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
论文关键词:历史校本课程开发
摘要:要搞好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就要立足当地实际,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我们可以看到,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开发的目的是重视学校师生的独特性。?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是以开发学校为编写历史课程的主体,让学校师生积极参与,自主开发供学生学习或选择的高中历史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对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笔者想谈以下几点。
一,从当地实际出发,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
一般来说,基础教育资源通常只具有普遍适用性,难以体现各个学校的特殊要求,适应各地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需求的实际变化。为了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学校还应该从当地实际出发,开发历史校本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学校组织策划、设计、编写、实施和评价适合当地需要的活动方案的过程,是学校师生构建自己独特的学校课程的自主行动。它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学校环境的独特性。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为学校实现自身的教育目的和理念提供教育资源支持,而且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校本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可以是教师个人或教师群体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创造性研发,也可以是对现有资源的选择和改造,可以通过长期规划或个人具体项目的开发来实施,形式和内容丰富。基于学校和教师的自主行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准确把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对学校的人力物力、办学环境、办学历史、教育理念等有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学生和知识的历史课程资源来确定开发主题。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地方和社区环境是开发历史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最有用的区域。比如我们学校的历史校本开发,结合当地历史资源的丰富特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这些堪称历史上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好案例。因此,认真研究当地的历史社会环境,不断收集和积累相关资料,时刻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就有可能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可以开发的高中历史课程资源。
第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人口大国。当我们使用完全统一的国家课程时,我们不得不忽略其差异,寻求共性。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国家集中统一体制下,国家课程的存在是适宜的,但在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今天,国家课程的局限性暴露出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被提上了教育改革的日程,并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认可。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是新课程开发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证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包括促进变革,是实践者的问题,而不是创新者的想法。真正持久的课程改革必须依靠实践者在改革过程中的积极参与。
历史教师作为实践者,也是课程开发的核心参与者。没有历史教师的参与和发展,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很难取得根本性的成功。正是由于大家理论的不断丰富和一线高中历史教师的具体实践,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步推广。作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本身,其开发的理论和实践也日趋完善,并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因此,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有着不同于国家校本课程开发和地方校本课程开发的独特理念,可以概括为获得中央、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的支持;国家只是把课程改革的权利下放给学校和教师,而不是完全放弃这个权利,更不是完全切断与学校和教师的联系。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应参与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将教师的传统角色从原来的国家课程实施者转变为学校课程的规划者、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在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现有课程进行筛选和改编,也可以开发全新的校本课程。
第三,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重视教师和学生的独特性。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功能在于不断满足教师和学生的独特性、办学特色和办学环境的独特性。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广大历史教师不断参与课程决策,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发展学校的人文环境和当地实际的历史教育环境,从而更好地突出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标志着课程开发的主体从上到下下移,证明学校可以也应该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成为课程开发的一员。这种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有助于在整个高中形成更加成熟的研究氛围,能够更加有效地拓宽校内外的交流渠道,从而结合高中历史教学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达到更好的教学和教育效果。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历史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把握,实施积极的发展策略,促进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发展。
参考资料:
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介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3]朱穆举。进入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上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