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治国之道500字作文

孟子的民本、德治之学,未必能改变纷争的现实,他的思想未必能拯救动荡的社会,但智慧的光辉却能照耀一个民族走向理性、走向成熟、走向正道。春秋末年的大动荡中,小国思想家孟子在百家争鸣的大潮中东奔西跑,在军阀混战的烽火中碰壁。随着他的言论和行动,儒学的理论体系逐渐丰富,中华民族思想的花园更加生机勃勃。孟子(公元前372-289),字,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文化的重要代表。孟子的祖先是时,是鲁国的贵族,后来家道败落,从鲁国迁到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难地把他养大。孟母管教甚严,“孟母三动”“孟母破织”的故事流传后世,成为千古美谈,中华民族母爱典范。孟子曾经是子思的学生,子思系统地研究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孟子完成学业后,以学者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曾带领学生游历梁(魏)、齐、宋、滕、鲁,并在任过客卿。孟子始终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他相信人性的光辉,认为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只有仁政才能实现。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和“长”的原则运用到政治上,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主张的仁政,具体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和统一天下的途径,但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民本思想,即以民为本。孟子认为,人民是社会和国家的基础,人民创造的财富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统治者维持统治的基础。人心的对立,决定了天下的得失。统治者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巩固统治,治理好国家。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要在经济上富民惠民;政治上宽大爱民;从思想上教育教育人民。孟子认为“民为道,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让人们拥有“永久财产”,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乐业,才不会作恶,触犯刑法。孟子认为,当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后,统治者可以重新兴办学校,用孝道的原则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向善,可以营造一种“亲亲”“长大”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亲,长大成人,天下太平。”孟子说:“诸侯有三宝:地、人、政。”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了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精髓的著名命题:“民为重,国为次,君为轻。”孟子非常重视人心的对立,并通过大量的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一个关系到天下输赢的关键问题。他认为,仁政是最理想的政治,统治者实行仁政,就能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孟子幻想过这样的小康社会:“五亩之屋,可以披桑,五十亩可以披丝。”鸡、海豚、狗都是家畜,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七十个人可以吃肉。一百亩地,不抓紧时间,一家八口都能饿着。“他的想法当时被很多人嘲笑,但他完全不理会,坚信小康社会终将实现。这种思想源于他对当时人民疾苦的思考和对当时暴政的观察。在战国的混乱时期,孟子的这些思想无疑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启蒙作用。孟子一生都是一个活跃的思想家。他倡导并信奉人间正能量,从伦理与政治紧密结合的高度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强调道德修养是做好政治工作的基础。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养气平天下”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发展和演变。孟子基于对社会的观察,提出了一套关于“人”的行为规范:“人皆有慈悲心;每个人都有羞恶之心;每个人都有一颗尊敬的心;每个人都有一颗是非之心。没有这四条,就不是‘人’。”孟子对人的行为准则的阐释虽然源于孔子的“仁”与“道”,但其进步之处在于将孔子强调个人修养的“仁”与“道”发展为一个治国安邦的政治命题:“我老,人老;老少皆宜,也有年轻人,天下可运于掌中。”什么是道德准则?孟子可以概括为四类,即仁、义、礼、智。同时,他还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亲,君臣义,夫妻异,老少有序,朋友守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其中最重要的。仁义是建立在孝和孝的基础上的,是处理父子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孟子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以仁义之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世界的统一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出于对人性的尊重,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不仅指出善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而且强调恶是人性的丧失。有没有一颗善良的心,是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孟子认为,虽然各种社会成员之间存在分工和阶级的差异,但他们的人性是相同的。他说:“所以,同类的人都是相似的,何必怀疑别人呢?”圣人如我。“在那个时代,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探讨他们的普遍人性。孟子明知诸侯有称霸野心和杀人本能,却坚持用“人性本善”来感化他们。当曹焦问孟子“大家能认为尧舜好吗?”孟子平静地回答:“冉”。这场关于人性的讨论顺应了当时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自我认识的深化,是伦理思想发展的一大进步。孟子是一个执着的梦想家。他坚持自己的想法,坚信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信念。孟子在匆忙中在各国和野心勃勃的王公之间游说。面对他们统治的野心,征服的欲望和胆大妄为的行为,孟子高举“仁”字影响社会。但是,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战争是争夺天下的唯一法宝。哪个国王能忍让仁厚?孟子的理论没有施展的空间,孟子的坚持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孟子治国的大战略没有被采纳,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没有被理解。他的观点和见解被认为是“迂腐而深远的”。65岁之后,他只能沮丧地隐退到家乡,站在高高的岗位上独自品味孤独,静静地讲课,以期自己的理想得到传承,给后人留下一本充满乐观思想和见解的书。传世的《孟子》有七篇,记载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主张(仁政、王霸之辩、以民为本、尊贵心之是非、民重于国)和政治行动。该书成书于战国中期,属于儒家经典。《孟子》是四书中最大最重的,有三万五千多字。从宋代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考试的必考部分。《孟子》这本书语言清晰质朴,朴实无华,同时精炼准确,气势十足。气势是《孟子》散文的一个重要风格特征,它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度。有这样崇高精神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看得起这个世界,看不起政治权力,看不起物质贪婪,精神上超凡脱俗,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一书广泛阐述了孟子在当时动荡朝代的政治主张、见解、礼乐之治、音乐观、经济观、文化观的今昔,使我们全面了解孟子和孟子思想的精髓,剖析时代的本质。透过《孟子》波澜壮阔的叙事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孟子充满屈辱和坚韧的历史,读出他铿锵的铁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权贵不能屈。这叫君子。”在文本的中央,矗立着一个不屈不挠的“人”。这就是孟子的“人”,充满了强大的正能量:在生与义不能兼得的时候,宁愿取义也不愿苟且偷生;当死亡和不公无法避免时,他宁死也不去实践不公。“舍生取义”是一个民族的崇高气节,激励了许多仁人志士,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标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权,则知轻重,则知长短”,等等。千百年来,“亚圣”孟子,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在历史的长河中释放着自己的光彩,成为永远充满魅力的不朽思想。来源:中国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