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州南漳马仓的由来

冀州市(原冀县)位于华北平原南部。它创建于公元前201年,距今已有2210多年的悠久历史。80年代初,国务院安排部署第一次地名普查,结果显示蓟县有425个自然村。虽然这些村庄大小不一,建立时间不同,但它们的村名都是经过精心确定并沿用多年的。

1.最常见的是“村”和“庄”。冀州市的村名中,最常见的是“村”和“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村”“村”是“农民居住的地方”。村名以“村”为谓语的有73个村,村名以“村”为谓语的有170个村,共计243个村,占全市村总数的57%。如吉州镇大齐村、官道里镇六合村、小寨乡孙度村、北张淮乡孔村;西王庄镇西王庄、码头李镇王明庄、徐家庄乡徐家庄、南五村花园庄、周村镇白虎庄等等。

2.有五个字类似于“村”“庄”。冀州市的村名中,有五个与“村”、“庄”相近的字,分别是屯、寨、关、城、营。有40个村,占全市总村数的9.4%。

屯,村庄。冀州市的村名中,以“屯”为谓语的有五个。比如周村镇的小屯,南五村的高家屯,魏家屯镇的赵相屯等。翟是“一个被栅栏和围墙包围的村庄”。冀州市的村名中,以“寨”为谓语的有23个,分布在全市7个乡镇。其中吉州镇数量最多,有7个村。李镇西码头崔家寨,“为防滏阳河泛滥,筑寨墙”。码头里镇的前薛家寨和后薛家寨也是“用围墙盖房子”。小寨乡大寨村,因水患兵灾,在村四周建寨,故改名为大寨。南小寨,张淮乡,北,“原来有个小寨子”;关,即“城门外的街道及附近地区。”冀州市的村名中,以“关”为谓语的有4个。吉州镇有西关和北关两个村。西关在冀州城西门外,北门在冀州城北门外。周村镇有前恩关和后恩关两个村。这两个村落建立于秦朝(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前0-206年),旧《冀州志》记载:恩官“以机验地”,官府在此设置“关卡”。关昊南是前恩关,关昊北是后恩关;城市是一个城镇。冀州市的村名中,以“市”为谓语的有五个村。这些村庄都与城镇有关。小寨乡助柳城,《水经注》曰:“地多柳,故称‘助柳’。据考证,浮柳城建于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秦代(公元前221-206年)地图,没有冀州城,却标有浮刘城。后沿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村庄。码头李镇南古城和顾北城,古称长城,建于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战国策》载:“程潇十年(前256年),燕攻长城”,即此地。这个地方最早叫老城,后来演变成了谐音演变的村落。1946,它被分成两个村庄,一个在南边是南古城,另一个在北边是顾北。小寨乡的南安阳城和北安阳城最晚建于西汉初年。韩信曾在此驻军,当地至今仍有“韩信之地”的说法。最初1个村庄被称为安阳市。明朝时期形成了两个村落,一个在南边叫南安羊城,一个在北边叫北岸羊城。营,即军营。冀州市的村名中,以“营”为谓语的有三个村。这三个村子都和军营有关。官道里镇横上营创建于元代。相传元朝以前,曾有一个商姓军官在这里搭过军营,一度隶属于衡水,所以村子取名为衡尚营。原来有1个建制村,50年代末分为四个,分别是横上营一大队、横上营二大队、横上营三大队、横上营四大队,简称横一村、横二村、横三村、横四村。南吴村镇车营之后,明朝燕王横扫北方时,在此设立了三座战车兵营。后一批老弱伤残军人留在村里组成了一个村子,后车营村的名字就定下来了。官道里镇千户营是一个只有20多户人家的小自然村,属于官道里村。在古代,它是千户人家的营地。

3.以职业命名的两个字在冀州市的村名中,以职业命名的有两个字,即蒲河店,占13个村。

店,也就是小店。冀州市的村名中,有五个村是用“谓词”铺成的。命名的原因是这个村子里有很多商店。冀州镇的第一铺、第二铺、第三铺、第四铺、十里铺,始建于汉代,因店铺众多而得名。也有七铺、八铺、十二铺消失了。商店是出售商品的商店。冀州市的村名中,以店铺为谓语的有8个村。都来源于商业和服务业。周村镇有三个村:东安店、Xi安店和中安店。村落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汉代时,这里有一条古河道,有人在河堤上开客栈。之后,他们的生意兴旺起来,发展成了三个小村庄。中间的村子叫中安店村,左边和右边的村子分别叫东安店村和Xi安店村。徐家庄乡富水店,建于唐朝以前,很早以前就有店了;王兴王喜镇桥北店,南贾村,清朝康熙年间在此开店;王喜镇清官店,清朝咸丰年间埝口村人开旅馆的地方;通往冀州城的南北路旁,南五村的前辛店和后辛店,有两家大车店;等一下。这些村落因为店铺生意兴隆,居民增多,人丁兴旺,逐渐成为村落。

4.以姓氏命名的八个字在冀州市的村名中,以姓氏命名并用作“谓语”的有八个字,占13个村。有李字的,有官道李镇的官道李,码头李镇的码头李,冀州镇的李。

还有官道李镇的王和门家庄乡的魏。以字王,有墩里镇墩王。

小寨乡有北魏、南魏用魏字。用方块字的,小寨乡南北都有。以段字,周村镇有分。

5.上面提到的村名“谓语”用了a字,因为姓a的人来这里建村,所以用了a字..

小寨乡有两个村:北尉迟和南尉迟。1929版《蓟县志》载:南尉迟有尉迟恭墓。唐代尉迟恭“征辽自太宗,死于河北,葬于此”。原来“尉迟恭墓”是一块。因此,人们以尉迟命名村庄,住在南方的为南尉迟,住在北方的为北尉迟。

6.由附近物体确定的超过20个单词

冀州市的村名中,以附近物体命名并用作“谓语”的词语有20多个,占124个村,占总村数的29%。这些村庄都是以附近的事物命名的。因附近有墓葬,故有前中、后中、双中、马忠等七个村庄。漳河附近有8个村庄,分别是张夏、张淮、内漳等。附近有11村有窑,名为瓦窑。以附近物体命名的村落名称还有园、林、岭、桥、坑、洞、洼、津、口、院、仓、厂、疙瘩、头、台、堤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