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的历史沿革
“大厂”,相传宋代在此设盐场,因盐场大而得名。
据《清光绪保山县志》记载,“大场镇,位于县城西南三里,因宋代有盐场而得名”。
在现存的古代文献中,“大场铺”一词出现的时间较早,是以宋熙宁三年(1070)徐征所著《吴门水利志》中的一条河流命名的。宋代绍兴、嘉定(11-1224)的“南大场”是港口的名称,也是税盐场的名称。
大场镇更早的记载在明郑德四年(1509),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
据相关史料记载,7-8世纪,大厂成为古吴淞河口。宋元时期,大厂集镇基本形成。宋元明时期,大场镇曾作为商业活动的海上口岸,当地棉布销往福建、浙江等地及海外。
从郑德到明中叶万历(1506-1620),大厂集镇已经相当大了。
至清代中期,集镇更为繁荣,称“场虽三里长,镇有九桥十八巷”(九桥位于大场镇河上,自东向西,分别为胡加桥、贾立安桥、太平桥、守仁桥、中心桥、河亭桥、义学桥、蒋家桥、李记桥,均已不在;18巷、9巷位于大厂镇街,自东向西依次为豆各巷、东巷、沈家巷、杨家巷、鱼枷巷、北巷、尹家巷、马家巷、李记巷,其余9巷位于大厂镇榜南。从东到西分别是胡加巷、贾立安巷、四家巷、木洞巷、侯家巷、吴佳巷、姜家巷、南集巷。
山西、陕西、徽商的买主都在这里开店收购棉土布,市场繁荣到深夜。
清朝雍正年间,根据经济形势,大场镇开始有了“铁场”的美誉,成为历史上上海北郊四大名镇之一,与“金锣店”、“银南巷”、“通江湾”齐名。
至于“铁场”的名称,另一个说:由于走马塘上的船只越来越多,许多铁匠在江边摆摊给船夫干活,三里长的河堤上铁器敲击的声音不绝于耳,所以叫“铁场”。
大厂曾被戏称为“黔西”、“甘西”。
据清代《大昌续志》记载,走马堂又名千玺,是吴越国王钱镠为了采集渔盐而开设的。宋朝名将韩世忠,在江湾、大厂等地驻军,游历于塘岸一带,故人们称走马堂云。
由于大厂位于走马塘中游,迁西被命名为大厂的别称,而“迁”与“干”同名,但时间长了就改名为迁西。
清漪人周,曾写过几首甘溪杂咏诗,所谓“甘溪”指大厂。
大场镇南临市区,东临机场。
中国交通便利。
沪太路贯穿南北,中长路和南宫伸一连接东西,真正的路通向西南。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遍布城乡。走马塘水道为东西向主航道,南北向连接西米铺和桃浦。15吨级船舶可到达濯藻浜、黄浦江、苏州河等主要河流。
大厂真的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所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乱不断。
宋元明时期,集市成为商业活动的门户,当地的棉布销往福建、浙江等地及海外,从而促进了商品流通的扩大,促进了城镇的发展。
明末,镇西西有一个繁荣的市场,叫临江街。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在此进行大屠杀,居民全部幸免,房屋化为废墟。
清咸丰、同治年间,大厂成了布料的主要集散地,山西、陕西、安徽的商人都来这里买布,晚上灯火通明,直到深夜。
民国初年,邻近地区每年产布90多万匹,售价28万多元。
后来由于洋布的倾销,国产布的产销量日益萎缩,但仍居全县第一。
之后根据市场变化,商人主要经营米、花、食。在繁荣时期,有300多家商号,尤其是餐饮业发展迅速。该镇曾有“十店三馆”之说。
著名老店有丁盛、大华酒家;恒顺、宏泰米行;横干猫、达人、盛昌祥布店;卫东、普松吉、稻香村食品店;康裕、万依酱园等。
万依酱园诞生于清朝,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它与吴淞万盛、江湾袁宇、罗店七魂齐名,并称为四大官酱园。
万依酱园位于大厂镇西市的尖端,占地约5亩。
年采购大豆(制酱原料)从几百吨增加到三千吨,从业人员从10多人增加到30多人,酱坛增加到800个。
万依酱园以信誉第一、质量第一著称。
他的制作方法是用1000斤优质鲜酱油,放在大桶里,三伏天在太阳下和黑夜里暴晒。浓缩到700斤需要40天左右。酱油上盖一层薄薄的盐和冰,才称得上合格。这就是三伏天干性油的由来。
本品特点浓而不咸,醇厚鲜爽,长期存放不霉变。所以,离镇上几十里的村民都不厌其烦地跑到镇上采购。
民国21 (1932)年,十九路军在这里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伤亡惨重。
战后,当地居民集资在大厂建了一个纪念广场。
民国26年(1937),上海“八·一三”甲午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激战半个月。在这场战争中,日军出动150余架次,向该乡投下160余吨炸弹,使整个体育场成为一片焦土。
1941年,日伪当局在塘桥设卡“清乡”,封锁交通,控制物资和商品,市场萧条。
东街地区的生意一落千丈,因为日军在镇北修建了机场,拆除了大量房屋,赶走了居民。另外,随着彭浦镇的崛起,店铺也少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难民陆续返回球场,使大场镇的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最多时达到300多家店铺。
后来由于洋货倾销、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和苛税,商业经营陷入困境,许多店铺倒闭。到解放前夕,镇上只剩下226户商户。
大厂的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阳义塾,是当地人沈于元代延祐二年(公元1315)创办的,也是宝山地区最早有历史可考的学校。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大厂公立小学(现在大厂镇小学的前身)是大厂地区最早的新式小学。此后,大厂陆续创办了5所小学。
民国21 (1932)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大厂孟家木桥创办山海工程团,提倡“工农教育”,“工学结合”,“小先生”提倡平民教育,在国内影响很大,后来受战乱影响,特别是”。
抗战胜利后,教育得到恢复。先是山海工程集团改建,更名为山海农村实验学校,先后恢复发展了七个分校。后来,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的育才学校迁至大厂余庆桥赵家花园,中国佛教会赵朴初发起的旨在收容教育流浪儿童的“上海青年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大厂的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行知中学1978被列为市重点中学,山海工程集团1981再次改建。
大厂也是学前教育最早的地区。
民国25年(1934),在陶行知先生的支持下,在夏家寨创办了乡村幼儿园,这是中国第一所。“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幼儿园停办。
民国36年(1947),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村托儿所——大厂乡村托儿所。民国38年5月,托儿所被* * *残余占领,被迫停业。
为纪念陶行知对中国教育的贡献,1951年初,政务院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山海乡村实验学校更名为行知小学,后发展为行知小学和行知第二小学;育才学校先后更名为行知艺术学校和行知中学。1981年重建社会主义山海工程集团;1984年,陶行知纪念馆在山海工程集团原址建成,1986年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