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绳是日本战国时期的主要武器吗?
全世界的大腕都对铁枪技术有着极大的兴趣。
1543年,中国海盗船上的葡萄牙人将火绳枪引入种子岛。1545年,日本工匠金比锻造了日本第一门铁炮。随后,铁炮以种子岛为中心迅速有效地扩散开来。日本三大铁炮制造中心冀州根来、全州堀场和近江尤果,基本产能在1550左右。
除了上述三大铁炮生产中心,铁炮也很快传入关东、九州等地。比如开创了“安图桃山时代”的著名信长野永织田,继任总督后迅速组建了一支弓箭铁炮混合作战的军队,增强了战斗力。
火绳枪的引入对防守有很大的帮助。
1553年,信长见到岳父斋藤道三时,他已经装备了相当数量的铁炮。据野口介绍,野口公的随行人员约有700人,站在最前面,以整齐的军容和轻盈的脚步,装备了500门三间房长的中柄朱炮和500门铁炮及弓箭。
不久之后,关东战场上也出现了铁炮。弘治元年(1555),贾妃大名与岳大名千山,在川中爆发了第二次岛屿之战。为了加强对己方占领的徐山城的防御,进一步牵制杉木军,武田信玄向徐山城派出了3000名士兵、800把弓和300门铁炮。
当然,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使用铁炮的战役,还是1575年小田-德川联军与武田圣来的长啸之战。据信长等史料记载,天军至少装备了3000门铁炮。
日本人自己也对铁炮进行了改进,并积极推出更新的型号。
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初期,日本铁炮走的是轻型发展的道路。在提高铁炮性能的过程中,突出和强化了它的实用特性。即灵活、远程、高精度。两者在随后的内外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日军的铁炮也给对面的明军和朝鲜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当时的记载说,这种武器发射后,人们来不及躲避。
在与日军的对抗中,明朝将领和火器专家逐渐认识到日军火枪的威力和优越性。著名抗日军人戚继光曾指出:所有武器中,鸟枪为先,火箭次之。
火器专家赵世贞甚至直言:火绳枪传入中国以来,其他传统原始火器都没有发挥过这么好的作用。
就连朝鲜驻满洲使节也告诉当地酋长,日本铁炮的弹丸可以穿透两层木板做成的大盾牌。你又薄又次的盔甲一点用都没有。
但由于铁枪成本高,再加上射速慢、间隔长、威力和精度不足等缺陷,并没有完全取代其他冷兵器。这些缺陷也使其无法单独编组,作为编制兵力投入实战,必须与其他兵种协同作战。
所以从铁炮在军队中的比例来看,战国时期铁炮的比例基本不超过25%。所以铁炮在战争中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更不用说主力武器了。
提起日本铁炮,很多人都会想到。
以最著名的嫦娥与萧战为例。盟军利用兵力优势,利用地形筑起马栅栏,保证火绳部队的集中使用。但这只是防御作战中的表现。如果战术和地形没有很好的配合,进攻作战就不会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有很大的效果。织田军当时部署兵力3万,使用铁炮总数3000门,只有10%。另一方面,武田军和铁枪军约占总数的15%。
上善嘉俊的情况也差不多,只是更糟糕。将军动员的5509人中,只有316是铁炮部队,占比不到6%。到1600,坎哈拉战争前夕,上杉景胜8700名士兵中已经有2000名铁炮部队,比例上升到23%左右。
铁炮的作用并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大。
所以战国时期的日本铁炮不能算是自己的主要武器。军队的主要杀伤手段仍然是冷兵器之间的肉搏战。这更多的是依靠组织技术和战争经验的软实力,而不是单靠学技术就能摸到的技术条件。但因为明朝和朝鲜的单兵火器更不堪,所以我对日本火绳枪印象深刻。
日本战国军中大量由欧洲人拔出的长枪极为引人注目
很多人在谈到日本战国至明朝的万历朝鲜战争时,总是夸大日本火绳部队的比重和重要性。这一方面是由于对战国时期日本军事水平的无知,也有单方面提高明朝军事水平的小心思。但是,有限比例的铁炮并不能帮助日本弥补与大陆战场隔绝数千年所造成的缺陷。明军的优势还来自于文明本身在各个历史阶段积累的战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