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数学家

一:刘辉

刘徽(约225-295),山东滨州邹平人,魏晋时期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是中国数学史上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代表作《九章算术笔记》和《岛上算术》是中国最珍贵的数学遗产。刘辉思维敏捷,方法灵活。他提倡推理和直觉。他是中国第一个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刘辉的一生,是对数学艰辛探索的一生。他虽然职位低,但人格高尚。他不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一个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二:赵爽

赵爽,又名应,中国数学家。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吴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寿命未知,约182-250年。据报道,他研究了张衡的天文著作《灵宪》和刘虹的《乾象历》,还提到了“算术”。他的主要贡献是深入研究了约222年的《周传》,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著作。初唐时改名为《周传·舒静》,并撰写了序言,作了详细的注释。这本书简明扼要地总结了中国古代毕达哥拉斯算术的深刻原理。其中,一份530字的《毕达哥拉斯平方图》是数学史上非常有价值的文献。他在《周易·suan经》中详细解释了勾股定理,并将勾股定理表述为:“勾股是自身相乘,是弦实。除以平方,即和弦。”。给出了新的证明:“根据弦图,还可以将毕达哥拉斯乘上朱轼2乘上朱轼4,将毕达哥拉斯差乘上中间的黄实数,加上差实数成为弦实数。”。“有”和“易”这两个字的意思是赵爽认为勾股定理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证明。

三:贾宪

贾宪,165438+20世纪上半叶中国北宋数学家。贾宪是我国11世纪(北宋)上半叶杰出的数学家。他写了《黄帝精算九章》(九卷)和《古算集》(两卷),这两部书都已失传。据《宋史》记载,贾师从数学家楚言学习天文和历法计算,著有《黄帝九章算术》、《开算经》等书。贾宪的著作已经失传,但他对数学的重要贡献被南宋数学家杨辉引用,得以保存。贾宪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贾宪三角”和“乘乘开法”。增乘开方法是求更高次幂的正根法。目前中学数学中综合除法的原理和程序与之类似。与传统的方法相比,乘-乘-除法简洁明了,易于编程,尤其是在高次幂时,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乘除法的计算程序与欧洲数学家霍纳(公元1819年)大致相同,但比他早了770年。

四: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文远人。建康(今南京)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一生研究自然科学,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他在探索刘徽首创的圆周率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的“祖率”为数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直到公元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记录。他写的《大明历法》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为后世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主要作品有《在边疆》、《作曲》、《说文解字》、《李益》等。

五:祖轩

祖宣,本名景朔,范阳(今河北涞水)邱县人。中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子。他和父亲祖冲之一起,成功地解决了球体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了正确的体积公式,提出了著名的“祖杵原理”。祖冲之父子总结了魏晋著名数学家刘徽的工作,提出了“幂势相同,但积无不同”,即两个高度相同的立体。如果任意高度的水平截面积相等,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就是著名的祖宣公理(或称刘祖原理)。祖宣应用这个原理解决了刘辉未解的球形体积公式。这个原理直到17世纪才被西方的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里发现,比祖宣晚了1100多年。祖宣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六:杨辉

杨辉,钱光,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生平经历不详。他曾在南宋任地方政务官,为其清官,足迹遍布苏杭。在总结民间乘、除、“叠”、纵横图、数学教育等敏捷算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绘制出丰富的纵横图并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他写过五种数学著作,21卷,分别是《九章算法详解》12卷(121)、《日常算法》2卷(1262)、《乘除变》3卷(126)。后三种统称为杨辉算法。朝鲜、日本等国都出版了译本,在世界各地传播。

七:秦

秦(1208 -1268),中国古代人,周浦安岳(今四川安岳县)人,祖籍鲁郡(今河南范县)。南宋著名数学家,与叶莉、杨辉、朱时杰并称为宋元数学四大家。他研究占星术、节奏、算术、诗歌、弓箭和建筑。他当过琼州知府,当过农民,后来被贬。他在梅州去世,在那里完成了1247年的《舒舒九章》一书,其中的大推导是一种技法(同余方程组的解法,现称中国留数定理)和三重斜求积。

八:朱世杰

朱世杰(1249 -1314),汉族,燕山(今北京)人,元代数学家、教育家,一生从事数学教育工作。被誉为“中世纪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朱世杰在当时天球术的基础上发展了“四元术”,即他列出了高次四次多项式方程及其消元方法。此外,他还创造了“叠加法”,即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法,以及“求差法”,即高阶插值法。主要著作有《算术启蒙》和《思源遇见》。

九:徐光启

徐光启对数学最大的贡献是《几何原本》(前六卷)的翻译。徐光启提出了“度之学”的实用思想,还写了《苟古义》和《测异同》两本书。“几何学”这个名称的由来。在中国古代,数学的分支被称为“玄学”。“几何”一词在汉语中不是一个专有的数学术语,而是一个虚词,意思是“多少”。徐光启最早将“几何”一词作为数学的专业术语,用来指代数学的这一分支。他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翻译。直到20世纪初,中国废除科举,推行学堂,以几何内容为主要内容的初等几何成为中学必修科目。《几何原本》的翻译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原来学习和研究数学的习惯,改变了中国数学发展的方向。因此,这个过程是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十:李

李,原名李,本名方,名丘贤,小名任叔。生于1811,65438+10月22日,卒于1882,65438+2月9日,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力学家、植物学家。他创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研究了各种三角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