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农耕阅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一等忠臣孝子,读书耕田两件事。”农耕读书文化是楠溪江古村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说,离开农耕读书文化来谈楠溪江古村落文化是不现实的,不可想象的。楠溪江现存古村落的建筑都很古朴自然,几乎都是素木、毛石、青砖粉墙。但他们充满野趣,注重自然美,以自然为参照物,却又高于自然;虽然是人为的,但它巧妙地将人工美、艺术美和自然美结合在一起,为国家级风景名胜楠溪江增添了动人的魅力。这种建筑风格和材料反映了楠溪江村民对文化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们强烈的生态环境意识和人道主义思想。作为文人的一种理想,早期的耕读生活起源于隐逸,这是儒家“归隐独处”和道家“回归自然”的人格结构。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高的道德价值,寓意高贵和超脱,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寄托。特别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崇尚自然,追求空灵宁静,逃避现实,向往一种原始自然状态下的生活,似乎更加浪漫。受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影响,楠溪江人非常重视礼乐教育。与此同时,晋宋时期由北向南的人口迁移,使得许多高学历官员迁往南溪,在此建村择地定居。他只希望后代子孙继续“读书为士,孝敬祖先”。“读书能让你骄傲,种田能让你富裕”成了他们宗族的传统,代代相传。耕读生活最早起源于何时,很难确认,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与中国古代“重农轻商”的思想有关。因为有些学者身在官场,身不由己。看到朝廷的腐败,官场的黑暗,有很多屈原那种“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清”的愤世嫉俗的慨叹。自然就发出来了。我不想和贪官同流合污,不想过“奢侈无聊”的生活。在当时的士大夫圈子里,大多不以自己的高官厚禄为荣。很多文人避开尘俗,游历名山大川,寄情山水。更有甚者,他们躲在山里隐居起来。同时,他们又不想自杀,所以有了隐居山林的想法。但由于地位低下,商人们又不能俯首帖耳地迎合他们,于是他们投身于农耕,过着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生活。种几亩薄田,种花草,游山玩水,吟诗作赋,抒发性情。其实“耕田”似乎只是象征性的,很少有学者亲自耕田。他们只是寄情于山川,在秀美的山川间吟诗,陶冶情操。说到底,这种耕读生活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耕读生活。但无论如何,他们在村落规划和建筑中,尽力营造出文人特有的幽雅情趣、浪漫典雅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调。在南溪青山秀水掌,创造一个又一个温柔富田,没有野趣的村落。在宋代,农耕和读书文化因科举制度的演变而得到改造和强化。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代。它原本是朝廷为选拔官员、为士人开设课程而设计的,但它的实施间接提高了各地士人学习文化的积极性,从而普及了文化。到了宋代,科举考试的次数扩大了,考试方法也改进了。此外,雕刻活字印刷也很流行。特别是北宗仁宗的几项科举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农耕和读书文化的发展:一是要求士子在家乡读书应试,以致各地建立各种学校;二是各科进入秀才榜的人数为南方各省设置了优惠的最低名额;第三,规定商人及其子女不得参加科举,只允许士子和农民子女参加,极大地激发了普通人对科举的兴趣,甚至农民子女也看到了读书做官、亮门楣的希望。不再是幻想的噩梦,而是实实在在的希望,所以人们在角落里挂书,用柳枝写字,在沙上练字,在田间成才,并不鲜见。文化大众化的同时,也赋予了耕读文化新的内涵,于是出现了真正的耕读文化。楠溪江流域,先有谢灵运、陶弘景等六朝文人的开悟,后有张九成、王等历代文人的开悟。无论是农耕还是读书的新旧观念,都已经渗透到楠溪江山麓的每一个村庄。就这样,独特的乡村文化——农耕——读书文化在楠溪江生根开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书可以让你骄傲,种地可以让你富裕”成为楠溪江居民一直追求和向往的生活。每个宗族都在自己的“家训”和“族谱”中明确规定,子女必须读书。比如芙蓉村的《陈氏族谱》上说:我族所有子弟,都要努力读书做学问,以求仕途升迁;农民必须勤于农事,勤于贸易,才能成家立业,就是很穷的人也要清白自守,绝不能学猥琐,毁家声...“这种陈氏族谱中记载的耕读传家的社会传统,至今仍在流行,而在芙蓉村,“姓氏兴盛,风气纯美,人伦恭敬,家尊儒术,诵经之声在癌中处处。“河阳村《谢氏族谱家训》说要‘以农为业’。在谢氏家族的族谱和族规中,有一段读书的记载:“读书可使人骄傲,种田可使人富足,不可游手好闲,自暴自弃而以耻,年少而废,年老而终。“潭下村陈氏家训更为明确详细:“祖上家法以忠孝为纪,耕读勤俭为役”。林峰村袁遗庙里的一幅对联上写着:“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子孙勤俭节约;继祖一脉真,唯读书耕。”“西山揽胜怀圣贤,家添荣华,望昆明。“为了让孩子读书做官,南溪沿线的村子都开始学了。宋代理学盛行,传播理学的重要途径是建立书院,接受学生讲学。书院的建立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起初只是官方机构进行注释和疏化,后来逐渐发展起来。中国一些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重阳书院、岳麓书院、睢阳书院,都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南宋时期,私塾开始流行。书院一方面可以讲学,传播学习,研究学习,交流学习,另一方面是供人刻苦学习,准备科举考试。南宋龙图阁大学士王在《送叶秀才序》中说永嘉,“友礼之学在东南,横渠口写字之人甚多。他们带着兄弟去做官,很多都是这样出去的。展现了当时楠溪江中游前所未有的农耕与读书文化的局面。楠溪江推广学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聘请教师主持义学或学堂,另一种是宗族利用方氏宗室的祖传财产,从贫苦人家偷孩子上学。岩头村的《金氏族谱家规》说得很清楚,“每年都期望一个正直有学问的人来教导他的孩子,他必须注意他的学业和礼仪,以免失去他家族的记录。有素质的孩子可以和学者比,不能向他们学习。应该都是庙租资助的。”楠溪江其他村的各族祠堂大多规定,凡入县衙学校,到府省应试者,均由祠堂出钱。试点后,祭祖等费用也由宗祠支付,宗族内公学田所得全部用于兴学。直到解放前夕,所有考上高中和大学的学生,仍然需要用宗族祠堂或公田的收入来交学费,可见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在古代的楠溪江流域,易学对学生的品行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河阳村的《谢氏族谱规例》说:“创办易学,原是国家教化民众之计,未曾想后人会喜好浮华华丽,已是青紫。任何学生都必须遵守白鹿洞的规则...任何一个离开学校的学生,都要充满疾病,讲一种语言,凡事小心,平和和谐。”因此,这方面的学者非常自觉地传授儒家伦理,维护封建秩序。如花坛村的糜竺“古学好,朴质自持,贪欲不除。荣禄未能捕捉其志,遂孝顺其亲,与兄弟为友。”又如渠口乡塘湾村郑氏族谱,讲述了在嚣张跋扈的故事。“他心胸宽广,多才多艺,善评往事,善作词。建一个漂亮的房间,存放书籍,列出古画和玩物,供清欣赏。朗读时,我只喜欢弹钢琴和种花。风和日丽的时候,我会带着春天去沏茶,刷桌子,开瓶,我会在蒙蒙春石中以朋友为荣,不再知道世间有什么荣辱。且班里有课,除了义的一面,还以诗书陶冶性情。”有的直接担任教育家,如宋末河阳村的傅。“他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重视它...冯异整肃,衣冠严整,雍容华贵,为士绅们树立了榜样。当时称之为儒者长者。”世家子弟科举成功,是整个宗族的荣耀。功名利禄者,皆入族谱,在全家各种庆典中,亦可享特殊荣耀。旧时祠堂里的匾额、对联,既歌颂了先人的辉煌业绩,也炫耀了百姓的仕途、官运。渠口乡村胡大祠堂里有一副对联,上面写着:“书法代代相传;诗书变文章后美。”村徐氏祠堂的一幅对联是:“门台附近的祠堂,是忠孝的发源地;行分四院,望后人继志讲故事,贤德助美,赞后人。”而永琏永嘉县城隍庙里一幅赞美刘基的对联上写道:“学而优则仕,为太师立国之先,传王佐渡江策划者无与伦比。”“为帝之师,为王之令,中山古为第一;像太阳的光芒,像月亮的亮度,在今天的碧水中无与伦比。”这是上村和温州刘氏家族几百年来一直津津乐道的“喜事”。另一方面,每逢宗室修谱(或称续谱、圈谱)等重大节日,在正殿后檐的照壁上提供历代尊为高官的祖先画像或地图、牌位,供百姓瞻仰和引以为荣,同时意在激励百姓继续求学为官,博取功名和荣耀。在一篇名为《仿佛在堂》的文章中,甄《朱氏族谱》充分描述了对子孙家族姓氏的殷切期望:“吾若有万卷书,何以存千分?但是,如果我后来的儿子是孙子,如果他不忘这个想法,他会努力写诗,他就能掌握祖先的武功,他就能打晕孙谋。“这种种田读书的理想,已经成为楠溪江人的传统。在交通闭塞的偏远乡村,柯家能勤于耕作,善于读书,语言非常清晰,文风很强,在全国农村都有辉煌的成就,是极其难得的。”杭州数三春的麦饼香,温州数屈的笔墨文章。明朝孝宗时期有着“西山第一山”美誉的花坛村状元曲(1438-1519),不仅是镇西朱氏家族的荣耀,也是整个永嘉、温州地区的荣耀,一直为南溪人津津乐道。花坛地区的学风从古至今都很兴盛,从它的族谱就可以看出来。“不学则废,学则立,所以学问不算太大。”士尽天助。天道自有天道,不可学。人有一个不变的纪律,必须学会说话。圣贤从其知识中学习,不学之人从其无知中学习。主人成室,木木有余,取之度不乱,由绳墨两要素决定。君子遇事不怕,但不为体制所扰。除非他学会安全,否则他无法平静自己的心。是书生君子之绳。“这种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精辟见解,无疑给楠溪江深山峡谷中的古村落蒙上了一层浓郁的画卷气息。在浓郁的农耕读书文化思想影响下,楠溪江经历了无数代名家。清道光三十年,河阳村《重修谢氏族谱序》曰:“读书随美,与户比可封;游泳的人,手指赢不了。“除了《黄友三先生》、《袁先生》、《惜春六君子》、《永嘉四灵》之外,芙蓉村的《十八经根》是同朝为官,村是三代五士,溪口村是四代六士,引人注目。此外,塘湾村还有郑两兄弟,两人都是南宋进士。郑的德性是完美的,尤其是在经学方面。邓绍兴第一,李灌郭子也斯,宗子邵青。外乞,由龙图阁知宁国府。温肃之死。.....伯英兄与渤海皆知名,故为永嘉之学生,有郑集。”郑伯瀛是龙兴归位(1163)秀才,著有《归于吉》。郑波海是绍兴新魏年间的进士,他设立了一个账号,作为弟子,有数百名进士。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戴在溪口的家世。据史料记载,戴祖籍溪口村,由福建迁至台州仙居。北宋时,始祖戴枢到永嘉讲学。三年后,傅园成为一名学者,他和他的弟弟戴勋一起从成都学习,成都以其理学而闻名。南宋嘉定年间,戴舒之子戴绪师从叶适,成为一名秀才。著有《五经》、《儒林外史》、《东都略》。到了五年,戴勋的儿子戴考中进士,从一个什么都不做的大夫,变成了一个做太子的大夫,担任了秘书监...赐工部尚书,除文华阁学士外,赐端明堂学士、端文学士。靖王的私人藏书“明静”中刻有一堂,其中有“殷敏纪”。邵希耕守年,龟年之子戴希弟,于五一师从朱的戴蒙考试。淳祐辛丑年,戴东,戴蒙的次子,是一个孝顺的书生。戴家为了标榜这一功名利禄的大事,在溪口戴氏大宗祠题写了一副对联:“入程,朱门反复弹理学双线;整个南北朝时期,这里还被称为邹鲁春宫的第一、第六名。值得一提的是,据乾隆《永嘉县志》记载,著名理学大师朱在浙东道长平掌管盐茶时,曾遍访楠溪江诸学者。他先到党溪村拜以理学著称的(刘)为师,说:“过了南溪就不认识刘,就像过了洞庭就不认识橘子一样。“可惜没有遇到。接着,他又去谢岙看望了谢,接着又去溪口看望了达蒙、和蓬溪村的。楠溪江与世隔绝,却和当时的主流文化保持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楠溪江流域的学术文化能吸引一代理学大师俯首求索,实在难得。然后,楠溪江农耕读书文化培养出来的农村知识分子虽然多如牛毛,但以此为荣的也就那么几个,成为一代文人的就更少了。“田头的优秀士子大多留在村里,与县官合作,在农村推行封建伦理教育。”平川山清水秀,高俊仁风浓郁。这些“严俊”人,有的“不听窗外事,专心读圣贤书”,过着隐居的生活,传播书籍,自得其乐,有的则游遍永嘉,结交朋友,写诗,却也逍遥自在;还有人研究风水,帮邻居看龙脉选阴阳选风水,或为别人写对联,或办私塾招生教书家教;其他人参与修订宗族族谱,掌握宗族权力...诸如此类。花坛镇西朱家谱中一篇名为《廊中山水诗序》的文章说:“乡士多,多以英、汉之言,有旧时代之风,可谓温婉飘逸,多示野者也。”乡村士人成为楠溪江历代的榜样,对乡村事务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楠溪江的乡村知识分子,儒道兼备。按照儒家的理想,他们进了庙,退了山。但当他们在山水之间时,他们的生活却是极其淡然安逸的,充满了“返璞归真”的道家思想境界。他们的思想反映在楠溪江的古村落建筑中,使得楠溪江的古建筑看起来特别亲切、自然,充满了人情味。古村落建筑所体现的儒道交融的双重思想,在苍坡村尤为明显。苍坡村以文房四宝的思想建村,明显是儒家思想的写照,而"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以水制火"思想明显受到道家思想和民间景观的影响,这是楠溪江古村落建筑耐人寻味的特点。《儒释道合流》是南朝齐梁时期“山中宰相”陶弘景的代表作。宋代二程、朱等理学家对此进行了阐释和发展。楠溪江古村落建筑所体现的这种“儒道”思想,很可能是古代楠溪江劳动人民的结晶和智慧,也反映了古代楠溪江人强烈的环境意识和独特的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