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网友提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等问题,值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解答。

但是,有必要说明一个重大理论的前提。马克思哲学史研究室的思考有助于这位网友的回答,这绝不是基于想象中依然存在的概念范畴,而是基于现实中存在的现实实践。所以,基于现实中存在的现实实践的“实事求是”和基于想象中存在的概念范畴的“实事求是”是不同的。

事实上,想象中的马克思主义概念论哲学将“实事求是”视为概念论的抽象存在。然而,现实主义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要“实事求是”地证明它在现实中是否存在。这是马克思哲学史研究室帮助这位网友回答的基本前提。

这位网友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应该是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成果科学体系”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社会成果。这是中国成为中国大陆执政党的“两大理论成果”的现实。

而现实中存在的,叫做“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被解读为教科书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那么,在哪个阶段,“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社会结果是什么?能不能从想象中存在的概念范畴里补上?事实上,现实中存在的现实实践的现实存在是不能被捏造的,即使是被完美地捏造,也可以通过对现实中存在的事实的实事求是来证明是虚假的。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俄苏基础理论和现代化建设,已经作为教科书中流行的“科学体系和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得到了回答。现实是,中国大陆人民是通过争地、改造民族工商业进入互助组、公私合营,然后进入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的“供票制”来生活和劳动的。这就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俄苏时代化而构建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三个组成部分”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被中国大陆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解读为教科书“三原则”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现实存在。

但这位网友所说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及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这是每个人都想从存在于想象中的概念范畴中否定的实事求是的事实,也是现实中存在的事实,不可能把“俄苏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所构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描述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因为被定义为“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是想象中概念范畴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而不是现实中社会发展和现实改良的科学和内容。想象中概念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说而不是做,而现实中现实主义实践的现实概念是现实中存在的东西,即现实生活的必需品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不知道这位网友能不能接受这个答案!