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东汉时,知止县被划为平度县。三国蜀汉时期,增汉平郡,调涪陵郡。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华侨定居涪陵县、郅都县、巴县,并统治汉朝。北周时,迁至汉平县。
隋开帝初年(581),涪陵郡废。开十三年(594年),汉平郡移至涪陵镇,改称涪陵郡,属巴郡。
唐武德元年(618),设立福州,属江南西路,夔州大都督(治今奉节)。天宝初期,改为涪陵郡。在甘源的早期,它被重新命名为福州。
北宋时,隆化县改为华斌县,隶属夔州道(治今奉节)。南宋时设福州,属夔州道(治今奉节),辖涪陵县、武隆县。元朝,位于福州,隶属四川书省重庆道,辖武隆县。明代福州位于四川省重庆市,属武隆县(后改名武隆县)管辖。清代设在福州,属重庆府,不领县。
扩展数据
相关名人
1,小向?(1871 -1940),武隆县(原涪陵县)巷口镇人。虽然他家很穷,但他热爱学习。光绪二十八年(1902),萧湘通过考试,获得奖学金,后被清政府派往日本法政大学学习。这期间,萧湘认识了梁启超,两人一拍即合,成为好朋友。
不久,萧湘在日本出席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并积极参加同盟会的各项活动。1906年,在梁启超的支持下,萧湘、蒲殿军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川汉铁路改良会”,要求清政府将官方的川汉铁路改为商业性质。
肖湘还撰写了《关于批驳铜局挪用的详细论述》等文章,为后来“护路同志会”的成立和护路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四川咨议局成立后,肖湘创办了四川咨议局机关报《包书》。护路运动爆发后,萧湘作为四川护路运动在北京的联络代表,向清政府请愿,结果被清政府拒绝。
1923年秋,萧湘回到涪陵,定居在涪陵市江东杨家园。萧湘创办了涪陵第一座图书馆——涪陵古图书馆,并将自己的数千册藏书全部捐给了该图书馆。1940 1,萧湘因病怒而死,享年70岁。
2.王朝魁?(1907 -1941),出生于武隆县(原涪陵县)庙垭乡,贫苦农民家庭。
他年幼丧父,靠母亲养家糊口。1926年,王朝魁走出校门,加入杨森部(国民革命军驻阜城第20军)当兵。因为他的学历,他从一名战士逐渐晋升为班长、排长、连长,甚至营长。
1937年,王朝魁20军奉命调往上海参加甲午战争。1937、10年,王朝魁的部队编入第6兵团,王党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133师398团3营9连长,全连驻大厂、云灶浜、陈家兴。王朝奎带领全连官兵英勇奋战,左臂重伤,仍坚守阵地。
1940 10王朝奎升任20军133师398团2营。1941年65438+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20军奉命在新墙河以南、汨罗江以北阻击日军10天。王朝魁和坚守阵地的战士与敌人肉搏,最终因虚弱而死在阵地上。1988年2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王朝奎为革命烈士。
百度百科-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