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外滩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上海外滩是上海的租界区,是上海近代城市发展的起点。1843之前还是黄浦江边的一片滩涂。从65438年到0844年,这片区域被划为英租界,英国人把这片区域作为码头。不久,怡和洋行、美资奇昌洋行等一批英资公司在此开业。1848,这里铺了路,加固了河堤。这条路的名字(外滩)是迄今为止西方国家对上海外滩的称呼。
今天的黄浦公园成立于1868(当时叫外滩公园),是上海最古老的公园。到1928,外滩公园只对西方人开放。自19年底以来,上海外滩逐渐成为租界管理机构、银行、酒店等场所建造其体面建筑的区域。渐渐地,租界早期在这里修建的相对低矮的建筑被拆除,新的豪华建筑拔地而起。7月1928,外滩公园正式对中国人民开放。到公元1930年,上海外滩的华盖基本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建筑大多为国家或城市机构所用。到了80年代,上海外滩的面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新建了许多摩天大楼,其中一些直接建在老建筑的后面(如外滩大楼)。与这些新建筑相比,外滩的老建筑很矮,这深深地改变了外滩的面貌。过去直接沿外滩河道的码头全部搬迁,沿河防洪墙也进行了修复加固。此外,过去客运站的钟楼在延安东路高架桥修建时向南移动了约50米,进入中山东路接口。在外滩的最北端,苏州河流入黄浦江的地方,还建了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一些建筑后来出租给外资或国有企业。近年来,关于上海外滩建筑群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提议有一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