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历史1回顾高二第一年的教学情况,总的感觉是班主任比较着急,工作比较复杂。作为一名初来乍到的高二教师,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当然也暴露了很多新的问题。下面简要介绍这两个方面。
一,教材的处理
个人感觉这几年的高考有很大的回归课本的倾向。显然,高考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广度和强度都有所加强。所以高考取得好成绩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那么,如何彻底理解教材呢?我认为,第一,要“薄”读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研读大纲、考试说明和近期高考试题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章节和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加深理解;同时可以将课本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更加注重实效,落实考点,强调整体知识,突出主要知识和重点知识,同时注意打破章节顺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时代特征,理清知识建构体系,激活历史知识的发展脉络,增强终极解题能力。
二、方法的指导
我的理解是,除了回归课本,近年来的另一个普遍现象是逐渐摆脱死记硬背的知识考试,转而充分利用小说材料设置思维情境,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意图很明显。实现在短时间内突破阅读和解题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所以除了常规教学,我更注重实践部分的讲解和交流。针对学生思维缺乏严密的逻辑,表达语言粗糙、不充分、不严谨的情况,反复练习、讲解,让学生从回答中理解“如何高考”、“如何答”,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反思自己。
三、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高考方向的研究力度不够。不注重对各种信息来源的鉴别和选择,“信书不如无书”。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断和鉴别。其次,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教学前松后紧。知识太多就有点太盲目和草率了。再次,引导学生落实基础方面,没有做好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最后冲刺的时候,没有注意教学生在时间紧、作业多的环境下,如何调整复习节奏,合理安排科目的方法。
总而言之,这一年,有成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遗憾。对我来说,一年的高三教学更多的是一种锻炼,一种提高。
高二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历史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高三已经走完了一半。为了做好今后的教学工作,为我们业务的进一步提高积累经验,我们应该在本学期末对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从中吸取教训,指导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
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首先,确定目标。
为了做好教学工作,我全面了解班级情况,深入了解学生的能力结构和学习状况,然后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从而争取班级绝大多数学生理解并学好。这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开始,一定要做好这个铺垫工作。
第二,认真备课。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上好课,首先要备课,这是上好课的前提。因为这学期的历史教学已经进入复习阶段,每节课的容量都特别大,同时也要求老师系统备课。为了上好历史课,我在我们高三历史组其他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备课。备课既包括准备教学内容,也包括准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教学内容。所以每天一定要看十几本教学参考书和其他教学辅导资料,从中汲取营养,才能更完美地准备好每一节新课,为上好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提前上课。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由于教学实践时间短,经验明显不足。为了教好每一课,我基本上每次新课前都会听我们历史组的其他老师讲课,借鉴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达到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目的。每学期坚持听课评课,从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大大缩短了我的工作适应期,让我在教学业务上自信自如。提前上课,备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对我的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四,提前试讲。
做了其他的教学准备后,因为我是一个年轻的老师,所以每次新课前我都多次要求自己找一个空教室或者其他安静的地方。通过尝试,我可以发现自己板书和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逐一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树立和巩固自己的自信心。
第五,系统地讲题目。
要搞好历史教学,除了常规教学外,学生还必须辅以练习,以便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在这期间,学生必然会犯很多错误,这就涉及到如何与学生交谈的问题。我认为试题是一种工具。我们只是想通过试题教给学生一种模式,一种套路,一种普遍规律,对试题本身的实用价值不大,因为高考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原题。最多就是对我们平时的试题进行改编,变化,重新整合。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平时接触到的有限的试题,掌握应对考试的所有技巧。为此,我一说话题,我就说我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话题我都会说。我可以改编很简单的题,然后把身边的知识带过来,这样就可以举一反三了。疑难问题一定要解释透彻,多角度的跟学生分析,你要跟学生指出来,不要含糊,不要简单的说出答案。做完一道试题后,也可以做一个总结,以此来分析这类试题的规律,供学生琢磨。这个效果挺好的,学生普遍反映不错。
第六,网上复习。
学习是一个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学完一节、一个单元甚至整本教材后,一定要对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由于历史的特点,它的知识点繁多而复杂,这就要求我们以适当的方式重新整合这些知识。我采用点、线、面、体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来指导所学内容的复杂性。既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复习方法确实值得推广给很多文科生。以上是我高三上学期从事历史教学的全部经验。有些是成功的,但有些不是很有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有丰富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我相信我会做得更好!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3一、备课组基本情况
我们高二历史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朝气、活力、奋进、团结互助的集体。本学期,备课组由六位老师组成,他们负责北校当前班级的历史教学,另外四位负责南校高三文科班(包括复习班)的历史教学。
回顾整个学期的工作,我们都很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顾一下这一学期的工作,以期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二,备课组采用的教学策略
1,根据本校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定好基调,及时灵活调整。第一轮复习的基调是“扎实准确”。
“扎实”:这一届学生的特点是:学习习惯差,学习任务难以落实,基础薄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在注重教学进度的同时打好基础,根据学生各阶段学习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这样宁可牺牲速度也不能赶进度,导致吃不上饭。稳中求进,稳中求胜,不盲目求进。努力使学生掌握知识到位。在制定计划或调整计划时,提前提醒学生,让学生心中有数。
“准”:针对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知识点总结不到位的情况,备课组在备课过程中以考试为标准,准确定位,把握准确难点,准确讲课分析,防止学生对知识点模糊不清。
2.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高考要求学生的能力,不仅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还要掌握辨别、推理等思维能力。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非常重视第一轮复习,深入挖掘教材,尽量把基本概念和基本史实解释清楚、透彻,分析到位,并经常注意三册必修书的衔接和归纳,引导学生复习史实,加深记忆。基本功,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是通过课堂上典型的高考例子逐渐培养出来的。
3.加强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总结规律,掌握技巧。
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是历史学习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方法和使用键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筹备组的做法如下:
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备课组每周还明确下周复习的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学会解剖课本,提取重点,理解记忆,及时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将课本知识连成一个整体,构建知识体系。并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结论性语言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分析问题中发现和掌握规律。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发现一些历史规律,学会学习。
在解题方法上:通过阶段性训练和高考题的精讲,引导学生掌握评论中不同题型的思维模式,先读题,带题阅读材料,关注关键词,筛选信息,联系课本相关知识,用相关历史语言组织回答。在培训中,严格要求标准化答案。
4.加强个别辅导和沟通。每一阶段考试结束后,重点确定个别面试对象,当面认可已完成的试卷,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给予及时鼓励;及时的个别辅导和交流,不仅有助于学生补缺,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5.与外国交流并收集信息。
积极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高三历史老师的交流,及时收集一些关于高考的信息,弥补可能出现的教学盲区,引导学生好好复习。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备课组的六位老师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
1,新课程理念落实不够,教师仍然说得多做得多的现象严重,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2.对尖子生的培养措施不到位,力度不够。
3.由于缺乏足够的帮助和教育手段,差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因此他们的成绩并不理想。
本学期结束,特别感谢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学校教务处、教育处的科学部署。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我们的备课团队才能有序高效地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高二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成不了河。”做任何事情,都要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高三的复习学习也是如此。高考(历史)题中,选择题主要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包括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如12题中的“宗法制度”,13题中的“均田制”,15题中的“理学”。主观题第38题(1)问“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有什么特点?”;第38题第(3)题中“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一种什么样的国际格局”之类的问题,问得很直白,也很基本。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历史)题,虽然每年都有一些变化,但总是“一成不变”。因此,加强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准备高考、取得好成绩的“重中之重”。
二、聚焦“骨干”知识,突出“高频考点”
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突出“骨干”知识和“高频考点”。近几年的广东高考(历史)题,题型的生命系统呈现出“主要知识”和“高频考点”的特点。今年的考题,主要考查的知识有:宗法制度、均田制、古代中央官制、理学、辛亥革命、毛泽东思想、建国初期外交、罗马法、马克思主义、近代西方代议制、小农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两极格局、开辟新航路、资本论1929-1933。高频考点有理学、辛亥革命和三民主义、近代西方代议制和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苏联的建设”、“两极格局”、“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五年三考的“宗法制”和“经济危机”。因此,在高考备考中抓住“骨干”和“高频考点”是实际成绩飞跃的关键。
第三,科学备考,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指导。
高考备考,既要做好班集体各科的科学备考,又要全面掌握学习情况,科学备考。(这里我重点说一下学生理科考试的备考。)修改后的试卷中发现了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主观题中),如考题不清、考题错误、关键词错误、未按题要求作答、获取材料信息能力差、抄袭材料、混淆历史时间概念、历史错误、史实不清、答案模糊、死记硬背、缺乏学科思维能力等等。针对学生答题试卷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备课组教师应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这对提高高考备考效率,提高学生高考学习成绩将是锦上添花。
第四,规范学生答题,严格,细致,抓早。
规范回答,包括书写的规范和回答方式的规范。在阅卷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的答案都是潦草的,交错的,模糊的,答案没有分点或者分段。更有甚者,答案都是题号不对。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要注意“早”答题的标准,严格要求,做好每一个“细节”,落实到平时的练习和月考中,“打一场有准备的仗”,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总结不会停止,准备会有规律,只有不断的思考,相信会有进步!
高二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认真学习高考。
高考趋势是高三教学的方向和导向。每年高考总会有一些调整,所以只要高考还存在,学习高考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首先,我仔细研究了近三年的xx高考试卷,特别是2017和2018高考试卷。虽然今年高考会有调整,但肯定会稳中有变。我们解读近两年高考试卷的难度和能力要求,提问方法和答题要求等等。其次,研究去年和今年的考试笔记(考试大纲),了解高考的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试卷形式的变化,以及从能力和内容的变化中反映出什么样的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主流思想。我们应该在新课程、复习教学和实践中贯彻这些理念。
第二,认真研究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是高考的最终参与者,是高考试卷的答案。不是基于本校学生情况的教学,肯定是空对空的教学,教学效果不会很理想。经过接触,基本了解了学生的整体情况: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检验,重视基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学习自信的建立和学科观念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形成更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制定正确的教学计划和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个学年,一个学期,一个月,一个星期的教学都要有计划,都要提前有一个统筹安排。
根据我们对高三教学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制定了系统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从整体上安排了全年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当然,计划制定之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不断丰富使之更加完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第四,注重学生基础
我们学生的情况和现在的高考形势决定了一定要重视基础,主要是打基础。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查,用的是独创的笨办法——“听写”,主要目的是强迫学生看书、背书,反馈学生掌握情况。我们不必做高难度的练习。有些同学发现一些难题自己做,我们也劝他们不要做。他们要立足于基本问题和基本能力要求,如认识和再现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重新认识和再现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进程;对学生的历史概括、评价和启发能力进行专门训练。
五、积极参加研讨会,学习信息,吸取经验。
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高三历史教学研讨会,参加高考信息交流会,通过校友录与同样战斗在高三教学一线的同学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我们从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信息,这对我们今年的高三历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反思高三的历史教学,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工作仍然不到位。为了我们的学生取得高分,上大学深造,为了我们学校完成指标,赢得声誉,为了我们老师更好的发展,我们会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争取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