,五月初五,是江村龙舟节的高潮。各村龙舟都集中在神坛口,中午11到下午2点,是当天的高峰。神坛口岸边人头攒动,鼓声震天。11中午时分,一阵锣鼓喧天之后,几乎同时,各村的龙船突然如箭一般从四面八方的河港中跃出,向神潭口集结。许多龙舟在小水域里熙熙攘攘,划来划去,真是惊心动魄,热闹非凡。
一般龙舟上有十个划桨手,分为五档:一档和二档控制方向,保护龙头;第三档防水淹,保护舱室;尽量排在四档,保证速度;五年级竞技表演。除了十个桨手,还有一个人站在龙舟的梢上,叫梢压者,俗称龙头。压尖人是一个体格健壮,力气很大的人。他的任务是保持龙舟的船尾向下,以免头重脚轻,从而避免断桨使船沉没的危险。龙舟不看重速度。看似是在随意演奏,实则是刻意而精彩的表演。虽然没有具体的裁判来判定孰优孰劣,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一个比桨整齐有力;二是踩尖的姿势是否优美,踩尖和划水的动作是否协调;三、水龙头翘得高,水甩得高;第四,比龙口产生大量的水,等等。两艘船并排的时候,也比较速度。因此,江村龙舟赛是一项划龙舟的技能竞赛。江村龙舟赛可以说是一场龙舟比赛。(参见范佩玲《江村乡端午节胜利的民间调查》,东方博物学第十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龙舟有四种:一种是赤膊龙舟,即没有装饰的普通农用船;二是天空饱满,以龙为主色船;三是半日游,比天空的装饰略简单;第四种是乌头龙舟,即龙头用黑布包裹,胜利时烧掉,称为“让龙上天”,称为“斋王龙”。满天空的五颜六色的船上,除了船头,也就是龙头,船尾就是一条挂在桅杆上的黄色蜈蚣?为什么这只蜈蚣会成为龙舟的装饰?我问了当地所有的乡亲,除了老人,几乎没人能说清。据我考证,确认蜈蚣是镇龙之物,所以龙舟一定是用蜈蚣装饰的。
蜈蚣,古虫即蛆,最早是在《庄子》中提到的?万物之论,所谓“虫为香带蛆,鸦为蝇。”甘是动词,戴是小蛇,说蜈蚣以小蛇为美食。到了汉魏晋时期,蜈蚣能做蛇的传说越来越神奇。淮南子?荀琳说:“滕蛇是一种蛇,传说中接近龙的会飞的动物,但什么都能掉,却被一只小蜈蚣制服了。”
东晋人葛洪的作品中,蜈蚣能做蛇的描述非常具体。他在抱朴子?《爬进去》一文说:人们进入山林时,常常把活蜈蚣放在竹筒上。有蛇的时候,蜈蚣肯定在管子里跳,所以可以提前预防;对于一条超过一英尺长的蛇,蜈蚣也可以被符咒禁止并处死;如果蛇在水边看到蜈蚣,它会逃到山和山谷的深处藏起来。蜈蚣只要在水面上施个咒语,就能看到一个颜色呈绿色、腰带大小的东西,它会一直下到水下蛇藏身的地方,很快蛇就会浮上来死去。因为蜈蚣能打蛇,所以西方人常把蜈蚣磨碎来治疗蛇咬伤,能收到奇效。
龙舟赢得了比赛。在当地的方言里,叫做龙船涉洋,意思是龙船拜访各家,在各家门前的池塘里表演。从4月20日开始,龙舟陆续涉水入海,5月5日是高峰。所有乡镇的龙舟都聚集在江村的石塘角、神潭口进行比赛。5月13日,当地称之为小龙船节。这一天,全乡各村都参加了端午节,之后,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结束了。深潭口石塘角的龙舟赛规模最大,场面最热烈,所以“石塘角涉洋”是江村龙舟赛的代名词。
江村龙舟赛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游戏。是日常生活中自然产生的。在余杭三墩镇,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当地居民以捕鱼为主要生活来源。水上工作离不开航海。在长期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在与大自然为生存而斗争的过程中,他们练就了高超的水上作业技能,在惊涛骇浪中安全掌舵成了一项生存技能。几条船齐头并进,就要力争上游。在空闲时间,他们会举行水上游戏。这个赛艇游戏就是赛跑。在这种人种最早存在的前提下,外出经商的商人可能在端午节带回了赛龙舟的习俗。也许有一年村民赶到神坛口是为了看传说中的龙头从天而降或者帮忙打架,才逐渐产生了龙舟赛,也逐渐产生了神坛口在海洋里游泳。因为当地水域不够开阔,不能像其他地方一样比拼速度,只能比拼船技。就这样,我们形成了独特的深池龙船畅游海洋。
以上是江村龙舟的独特传承。2005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呼吁保护它。具体建议如下:
1.组织专门的团队对江村的“端午”和附近运河的端午进行深入研究,摸清这一民俗现象的起源、特点、作用和影响,由政府组织一次地道的“端午”活动,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将其全过程、全场景真实有力地传递给全国、全世界。
2.以村、社区为单位,动员、安排各户妥善保存“龙舟胜利”的所有器皿、工具、装饰品,特别是各种龙舟,包括龙头、龙尾、旗帜、锣鼓等。对于会做修复的工匠和艺人,应该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和善意措施,让他们以身作则,带出一代新人。
3.对江村端午节的各类龙舟进行评选和评比,如“满天”、“半天”、“赤膊龙舟”等,获奖的可作为观光表演之一,给予一定的奖励。
4.宣传和表演江村的“龙舟夺冠赛”,争取将其列为体育竞赛、锻炼和健身项目,尽力推广。
5.江村“龙舟胜赛”的基本队伍,以及基本装备、程序、节目等。可以在江、湖、海、溪的不同水域演出,争取走出杭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6.江村湿地沿河村落、港口的船缆石也要保护。缆船石被称为“船扣”、“象鼻眼”、“船鼻”或“牛鼻”。有学者考察了江南50多个乡镇,将其分为:(1)河港多用竖栓式;悬空的河港只在台阶石上钻几个洞;一般单落河港镶嵌3块(河港1块,护岸两侧1块);双洛水河港4块(自身2块,两护岸1块)。造型方面:石柱垂直插在石砌护岸上,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有的用藻类装饰,进行精雕细刻;耳式可分为直立式和插在护岸侧面的卧式。洞穴型缆船石最为复杂:在位置上可以随处设置,有立式、卧式、S形三种形式;以浮雕为主,也有平雕和凹雕结合透雕;从简单实用到增加艺术图案,从简单图案到两种或两种以上图案的组合。洞穴型缆车石多为艺术类,据粗略统计有50多种。
这些船缆石大多可以在江村水乡找到,丰富多彩,堪称水乡风景。可惜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了!
第四,水产文化
西溪湿地,尤其是五常河和朝天莫岗河,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典型的原生态湿地生态系统。岸边有河柳和三心柳。尤其是三心柳,可以长时间的浸在水里。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湿地中有许多水生植物群落,如挺水植物群落,主要是荭草和芦苇,但剩余数量不多。菖蒲群落是杭州及其郊区端午节被列为辟邪的必备水生植物,资源丰富。苦豆子的沉水群落比较完整,与莎草、金鱼藻、尖叶眼子菜等混交。此外,还有稀有的hyGrophli Poisperm群落,以及其他外来物种,如莼草群落。
西溪水域及其以西的河道是杭州水生植物群落比较丰富的区域。尤其是芦苇和鲜花,是西溪的一绝。位于西溪白荡滩,西溪河中游,广阔的水岸密密麻麻长满芦苇,花季一片白茫茫,像一片白堤。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1935多次访问西溪。他的游记《西溪艳阳雨》描述他几天内陪客人游了两次泳,有两句抒情写意的话是这样的:
摇着船的女孩永远是西溪的一道风景;一个站在船尾划桨,一个坐在船头划桨,伸着懒腰,每一桨都发出又大又圆又弯的柔美曲调。游客来到这里,自然会想到瘦西湖边的闲适,而袁宁昨天在怡园月下老人祠获得的灵签,似乎已经完全应验了。签诗的语言是《在风桑》一章的最后三句,叫做“我将在桑,我将进宫,送我去齐国。”
之后去了焦鹿庵,去了抢购楼。因为是在雨中,最后也没觉得有什么大的兴趣。但这一天回来晚了,在湖畔餐厅聊起来,袁宁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比昨天的西湖好三倍。”
在此之前,郁达夫和他的朋友曾去过西溪一次,去看著名的西溪鲁花:
前天是假期,天气温暖晴朗,也在报纸上看到芦苇盛开的新闻;下午日落时分,老龙夫妇约好再次去西溪。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所以只在秋雪寺待了半天。一轮斜阳,映在高头浅朱的芦花上,花儿没有开,叶子没有落,也没有秋,更没有雪。只是谜一样的那么威武,那么高,那么泥泞,洞口穿透我们的肠子。老和尚没面子,烧了脸,沏茶,端来酒,最后拿出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里的北峰,看看尼姑庵旁的芦苇,问一句,什么时候花开全白?老和尚带着缓慢的楚口音,笑着说:“总是在农历十月中旬;如果有月亮就更好了。”之后我也做了一个交换条件,要求我们到时候再玩。他应该准备一些精美的点心和聊天作为点睛之笔,但今天的话必须写。老龙写了14个字,“一剑横六合,千户憔悴三哭。”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我在那里没见过的对联:“春梦有时来枕。”
从郁达夫的游记中可以知道,当年西溪芦花繁盛。如果我们今天不保护和恢复它们,我们将失去西溪湿地原有的水生文化。同时,从郁达夫笔下的台词中,也可以领略到当时独特的风景和水乡风情。
这里还要提一下西溪的水产和西溪的柿子林,这也是水产文化的两个“大宗”。就水产品而言,西溪有青鱼、鲢鱼、包头鱼、鲫鱼、甲鱼、黑鱼,产量几乎占杭州水产品的五分之二。这些水产品的养殖和捕捞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需要我们去发掘和整理。
说到西溪的柿树,大部分都分布在水网地带,其中百年以上的有4000多棵,是杭州柿子的主产区,尤其是东安的柿子,以产量旺盛,观赏和经济价值高而闻名。它的特点是柿子方,无籽,味甜。在农历八月初八,杭州人通常用柿子、石榴、老菱角、莲藕和水芹作为节日的水果和蔬菜。至于西溪的名人文化,因为已经讨论过了,这里就省略了。
我认为西溪旅游打“保护牌”,让人们珍惜和热爱自然环境,保持这片湿地原有的民俗风情,是很自然的事情。根据目前的情况,除了“保护牌”,还应该同时打“救助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希望有关部门再仔细审视和规划,不要让这块“风水宝地”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失去“原生态”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