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的文化故事或民俗

增城是广东省下辖的县级市。增城撤县设市6月1993+2月65438,省里委托给广州。

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东部,背靠广州,南与东莞隔河相望,东与惠州接壤,北与从化、龙门为邻。

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

总人口为810300 (2008)。

增城历史悠久。

增城建县建立于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隶属南海郡,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增城是一个美丽的名字,取自中国古代昆仑神话。

神话传说增城在昆仑山上有九重,意思是增城是昆仑山上层有九重的仙城,故县名“增城”。

增城有着悠久的古文化历史。

历史上,人民的文艺创作丰富多彩,许多官员和学者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唐元和十四年(819),文学家韩愈因谏佛骨被贬潮州刺史。途经增城时,他写了《苏寇赠侄孙项》两首诗,流传至今。

在市民中,北宋学者程的作品代代相传。

崔宇植,南宋学者、军事家、政治家,以诗著称,被誉为“粤词之祖”,著有《巨坡全集》。

宋代学者陈大真于元大德八年(1304)所撰《南海志》,其残卷是广东现存最早的志书。

乾隆七年(1271)进士李小龙在白桦林石壁题诗一首,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首宋代原诗。

明代学者詹若水是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诗人。他的遗产是30多卷《湛甘泉集》。

明代学者胡,亦以教育著称,著有《湘江子集》。

清乾隆时为进士詹祖贵,著有《李鸿山居诗》。

赖吉喜,学者,著有《李托文集》。

增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气候有利,年平均气温265438±0.6℃,年平均降雨量65438±0.869毫米,适宜热带亚热带作物生长。它是著名的荔枝之乡和鱼米之乡。

境内青山绿水,风景秀丽。

群山环绕,一条河流穿过这座城市。

南部属于美丽的珠江三角洲平原。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拥有焦石岭、大风门、南香山、金坑等9个森林公园和自然生态保护区,是广州东翼的“绿色饰品”。

也是珠三角经济圈的一片绿洲。

增城旅游资源丰富,“李湘仙境”的旅游形象深入人心。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独特的李湘风情和水乡风光秀丽。

何仙姑家庙、千年盘龙古藤、丰台揽胜、曼居吉、古海遗产、正国寺、雁塔、凤塔、瓜岭古村等名胜古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目光。增城酒店、百花酒店、太阳城酒店、新濠景酒店、华侨酒店、凤凰酒店、凯旋门酒店、挂绿花园餐厅、挂绿广场购物城、新塘(国际)牛仔服装城、增城广场等旅游服务设施让游客流连忘返;南华、仙村、丽湖、紫云山庄等多个高尔夫球场,让游客自由挥杆,享受阳光、空气、绿地。增城荔枝文化村、百花山庄度假村、白水村景区、锦绣大风门、何仙姑旅游景区、金利源农业生态园、谷峰园、角石岭森林公园、兰溪荔枝谷、珠村丝苗水稻生产示范基地、樱园等生态休闲度假场所,让游客回归自然。荔枝节、仙女生日、端午节、佛诞、仙女生日、畲族风情等民俗,荔枝文化旅游节、财信美食节、登山节、牛仔服装节让游客热闹非凡。

增城是著名的“荔枝之乡”,以绿色荔枝闻名于世。

增城栽培荔枝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品种多,分布广。元代时,增城荔枝在岭南颇有名气。

明末清初,挂青荔枝被列为朝廷贡品。

青荔枝甜如甘露,比兰花更好吃,晶莹如玉,脆如梨,浆消,三天不变。

清初诗人李风修这样形容:“荔枝遍周楠,增城贵如珠,黄金难得。5月份还没上盘。

因此,挂青荔枝成了增城的象征。

增城荔枝种植60多万亩,规划建设4个荔枝长廊、2个荔枝世界。5000亩以上荔枝园10个,万亩荔枝园5个。

荔枝品种多达52个,其中桂味、糯米糊、妃子笑、犀牛角、雪槐子等优良品种超过10个。

荔枝成熟期与最新品种相差4个月,达到120天以上。

荔枝节(6月中旬至7月中旬)始于明末,此后一直是增城的传统节日。

90年代,增城年年举办荔枝节,邀请海内外宾客品尝荔枝,洽谈经贸,交流文化。场面之大,前所未有。

增城,人杰地灵,自古人才辈出。

其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一仙一龙,一佛一凤,一将军一相,一术士一术,神仙是何仙姑,龙是宋代书生,佛是水果牛仔丙公佛,凤是宋代书生,将是南宋大将石,南宋右丞相,术士,南宋术士。

八大家中,何仙姑第一。

八仙的故事历史悠久,深受人民喜爱。

何仙姑是增城市萧楼镇仙归村人。

目前亚洲古藤之最的何仙姑家庙、盘龙古藤、西园挂绿、荔枝生态主题公园樱园,都有何仙姑的仙踪。

牛仔客佛,增城正果番丰人。

宋代正国寺年间,在正国瑞山成佛。后人将其遗体移塑佛像,建正国寺纪念,远近闻名。

增城是荔枝的故乡。因为有仙有佛,增城的旅游形象定位为“荔枝仙境”。

在增城,游客可以品尝到李湘最好的荔枝、丝苗米和各种特色美食;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美丽的自然生态风光和日新月异的城乡风光;体会李湘人民的热情好客。

无论是休闲还是观光,都能感受到现代文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的和谐、协调与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