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活着?

国际发展心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杨哲在他的《成长心理学讲座》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回答。以下是讲座的文字记录:

当我们睁开眼睛,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生活。有些人没有方向,有些人迷失在方向中,有些人的方向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就像船一样,人生需要两样基本的东西——动力和方向。而这两样东西只能来自一个源头,那就是自知之明。自我认知的不同情境决定了不同的人生状态,可以概括为:低水平认知;被动认知;错误的认知;颠覆认知;成熟的认知。

第一种:低级认知。有些人在生活中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问题,也从来没有试图去整合自己对各方面的碎片化认识。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该往哪个方向走?这些问题一直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随波逐流”。第一,这样的人可能生存压力太大,每天都要面对如何让自己和家眷活下去的问题。还有一种,就是我们之前说的“书呆子”。“书呆子”是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我们发现这种状态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恋家”的形成,可能是一个人在严密的控制下走过了童年和青春期,自主意识被压抑得过于强烈,以至于不允许他有独立的意志,失去了思考自己的动力,而别人设计的自我并没有被他真正认可,呈现出这样的真空状态;也有可能他从小生活能力弱,和社会压力相比差距太大。他退出了社会,失去了社会和他人的必要背景参照,所以无法实现自我。还有一种就是父母从小对这个孩子的要求太单一,学习好,其他的你都不用管,或者家庭关系疏远,人际交往退缩。孩子从小很少感受到被需要,被亲人需要,被别人需要,被社会需要,必然会产生一种自己没有自我意义感,人生没有价值的感觉。这样的生活是一种动力感和方向感很弱的生活。当然,有些人的自我认知低是病态的。比如一个遭受巨大心理创伤的人,可能会有一个症状,就是他知道自己曾经是谁,但内心的感受与我无关,很难确立未来的方向。我就是现在的我,与过去和未来无关。还有就是人格的解体,世界和自身都不是真实的。还有一种是“科塔的偏执狂”。病人每天都在活着,却坚信自己不存在,自己已经死了。

如何面对这些缺乏动力和方向感的人,如何帮助这些人?这里有一个经常发挥神奇功效的食谱,就是“被需要”。通过真诚巧妙的方式,让他们觉得自己其实是有价值的人,是别人需要的人。查拉图斯特拉曾对太阳说:“太阳,你伟大的天体,没有你所照耀的所有生物,你的幸福在哪里?”在尼采眼里,太阳的快乐来自于巨大的需要。我们经常看到报道说在农村有一个孩子。他的父母一个已经去世,一个病重。这个孩子白天上课,早晚工作或者捡垃圾,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家人。这个小孩不仅养活了这个家庭,而且在学校成绩也很好。小男孩,为什么能在他的生命中产生如此强大的力量?答案是“非常需要”。在国外,有一个传奇人物叫达菲,他给监狱里的犯人带来了很多精神上的帮助。他主张“帮助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帮助你”。如果看过我们整场讲座的朋友能记住这句话,我们会很欣慰。当我们被需要时,当我们全心全意帮助别人时,我们专注于自己。这一刻,我们会超越自我的大门,我们会被更广阔的自我所感动,我们会升起被称为“自我实现”的人生意义感,人生的动力和方向也随之而来。

第二种自我认知:被动认知。也就是说,他的自我意识和未来的人生方向,是被父母、家庭、他人,或者是一个意志坚强的社会群体所逼迫的。他没能主动思考自我,一个意志首先占据了他的思考。他所处的环境并不包容,他被迫失去的自我意识毋庸置疑,否则他会遭受强烈的拒绝。这就是被动认知。自我意识不是自己做的,其依赖性和脆弱性可想而知。生活是不可预测的。一旦环境逆转,就会带来痛苦的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崩溃。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年轻的侵华日军或纳粹士兵被教导成为杀人的工具,战争的发起者刻意在意识中将被侵略被杀害的人人性化(他们不是人,他们是木头!),他们恐怖的恶魔般的行为只能给他带来荣耀,而不会受到超我的惩罚。当这一切结束,当甘昆对道德进行逆转和重新评价时,这些人要么因为无法面对而走向自我毁灭,要么深刻忏悔,要么有的在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前选择遗忘或错位记忆来粉饰曾经的自己。当我们回到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被动认知。父母首先选择自己认为最有前途的职业,把这种职业理想强加给孩子,把自己对这个社会的看法灌输给孩子,同时也总结出一套在这个社会中获得安全、不吃亏的行为方式,训练给孩子。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被动认知不深刻,容易与行为反应不协调,内外皆然。

第三种:错误认知。错误认知可以是主动的,但与自我的真实情况存在严重偏差,是一种在不成熟状态下完成的自我认知。一些青少年受环境、心理素质、人格特征的影响,或者评价不当,过早地做出一个明显不切实际的自我认知,并封闭这种认知,表现出一种不开放、缺乏自省的心态。有的表现为过高,对过去的自己理解过高,对现在的自己各方面评价完美,对未来的自己决定不切实际。这不能被误解为那种有野心的人。真正有野心的人是开放的,可塑的。有的表现是自我评价低,也就是自卑。还有的偏离正常轨道,把自己放入一个被封闭起来的边缘化群体。错误认知的一个* * *表现就是自我封闭,用一种过渡性的戒备态度来捍卫自我认知的发展变化。

第四种:推翻认知。当一个人一直抱着被动的自我认知或者错误的认知,一旦经历了重大事件,遭遇了重大结果,或者经历了沉重的心理体验,他就厌恶自己的过去,坚决与过去决裂,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重新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这是推翻认知。有代表性的证词是:“我曾经是死人。”

最后一个:成熟认知。成熟认知是自我认知的完美状态,深刻、完整、客观、发展,自我包容,对外开放,认知和反应连贯统一,心理感受平和、舒适、和谐。没有独立的探索,没有精神的锤炼,没有僵持的斗争,没有深刻的自省,是很难获得这种自知的状态的。在这种状态下,人生的动力得到解放,人生的方向变得清晰。

我们上面说的,其实就是从青春期到成年早期心理发展的核心任务——自我同一性的获得,这个过程从12岁跨越到20多岁。我们渴望我们的孩子过上好日子。有什么比人生的动力和方向感更重要?面对这样一个正在经历激情和深深迷茫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帮助他,而不是给他一个自我认知和对未来的描述。当然,这是和孩子一起成长最有挑战性的一课。我知道我们很多父母自己都没有深入理性地思考过自我这个终极命题。有时候,孩子们会问我们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往往这个时候是我们最尴尬的时候。我们的回答要么是搪塞,要么是肤浅,要么是庸俗,要么是晦涩,因为这正是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创造性答案的问题。但是,即使我们有这样的知识,也不一定有这样的能力。我们也需要先真正了解自己。现在,作为父母,我们是否获得了成熟的自我意识?为了让大家深入思考自我这个终极问题,我们来谈谈什么是自我?为什么要在最后一集进入这样一个哲学话题?因为这是我们和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跨越的话题,而这个话题绝对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在这里给大家留下一个终极思考,让大家创造性地找到自己的专属答案。

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如果你对一个人说“说说你自己吧”,那真的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他说,我的名字,身高,家庭,学历,简历等。,这些都不是他本人,而只是一个符号,就像身份证号一样,包含出生地、住址、年龄、性别等信息。符号本身并不是它本身。如果他说我是一个大方、可靠、忠诚的人等等。,这只是他在少数人面前的特点。如果他说,我又高又帅又有钱,这只是他面对年轻女孩时的特点。如果他说我是学习成绩优秀的三好学生,这只是他学籍的特点。诸如此类。我们为什么要说这个?是因为一个孩子要完全整合他对各方面的理解并不容易。而随着他情绪的变化,这些认知也会动摇。我们要认识自己,不仅包括我们的一般素质、能力和品质,我们在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我们的偏好、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理想、我们的人格特征等等,还包括我们的情绪反应(这往往会让我们迷惑)、我们的思维方式、认知方法、一般行为等等。所以,认识自己都不容易,何况是一个不熟悉世界的孩子。这条思想之路,只有我们的父母亲身走过,才能理解孩子成长中最大的疑惑,才能支持孩子探索同样的旅程。但是,认识自己,可能是一个需要终身回答的问题。那么,对于一个处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的孩子来说,达到什么程度的自我认同或自我意识才是合适的呢?这就要进入千百年来人类思考的核心问题,什么是“自我”。思考过这些问题的父母,真的可以在孩子对自己迷茫的时候,给孩子提供一种力量,给他指明一个探索的方向。

当我们在各种场合描述自己的时候,总有一种感觉,如果我不是这些角色或者这些场合的人,有一天我不是学生,不是儿子女儿,不是员工,不是老公老婆,我还是我吗?当然是啦!但为什么还是?我们会推断,会有一个不因为背景而改变存在的“真我”。这是什么?这里我列举了各种理解和思考方式,但不做评论,留给大家自己思考的空间:

笛卡尔说:我是一个思考的东西,我是一个能意识到我在思考的东西。我思故我在。那么,遵循这一愿景,我们是否总是对自己的想法有清晰的意识?

约翰?洛克的命题:自我是我们的记忆,是我们头脑中记得过去的那部分。在1689中,他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问题,表述如下:“当这种意识回忆起过去的行动或思想时,个人同一性的程度就会达到。”遵循这个愿景,我们有没有积极而深刻地整合过去的记忆?

弗洛伊德的著名理论是,我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要求它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超我遵循道德原则,道德原则抑制本我的欲望;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他负责在两者之间进行调解,以维持人在现实世界中的生存。遵循这个愿景,我们有没有认真努力去探索自己的方方面面?

保罗。萨特认为,自我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也不是对过去的记忆。小我永远存在于未来,是我们想要成为的一个目标。我们能不能这样理解萨特的话:自我是人生的选择。按照这种理解,如果我们问青年时代的王阳明,你是谁?他会说,“我就是那个要成为圣人的人。”

如果父母为孩子选择了一种生活,恰好被萨特遇到,他会愤怒地说:“你偷走了孩子的自我!”" .跟随这个愿景,我们的人生方向感是否清晰?

另一个有趣的认识是赫尔曼?黑塞提出,大意是:我是由无数杂乱的形态、阶段表现、条件、遗传特征、各种可能性等组成的混沌王国。我是洋葱。你可以剥一层又一层,剥一个身份,剥一个情境的表面特征,剥到最后一层,再剥,发现最里面的部分是:注意!空无一物。按照这个愿景,我们想象了我扮演的各种角色。这真的有什么意义吗?

当然,众所周知,佛说,我的概念是一种妄想。根本不存在我这种东西。是虚幻的,只有佛家的。认识到这个真理给了你巨大的智慧。

如果当你的洋葱的某一层皮被剥开时,你感到疼痛,佛陀的教导真的可以帮助你摆脱它。循着这种愿景,我们有过将自己融入广阔境界的经历吗?

最后,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理论认为,自我不能被设想为一个个体的存在,自我是整个社会的产物,自我只存在于一个社会的同体中。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有没有以整个社会为背景认识过自己?

这是认识自我的多种角度,给我们提供了多种启发。虽然我们不能把任何伟大的观点强加给一个孩子,但那个自我就是他的自我,必须由他来理解和创造。但我们可以凭借以上各种视野,为自己和孩子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一个地图,一种体验,一个广阔的空间。

不管现在的孩子如何理解自己,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他借鉴那些伟大的人类思想,让他发展自己的自由意志去面对自己的问题,他就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因为自主本身就意味着责任。监狱里的人不负责外面的任何事情,因为那些不是他能决定的;公司里的会计不负责账户的盈亏,因为赚钱的工作不是他说了算的。一个人一旦管了一件事,自然就承担了相应的责任。而且,一旦孩子的自由意志得到尊重,心灵的原动力就会得到释放,不受压制。

一个愿意为自己负责的孩子,一个自由意志得到发展的孩子,一个内心充满动力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孩子,一个对世界持开放态度的孩子,一个不拒绝发展和提高的孩子,一个充满热情和创造力的孩子,一个能够为自己的行为和所影响的社会负责的孩子。如果这些特征被自己所认识,那么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获得这样的自我意识是有价值的。他的自我认同所完成的任务是分阶段完成的,并且成绩优异。

当一个孩子取得了这样的发展成就,他就获得了持久的人生动力。但你可能还是会被一个问题迷惑:这样一艘充满活力的船要去哪里?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自我意识不仅包括对自我的认识,还包括对方向的设定,即“我是谁”其次是“向何处去”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也就是孩子们经常问的:“人为什么而活?”。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是想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的观点,不做评论,只给你个人的思考一些启发。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你不需要对你的生活过于紧张和严肃。就像一个游戏,你应该有一个好的规则,并遵守它。你应该拥有精彩的人生,享受这个过程。当然,既然是游戏,就要尽最大努力去赢。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戏。生活是对艺术的模仿,它遵循着一个剧本不断发展,一边前进一边构建剧本。人生是一个展开的情节,是人格的不断发展。赋予人生意义的,不是最后的结局,也不是最终的目标,而是这部剧是否精彩。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次飞行。获得自由是人生本身的意义,至于目标,是每一站的幸福。

有人说,人生就是艺术创造。它像雕塑一样是一件艺术品,它打磨自己,塑造自己的性格,发展自己的风格。不管能否达到理想的艺术成就,至少要精彩,至少要有自己的风格和格调。生活应该被评价为一件艺术品,而不是一件尽管昂贵的流水线产品。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冒险。迎接挑战和刺激,以自己的技巧和不确定性,没有预定的完美结局,随时结束就是结局。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系列永无止境的欲望,欲望的满足就是人生的意义。

有人说,人生就是涅槃。欲望带来痛苦,去除欲望就是去除痛苦的根源,从而达到和平、和谐、永恒的幸福。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这个过程。

有人说:人生就是奉献。人的一生的意义在于给社会和他人带来的好处。

有人说:生命是荣耀。因为荣耀是人生最大的意义,比生命本身更重要。

有人说:人生就是学习。生活是一次学习的经历。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获得各种各样的经验,就是尽情享受生活。生活的果实是获得的智慧。

有人说:人生是一种投资。每一个生命历程都是一种投资。既然是投资,就要理性考虑收益和回报。

有人说,生活就是创造关系。人生的过程就是建立各种关系,人生的意义在于“爱”。

关于生命的意义还有很多理解,包括一种悲观的解读。当这些想法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真的很难做出一个高或低的评价,因为它们都来自于现实生活。

今天我们提出了一些人生终极问题,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我提出了不该由我来回答的问题。希望家长不要代替孩子回答。当你把这些观点呈现给他时,我相信孩子会比你告诉他任何一个都更满意。作为深爱孩子的父母,看到孩子在这些大问题上徘徊,难免会有深陷不确定性的焦虑。这很正常。我们不可避免地习惯并乐于看到自己的孩子像骆驼一样,按照你应该有的目标,平稳地走过人生。一旦他表现得像一头饥饿的狮子一样去创造,放开自己的意志,我们往往会害怕。然而,一旦这种焦虑被爱和美好的关系所弥合,父母就能欣赏孩子创造的生活,这是父母和孩子在共同成长的道路上取得成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