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燕子矶,为什么是长江三市之首?

长江中下游沿江常见突出水面的岩石,三面环水,一面停靠,称为“石质”。长江沿岸有70多处大岩石。有些多岩石的地方有天然渡口的条件,有些可以作为河岸的天然屏障。在众多的岩石遗址中,最著名的是长江三岩:南京燕子矶、马鞍山采石矶、岳阳城陵矶,其中燕子矶为长江三岩之首。

燕子矶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杜挚山。它三面悬浮,突兀于河面,像一只燕子,欲展翅飞过河面,故名。杜挚山不高,只有40多米,但地势险要。燕子矶在山上,一直和江接壤。在古代,这里是过江的绝佳渡口,也是守卫古都南京的军事要塞。燕子矶,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被誉为长江第一,位列长江三绝之首。

燕子矶西南的长江南岸,有一条长约5.5公里的丘陵山脉,西起上元门,东至燕子矶。这是幕府山。幕府山之名,相传与东晋宰相王导在此建立幕府有关。西晋永嘉之乱,大批世家大族南渡,琅琊王司马睿带着王导从燕子矶渡江到建业(南靖)。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南京登基,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然而,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吴栋时期,这座山就被称为“莫浮山”,“莫”与“幕”相连。

在古代南北对峙时期,北方势力要想进攻并消灭以南京为中心的南朝,主要有两条战线:西边的荆襄和东边的江淮。无论他们怎么走,都必然要面对长江这道天险。如果他们不能过河,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过了长江,一切才有可能。

除了燕子矶,离南京不远还有两个主要的渡口:马鞍山的采石矶和镇江的瓜洲渡。但燕子矶是距离古都南京最近的长江渡口,与幕府山一起形成了防御来犯江北之敌的战略屏障。敌人从采石矶或者瓜州渡河,南京还有时间缓冲,但是燕子矶如果守不住,就会渡河兵临城下,南京基本上就没有唱歌的机会了。南梁末年,北齐渡江南下进攻。陈霸先硬是坚守幕府山和燕子矶,打垮了北齐军队,让北齐南下的计划破产了。

南宋建言三年(公元1129年),金兀术领兵南下攻宋,占领建康等地。宋高宗和赵构在被捕前逃到了海里。洗劫之后,金军向北撤退,被南宋名将韩世忠截住,爆发了著名的黄天荡之战。金兀术在这场战斗中大败,被围了近50天,差不多完了。黄天荡在哪里?有一种说法是河中央的一个小岛——八卦洲,与幕府山的采石矶隔河相望。元末朱元璋南下南京也是从燕子矶渡江。

燕子矶及其西南幕府山不仅形成沿河防线,还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岩头登高,长江滚滚,雄伟壮观。历史上,无数诗人迁居他乡,到处游历,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连皇帝都忍不住赞叹这个地方。比如爱在江南巡游的乾隆皇帝,六次游江南,五次游燕子矶。现在燕子矶上有一条“南巡踏板路”。乾隆玩得很开心。他亲自为燕子矶题写了一首,也是满篇诗词,留下了一句七绝:“听说当年在蒋蓝走了一圈,在洪涛看到,很震撼。然而我喜欢把沙上升为绿野,烟林相融,久久不散。”清初金陵共有四十八处景点,包括延吉夕阳红、永济河、嘉善文景、华龙雨田、幕府登高、大漠谷洞六个景点。

因为燕子矶的地位如此重要,外敌入侵时,它也会是第一个被攻占的地方。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从燕子矶登陆上海滩,直逼南京。1937年,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蔡石集河滩屠杀5万余人。今天,燕子矶公园里有一个遇难者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