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中腧穴针灸的历史演变
董公景昌先生(1916-1975),山东省平度市人,从祖上用针灸救人起家,家境殷实。18岁时,他在家乡开办了一家针灸诊所,为桑葚服务,不计诊费。抗日战争时期,他离开家乡参军,胜利后回到家乡,然后在青岛开办了一家针灸诊所。几年后,他重新入伍,随部队到达台湾省。
1953年,他因旧病复发,获准退伍定居台北,重操旧业,志愿为军中同僚治病。董石在部队已经十三年了。每次军队空虚,他都用针对待自己的同胞。在过去的30年里,他治疗了近40万名患者,即超过10万人进行了登记。董氏针法异于正统,特别是在取穴上,成为针灸学术的一个流派,受到针灸学者的推崇。
(摘自李国正《台湾东施针灸腧穴》。)董公非常喜欢马,所以他的许多穴位名称都与马有关,如祖马旭、徐志马、马金水、马快水等。,所以针灸的名字也和马有关,叫做倒马针灸。另一匹马跑得很快,意思是快,以马为名也有速效的意思。而且这种倒马针灸的方法是真正的“倒马”,因为一匹马缺了一只脚,剩下的三只脚就会倒下来,所以倒马就是“倒马”的意思,也就是把剩下的三只脚应用于针灸治疗,也就是三针针灸的意思。从董公传世的奇穴来看,大部分都是以三分为一组排列的,所以我们可以理解董适奇穴的真正含义。这个道理很好理解。所以可以看出三针为主,两针的使用是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