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村的历史演变

定海历史悠久,文明繁荣。早在2000多年前,“闽越人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该村形成于西晋太康年间(280 ~ 289),名为“亭角”,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自唐代以来,分为“大亭”(今大城)和“小亭”(今程潇)。定海,以海为田,日益发展,当时已初具规模。五代时,福建王开辟了福建历史上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以定海湾为中心的甘棠港,与泉州刺桐港齐名,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到了宋代中后期,定海发展了渔猎,发展了航运,繁荣了贸易,增加了人口。近年来大量的沉船、古陶瓷等水下文物,是当时定海作为渔港的有力证据。

定海濒临出海口,控制海上航道,地势险要,素有“闽江北咽喉”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袁设置了巡检司和千户。明朝洪武年间,为了防止倭寇,修建城堡,在千户人家旁边增加了一个小小的城水村,成为全省五大水村之一。清军游击署被视为省城门户,享有“惠城重镇”的美誉。历史上,日本海盗入侵中国沿海长达200多年,定海一直是闽东沿海抗日斗争的最前沿。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海上连续四次登陆,入侵连江县和福州。土地革命时期,邓子恢等人来到廉江指导农民运动,开展了反对捐减租的斗争。定海村也点燃了革命的火焰,打土豪,分土地。贫困渔民纷纷加入红军。民国23-24年(1934 ~ 1935)冬春之交,国民党重兵“围剿”连(罗)。民国37年8月,定海村渔民、船工在“都市工业部”地下党员陈、王希林的鼓动下,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渔霸、反渔牙斗争,建立了定海历史上第一个* * *党支部,冲击了国民党在定海的反动统治,为连洛武装斗争做出了贡献。民国16年8月38日连江解放后,国民党残余势力仍占领着马祖列岛,定海仍是福建省最前沿的海防前哨,肩负着和平统一祖国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