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额春联

中国所有的春联都是红色的。只有我老家莆田的春联,红纸上有一片白,所以叫“白春联”。

我以为红色象征桃花,白色象征梅花。粉色李白,那是春天的颜色。把春天的颜色贴在门上,春天就会进屋,进入每个人的脸上和心里。长大一点才知道,春联上的白节,从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诗意,那是一段痛苦的历史,是一段永远无法转开的悲情。

那也是400多年前明朝的一个春节。当时日本人入侵福建沿海,在莆田烧杀抢掠。莆田人不甘受辱,奋起反抗,遭到日军屠杀,死者数万。直到抗日英雄戚继光的军队赶走了倭寇,莆田才被收复。逃到山里的人直到正月初二才回家。他们在家里贴上白纸,悼念死去的亲人。由于丧事,过年推迟到正月初四。在吉祥的节日里,人们习惯粘贴红色的春联,所以人们把春联放在原来的白色对联上,但在顶部留一块白色,以示悲伤。

喜气洋洋的春节,因为春联上的白色,显得有些沉重。从此,家乡的春联不仅多了一种颜色,而且一年比一年多。除夕在我们那里叫“超龄”,正月初四叫“超龄”。和老少咸宜一样隆重,和备酒做饭一样。正月初二,因为是当年的哀悼日,不允许走亲戚,家家户户都没人走亲戚。很多村子里在树荫下表演的莆仙戏,不是那种甜腻的吉祥题材,大多是血与悲的作品。歌剧的基调似乎有一种无尽的沧桑感,激起人们诗意的忧虑。于是,家乡的春节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吸引并召唤着远方的游子。习惯了在世界各地漂泊谋生创业的家乡人,当春节来临时,他们可以每天在外面挖一桶金,他们宁愿没日没夜地旅行回家。

过年回老家,喜欢走村串巷看春联。看着看着,然后在上面念了一段白。那是一句没有文字的美丽句子,那是一段无声的历史。历史的屈辱被后人用这种方式铭记,真是家乡先贤的大智慧。有些人把屈辱浓缩成了纪念碑。虽然时间久了,但能这样进村入户吗?有人写了一本关于羞辱的书。虽然详细,但能如此醒目的警示吗?在酒香笑语的喜庆时节,鲜红的春联娱乐着我们,短短的“白额”让我们深思。所以在我的家乡,虽然人会笑,但是笑得有节制;人也喝酒,但很少喝醉,也很少在今天有酒的情况下忘记明朝没有米。在我们看来,被认为是美味的年夜饭,其实就是一些普通的米、豆、肉、菜。莆田的菜好像本质上是民间小吃,炒米粉,拉面,炖豆腐,烧腊。连菜名都这么真实。小时候过年,吃的最高档的菜是牡蛎汤,但是这些粗粮粗菜特别好吃。所以我觉得,就连家乡的年夜饭,似乎也像家乡的春联一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以其独特的风味,让人留恋,又以其特有的低调和质朴,在人们心中年复一年地传播着节俭、务实、拼搏、自强的理念。

家乡地广人稀,人不能躺着吃现成的饭。他们必须同心协力为世界而战。以白额春联为特征的家乡春节习俗,是孕育这种奋斗精神的文化脉络。虽然春节是要过的,但家乡人总能居安思危,乐此不疲地忘了舒。正月初三,山里田里都有人劳动。过了第四天,归来的游子又出去打天下了。从明朝到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优秀的人从白额春联的门框里走了出来。他们因其文学技巧、道德人格、文学才华、科技成就或商业和企业家精神而闻名。他们一代又一代地诠释着白额春联的深刻含义,丰富了白额春联的丰富内涵。因为我们没有忘记耻辱,对荣耀的追求更加执着,因为我们没有忘记苦难,对幸福的向往更加热烈,因为我们没有忘记过去,对未来的发展更加顽强。这可能就是我的家乡每年都贴白额春联,代代相传的深层原因吧。

代代相传的白额春联,近年来在一些人的门框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全红的春联。时代在进步,习俗在变化,但我想,无论如何,春联顶端的白色都不应该从家乡人的心中抹去。红色,象征着幸福和吉祥,如果没有那种白色的对比和警示,它会长久地展现出明亮、浓密、温暖的魅力吗?(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