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随机炸弹的历史

后来徽剧流入,演出徽剧,戏班名称前加了“文明”二字,如文明长春、文明鸿福、文明阳春、文明戏台等。清末逐渐衰落,戏班锐减。从民国初年到抗日战争前夕,只有文明阳春、文明长春等三四个剧团。抗日战争时期,艺人流散。1949只剩下文明鸿福一班,表现断断续续,勉强支撑。

1962年初,浙江省文化局拨专款抢救西路流散弹,诸暨县文化主管部门召集流散老艺术家金鸿茂举行内部演出。4月,诸暨西路乱弹剧团成立,团长为王天木(萧声)。剧团招收了28名男女艺人进行培训,由金鸿茂(花旦)、李彩标(郑丹)、王美堂(正传)等9位老艺术家授课。那一年,县文化馆协助艺术家挖掘整理了9部传统剧目,录制了30多首曲子。1963记录了5部传统剧目,80首曲子。与此同时,传统剧目如《双桂图》、《日旺牌》、《铁岭关》、《双鱼落》、《魏紫亭》、《九服》、《药茶》、《三通关》等也在不断涌现。被安排,新历史剧于谦被移植。1965上半年开始排练现代戏,比如《后人》、《鹿荡火》、《虎山外带》、《总统的女儿》、《摆渡》、《补锅》。8月,西路乱弹剧团与诸暨越剧团合并,老的乱弹艺人逐渐隐退,新的艺人逐渐跳槽,再也没有专业的乱弹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