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发展史是怎样的?
相关关系如下:
自从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J .约翰·道尔顿,1766 ~ 1844)(右图)创立原子论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固体球体,里面没有任何名堂。
德国科学家希托夫在1869年发现阴极射线后,克鲁克斯、赫兹、勒纳、汤姆逊等一大批科学家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二十多年的研究。
最后,约瑟夫·约翰·汤姆森发现了电子的存在。正常情况下,原子不带电荷。既然比自己质量小1700倍的带负电的电子也能跑出原子,说明原子内部是有结构的,原子内部有带正电的东西,应该会和电子携带的负电荷中和,使原子呈中性。
相关介绍:
1902年,德国物理学家Learnard (1862-1947)提出了中性粒子动力学子模型。Learnard早期的观察表明,阴极射线可以穿过真空管中的铝窗到达管外。根据这一观察,他在1903通过吸收实验证明了高速阴极射线可以穿过成千上万个原子。
按照盛行的半唯物主义者的说法,原子的体积大部分是空的,而刚性物质只有10左右(也就是十万分之一)。Learnard设想“刚性物质”是分散在原子内部空间的大量正负电荷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