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古代建筑的美
总的来说,中国的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砖、瓦、石为辅。从建筑外观上看,每栋建筑都有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面是屋顶,下面是台座,中间是柱、门、窗、墙。在柱子上方的屋檐下,还有一种构件,是用木头做成的,纵横交错,层层叠叠。它被称为斗拱。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的独特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支撑屋内的屋檐、横梁和天花板,还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说起中国的古建筑,不能忽略“斗拱”二字。由于历代的做法多种多样,它已成为鉴定古建筑的最重要依据。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很多。分别代表某个级别;最高一层是丁典,以前、后、左、右四坡和五个山脊为特征,也被称为五岭殿或吴殿。这种屋顶只有皇家宫殿或寺庙才能使用;殿顶旁边是斜顶山,有前、后、左、右四坡。每坡有一垂直面,故交九脊,亦称九脊寺或汉寺、曹寺。这种屋顶多用于建筑性质重要、体量大的建筑。二级的屋顶主要有悬峰(只有前后坡和左右两端在山墙外)。硬顶(也是前后坡,但左右两端不伸出山墙)。以及金字塔形屋顶(从斜坡上交出的所有屋脊都保存在一点上)等等。所有的屋顶都有优美舒缓的屋顶曲线。无论是源于古人对杉木树枝的模仿,还是其他自然物质。这种艺术曲线先陡后缓,形成弧面。它不仅比直坡更均匀,而且便于屋顶合理排出雨雪。
从建筑类别上看,中国古代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寺庙、民居、陵墓和园林建筑。其中,宫殿、寺庙、墓葬都采用了相似的建筑形式和整体布局,即对称整齐,主次分明。所有封闭的四合院都用一条中轴线拴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地道的儒家风格。只有园林建筑与此不同,布局自由灵活,变化无穷,力求自然情调。当道家思想的痕迹多了。
与西方古建筑相比,中国的古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更偏爱木材,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木结构是主要结构。这种结构由柱、梁和檩条组成。部件之间的接合处用榫头和榫眼结合形成弹性框架。这种榫卯结合方式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建筑遗址中已有发现,说明形成于7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井干型,即原木或正方形的四边重叠结构,如井的形状。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结构,除了山地林地很少见到。二、“通斗式”采用通梁、通柱,施工方便,最抗震,但很难搭建大尺寸的阁楼平台,所以这种形式多用于南方的住宅和较小的厅堂、城堡。第三种是“吊梁式”(又称叠梁式),即柱上吊梁,梁上装柱(短柱),柱上吊梁。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增加建筑的宽度和深度,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已成为大型宫殿、寺庙、庙宇、宫殿、宅邸等豪华宏伟建筑所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有的建筑还采用吊梁跨斗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中国民间有句谚语“墙倒屋不倒”,充分表达了上述梁柱结构体系的特点。由于这种结构主要由柱和梁支撑,墙体只起间隔作用,不承担上部屋顶的重量,所以墙体的位置可以根据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进行安装,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更换。由于墙体不承重,墙上的门窗也可以根据需要打开,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以开成空窗、敞厅或凉亭。
因为木结构建造的梁柱结构是弹性框架,所以它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抗震性能强。它能使巨大的振动能量在弹性强的节点处消失。这对地震多发的中国极为有利。因此,在地震严重的地区有许多木制建筑,几千年来仍然保存完好。如山西应县辽代木塔,高达67米多,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天津蓟县辽代都乐寺观音阁高23米。这两座木结构已经有近千年或者说1000多年了。后者在附近经历过8级以上地震,在1976唐山大地震中遭受打击,仍安然无恙,充分显示了这种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优越性。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
中国的古建筑以其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多样的形式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令人钦佩。但这种外观并不是随意的,而是为了满足内部结构性能和实际使用的需要而产生的。比如形成了屋顶优美、飞檐上翘的大屋顶,以满足排除雨水和遮阳的需要,适应内部结构的条件。2000多年前,诗人用“如飞”的诗句描述了大屋顶的形态。在建筑主体部分的柱子处理中,排列的柱子上端一般做成柱头向内倾斜的形式,使柱脚外侧的“侧脚”呈现上小下大的形式,柱子的高度由中间向外逐渐增高,从而呈现柱头外高内低的曲线形式。这些做法既解决了建筑的稳定功能,又增加了建筑造型的优美曲线,将实用性和美观性恰当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适用性和美观性相统一的很好的例子。
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立面、屋顶丰富多彩,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圆形、半圆形、太阳、月亮、桃、扇形、梅花、圆形、菱形等。屋顶形式包括平屋顶、坡屋顶、圆顶、尖顶等。在坡顶,有不同的类型,如仙殿、斜山、行山、硬山、爨尖、交叉山等。其他人将几种不同的屋顶形式结合成一种复杂多变的新风格。
建筑的平面布局是决定一个建筑、一组建筑、一组建筑群,乃至一个村庄、一个城市形态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平面布局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一个是曲折灵活。大部分的帝王宫殿、寺庙、陵墓、官厅、宫殿、宅邸、宗教寺庙、庙宇、祠堂、厅堂等。采取前一种形式。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明显的中轴线,主要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陪衬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两侧。这种布局定义清晰且对称。以北京的寺庙为例。在其中轴线上,前方有影壁或牌楼,再有山门。山门之内,有前堂,后有正殿(或称大雄宝殿),再有后堂和藏经楼。中轴线两侧布置衬托建筑,均匀对称。比如山门两侧有侧门,正殿两侧有大殿,其余大殿两侧有走廊和厅堂等。工匠们用烤云撑月、绿叶撑红花等手法来烘托主体建筑的庄重。这类建筑,无论建筑数量多少,建筑规模大小,一般都采用这种布局方式。从一门一厅到两入口三入口甚至九宫,庞大的京都就是这样的规律。这种庄重、工整、对称、衬托为主的方式,充分满足了统治者和神灵对崇高、庄严的尊重需求,所以几千年来代代相传,逐渐完善。另一种布局方式则不统一,不对称,因地制宜。这种形式多用于风景园林、民居和山区村镇。其布局方法是根据山川情况、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灵活布局。比如房子,甚至寺庙、官厅,这些坐落在山脚下、临河的地方,总是临河而建,依山势地形一层一层地建造。这种情况最适合西南山区、江南水网地区以及地形变化较多的地方。这一布局原则因适应了我国众多民族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的广大地区的需要,而被沿用了几千年,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中式园林就是布局灵活,变化曲折的例子。山城水乡的城市和乡村布局也是根据自然情况和河流水网的情况。由于土地制度的公布,出现了许多实用美观的古镇规划和建筑风格。
中国古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有些颜色明亮对比鲜明,有些则和谐素雅。建筑师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习俗选择使用。宫殿、寺庙、庙宇等建筑常采用对比鲜明的色彩:红墙黄瓦(或其他颜色的瓦)衬托绿树蓝天,屋檐下金色的彩画使整个古建筑显得格外美丽。琉璃瓦和彩画是表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色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琉璃瓦是一种非常坚固的建筑材料,具有很强的防水性能,广泛应用于皇家建筑和一些重要建筑。琉璃瓦色彩鲜艳,有黄、绿、蓝、紫、黑、白、红。一般黄、绿、蓝使用较多,黄色最为高贵,仅用于宫殿、国家、寺庙等主要建筑。即使是皇宫,也不是所有建筑都用黄色琉璃瓦,二级建筑都用绿色和绿色的“边饰”(边缘)。在宫殿和寺庙里,一般不太可能使用全黄色琉璃瓦屋顶。清朝雍正年间,皇帝准许孔庙使用全部黄色琉璃瓦,以示对儒家思想的独尊。琉璃瓦可分为四类:一类是管瓦、板瓦,用于覆盖屋顶。第二种是屋脊装饰,即屋顶上的装饰,包括大屋脊上猫头鹰的尾巴、竖屋脊上悬挂的动物、屋脊上的动物等。动物的数量取决于建筑的大小和等级。明清时期,最多有十一个,最少也有三个。他们按以下顺序排列:骑在最前面的是鹤仙人,然后是龙、凤凰、狮子、独角兽、马等等。第三类是琉璃瓦,用来砌墙等部位。第四类是釉面花纹,有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和人物故事以及各种几何图案,装饰性很强。
彩画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看到了天安门门、故宫三大殿、天坛、颐和园、雍和宫等重要建筑的门窗,尤其是屋檐下的金、红、绿彩绘,增强了这些被遮挡构件的色彩对比,同时也使黄、绿相间的屋顶与下方朱红柱子的门窗之间形成过渡,使建筑感觉更加辉煌华丽。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技巧。建筑彩画还具有实用和美化功能。实用方面是保护木材和墙面。古代有胡椒屋,就是在彩漆中加入胡椒粉,既保护了墙壁和横梁,又散发香味驱虫。装修的作用是使房子的内外明亮美观。早期在建筑物上绘制彩画的图案,逐渐绘上各种动植物和图案。后来逐渐规范化、程式化,到了明清时期才定制化。明清时期的彩画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图案化的彩画,分为贺(以金龙凤为题材)、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卓墨、卓妍墨、雄黄酒、墨等。都是按照用金量和用的主旋律来排名的。另一类是“苏式彩画”(后来出现的)也有一些别出心裁的彩画,如故宫太和殿的柱子用金粉装饰,周围缠绕着龙,遵化清东陵慈禧陵寝在楠木梁上绘制金色彩画,达到了辉煌的顶峰。
素雅的色彩在中国的古建筑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比如江南的民居和一些园林寺庙,粉墙黛瓦,清新美观。北方山区房屋的土墙、青瓦或石板瓦,也让人感觉安静舒适。甚至一些皇家建筑也在刻意追求这种古朴典雅的山景意趣。清康乾年间经营的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中国古代建筑中有丰富的雕塑装饰。古建筑的雕塑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建筑上,或雕刻在柱子、横梁上,或模压在屋顶、横梁、立柱上。题材有人物、神佛故事、鸟兽、花鸟、鱼虫等。龙凤题材应用更广。雕塑的材质取决于建筑本身,包括木、石、砖、瓦、金、银、铜、铁。另一类是建筑内或两侧或前后的雕塑。大部分是没有建筑而存在的,是建筑的保存或附属物。建筑中的雕塑多为佛寺、道观中的佛道内容。
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与环境的合作与协调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许多精辟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古人不仅考虑建筑内部环境主次的配合与协调,还注重其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有一种讲究阴阳五行的“堪舆”,即风水之学。虽然其中夹杂着许多封建迷信,但剔除其糟粕,仍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尤其是地形、风向、水文、地质等部分还是有参考价值的。中国古代的建筑师和工匠在规划、设计和建造时非常注重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地理特征、气候条件、森林植被等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使建筑的布局、形式、色彩、体量等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比如《管子》在论述选择都城的条件时,强调不在山下,而在广川之上,高水不近旱,低水不近涝以防省,因为有天然的材料和有利的地理条件。至于城镇、城堡、村庄、寺庙、花园、房屋等。在山区,它们也是随着山地地形的起伏而转弯,高度分散,适合部署。江、湖、海沿岸的建筑,必然要根据港湾内河流支流的地形来布置。历代墓葬特别注重地形和环境。所谓“龙脉”,就是把周围的地形和风水考虑了几里、几十里甚至几百里。园林是结合空间和时间的艺术,景色随时变化。对于园区内外环境的关系,相互配合是最重要的。“借景”是造园手法中巧妙利用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明基成的《园冶》一书有一章是讲“借景”的。他说:“花园善于借用...借款人的花园虽内外有别,但风景无限。”远处的峰峦、亭台楼阁,以及园外的林木、海山景色,都可以借进园内,成为一道风景。风景和景色也是互相借鉴的,阳台和墙外的杏树可以互相借鉴,形成一个大的环境空间。
综上所述,中国的古建筑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给我们以审美享受,为研究历史和科学提供经验证据,为新的建筑设计和新的艺术创作提供参考。它不仅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