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是如何变化的?
[河流]黄河
黄河像一条金龙,横卧在祖国的北国大地上。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黄河最初被称为黄河。直到西汉初年才开始有人提到黄河的话(史记“使黄河如带”)。虽然可以说是偶然,但到了西汉末年,已经有了“河水重浊,数一石水,泥六斗”(《汉书》)的记载。到了唐代,黄河泥沙问题更加严重。
我们知道,黄河流过的黄土高原疏松不耐侵蚀,被侵蚀的黄土流入黄河。由于黄土高原靠近沙漠,黄土中有许多沙粒,由于侵蚀增加了黄河水中的泥沙含量。
其实在古代,黄河中上游植被丰富,遭受侵蚀,泥沙很少,有时最多只有浑浊。但是随着沿海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开发,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开始越来越严重,于是雨水、泥沙倾泻而下,导致黄河泛滥,甚至江河改道。
黄河有文献记载以来,经常决堤,多次改道。据有关方面统计,黄河有记录以来决堤约1.500次,较大改道达26次,涉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在26次改道中,大迁徙改道6次。其中黄金多在今黄河以北,金代以后多在今黄河以南。宋代以后的变化最为频繁,不到四五百年就发生改道。这自然是因为河里泥沙太多,河水装不下。
黄河改道除自然原因外,还有社会原因,洪水和泥沙是导致黄河改道的主要自然因素。
骤发洪水
黄河从上到下连接了四个不同高度的地区,即海拔2000-5000米的青藏高原。海拔400-3000米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海拔1000 ~ 1500m;海拔200米以下的华北平原。由于落差悬殊,河水往往在两个地区交汇的部分急剧下降,形成许多峡谷,河水奔流而下,倾泻千里。而在平原地区,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抬高,容易溢出洪水。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气候相对干燥。上游年降水量只有200~400毫米,中下游只有600毫米左右,而且年降雨量的70%集中在夏秋季,经常以暴雨的形式落下,经常导致山洪暴发,河水量暴涨。
我们知道,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大本营。西起青海日月山,东至山西太行山,北至长城,南接秦岭,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43平方公里。而陕西、山西两省黄河峡谷两岸约654.3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黄河粗沙的主要产地,对黄河下游危害极大。黄土质地疏松,易被流水冲刷溶解,其高原地区年降水变率很大。被地表水冲刷侵蚀的泥沙,顺着成千上万的山谷和重要支流流下,全部注入黄河。
今天的黄土高原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过去的黄土高原不像今天这样支离破碎,而是完整的。比如长期由周人经营的地区,就以富庶富饶著称。否则,周朝不会在这里建都。现在周元被流水切割成许多南北条状。郭杜早期遗址也是分在一条大沟的两边。我们可以绝对肯定这条沟是在2000年左右的郭杜建成后形成的。周元上的沟壑大约65,438+00米窄,数百米宽,浅和深的沟壑数十英尺。所有这些黄土都被移入黄河。
现在的华北大平原,其实是地质时期黄河和其他河流一起建造的结果。近年来对河南省陕县黄河附近河道的泥沙量进行了测定,多年平均记录为年泥沙量654.38+0.6亿吨。1833年黄河泛滥,排沙量36亿吨。1843的特大洪水,预计输沙量达到55亿吨。如果把1.6亿吨泥沙筑成一条高1米、宽1米的长堤,可以绕地球27圈。黄河携带的泥沙约654.38+0.2亿吨冲向河口,4亿吨淤积在河床内,使下游河床每年平均上涨654.38+00厘米。目前黄河下游河床比两岸平地高出2~10米,水在地面上行进,成为悬河,完全受两岸大堤约束。开封市北部黄河河床比开封市高出11米。
黄河的六次改道如下:
第一次是在春秋中期,周定第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从豫、津进入河北入海。这条河稳定了近500年,西汉文帝以后才开始决口。到西汉末年,一发不可收拾,灾情严重。终于在建国三年(公元11)在河北磁县南部爆发。主流决定今天在山东入海。但分流流向山东西部和河南东部。经过70多年的泛滥,这种局面在东汉初结束。
第二次改道发生在东汉皇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由著名水利工程师王靖、王武主持,王靖带领数十万民工在1年间沿黄河筑坝500多公里。经过这次改道,黄河稳定了700多年,直到唐朝中期才决口。除了王靖在治水方面的贡献,长期安全流的关键是中游植被的变化。这一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占据了黄河中游,建立了政权,以畜牧业代替了农耕,大大降低了水土流失的程度。到了唐朝末年,黄河又开始泛滥了。
第三次改道发生在北宋仁宗八年(1048)。在宋初的七十多年里,黄河多次决口,但总是被堵住。到了景祐元年,葛州(濮阳)的决口已经无法人工封堵。李青八年(1048),黄河在河南濮阳东北决口,引起第三次改道。在山东北部进入渭河,从天津入海。之后,嘉祐五年(1060),又在大明东定下一段黄河,马家河在东北入海,造成东北二流黄河。此后60年,宋金对峙,中原战事不定,黄河灾情更加严重。
第四次改道是在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黄河在吴恙(今河南原阳县)断,经演金,入山东入寿张水泊,再分两支,北支从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南支从南清河(泗水)经淮河入海。就水量而言,大部分人入淮河,78%的人夺淮河入海。
第五次改道是在明朝弘治七年(1494)。在此之前,元代的贾鲁已经治理了黄河,使黄河水回到了原来的河道。所谓古道,就是晋代以来黄河多次流过的边丝路,从河南到皖北到徐州到泗水,再到淮河。历史上被称为贾鲁河。
第六次改道发生在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通瓦室(今河南兰考北部)决口,结束了黄河向东南移动夺取淮河入海的历史。这也是由于黄河长期夺取淮河入海,导致淮河流域泥沙淤积,地势上升造成的。
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为阻止侵华日军沿陇海铁路西进,下令军队炸毁郑州花园黄河大堤,使黄河时隔九年再次趋向东南,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受灾。这是历史上黄河人为决口造成的最大灾难。
黄河一直改道,导致河口频繁变化。河口最北部在今天的天津附近,最南部与淮水一起入海。如果以河南省孟津县、天津市和淮河入海处为三个顶点,做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内的大部分土地都在黄河改道或被淹的区域内,甚至有些区域不在这个三角形内。
土壤、气候和黄河坡度是造成黄河下游频繁移民和改道的自然因素。黄河中上游流经面积58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黄土结构松散。一旦被雨水冲走,泥土随水而去,水中泥沙含量极高。同时,黄河流域的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之交。中上游暴雨过后,河床会出现洪峰,洪水和泥沙都会对下游造成严重威胁。此外,黄河上游源头海拔3000多米,从青海龙羊峡奔流而下,奔流千里,到达河南省孟县以东,突然到达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水流缓慢,泥沙下沉,逐渐淤塞。
从整个历史时期黄河迁徙改道的情况来看,分界线可以是10世纪。在此之前的2000年,有过两次大的改道,很少有其他迁徙的记录。黄河基本稳定平静。这是因为古黄河中上游高原地区的森林和草原还比较完整。比如乳山峡谷和经纬北洛上游基本都是畜牧区,原始森林和草原都没有被破坏。在唐朝之前的3000多年里,大多数时候的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也有利于植被的生长。这种良好的植被条件足以保持水土;在河谷平原的中下游地区,古人在黄河两岸开凿了无数的灌溉渠和沟渠,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战国时魏引张灌溉邺,秦开引荆入洛,汉武帝开白渠引荆入魏等。《史记·河渠列传》说,当时的灌溉渠“万亿”,这些渠、沟把河水携带的泥沙引入农田作肥料。此外,古代黄河下游的蓟、边、蒲、罗等著名河流,密如蛛网的支流,以及散布在河两岸的众多湖泊,也直接或间接相连,对黄河的流沙沉积和洪水的宣泄起到了分担作用。所以,几千年前,黄河流域作为我们祖先定居生活的地方,灌溉着数亿亩农田,与它的分支天津有数千里的航道。那时候黄河利大于弊。
只是在过去的一千年里,黄河受到了严重的影响。10世纪以后,也就是唐末到五代,黄河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稳定平静的河流,移民是正常的,流动是不正常的。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非法移民的频率和破坏程度都在增加。从东汉到唐末的800多年里,仅40年黄河就泛滥了。从唐末到近代的1,000多年间,大小溢达到1,500多次,即清朝269年600次,辛亥革命后25438+0,965,438+0,933次。这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首先,晚唐以来,黄河中上游大片原始森林被盲目砍伐,开垦出大片牧场,自然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唐朝以后,气温也明显持续下降。平均气温比现在低了65438±0℃左右,也影响了植物的生长。此外,五代以后,封建统治中心东移,中上游河道逐渐消失,泥沙汇集于黄河。统治阶级不知道根源,只知道治标,固执地想用堤防解决一切,于是两岸支款全部被封。连通这些支流和天津的天然湖泊也越来越淤塞。没有分汊湖来分流泄洪水。虽然堤坝逐渐加高,但河床填得更快,洪水一到,必然决口。但每次决定迁移分流,河流携带的泥沙就大量沉积。尤其是元明以后,黄河和淮河汇成一个出水口,更容易发生淤塞决口,这也是后期黄河移民更为严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